• 4

桃園市二十年來的發展?


Geek Chen wrote:
我住在桃園市20年,...(恕刪)


"機車專用快速道路" 讓我會心一笑
桃園的幹道 說真的實在太小條了
數量又少 上下班時間遇到臨停+左轉車
整個就塞住 政府不願意拓寬 又不願意開路

我倒覺的 大業路三段打通 或者桃林鐵路改BRT或車道
應該會有幫助
這篇我在2012年發的文章,第六年了來回溯看看桃園縣...這幾年間已升格桃園市!有什麼改變

1. 藝文特區有變熱鬧,商店變多,但感覺路越來越小條越來越塞車,僅此?
2.桃園市中心區只有統領百貨翻新增加點熱鬧度、旁邊蓋了個77藝文町(也只有假日有人潮),後車站倒是整理乾淨點,僅此?
3.桃園交流道附近重畫區規劃...目前看不出商機都是住宅的建設。
4.機場捷運開通了,但還是完全與桃園市區沾不上邊....


剩下的...桃園市區這將近六年還是沒什麼特別有感的建設與改變??
有改變啊
小檜溪重劃區快好了呀
經國長房子了
中路也長了一堆
舊市區就不用說了
不會有什麼變化的

機場捷運是通了
跟桃園是沾不上邊
但是綠線捷運發包了呀
怎麼沒改變
我覺得變化不少耶,中路大爆發,藝文特區變成黃金中心點,前後左右分別是大有特區,經國特區,中路特區,小儈溪重劃區,商圈的發展也一直正在擴大中,當然舊市區就沒辦法了!徵收也困難重重!高鐵特區算是中壢的一大亮點,中壢也就只剩下高鐵特區而已,但桃園有五大重劃區的商圈合併在一起
變化就是搞了一堆重劃區,交通變得更擁擠。

什麼亞洲矽谷到現在還不知道是啥,機捷離生活圈太遠了沒機會坐。

除此之外和10年前差不多
如果是建商蓋房子的數量,桃園當然變了不少,
但論實際建設,桃園完全沒變啊
以我住的藝文特區來說,
除了多一棟中茂,商家並沒有明顯增多,只是開開關關換來換去罷了。
環境倒是髒亂不少,
藝文廣場上滿地垃圾,鴿子大便和狗屎。

我覺得舊市區的變化才是最大的吧
不少老舊建物都整合翻新,
尤其統領改裝+ATT讓中正中華路質感更好,
威秀和in89進駐更讓站前商圈等級大躍進,
藝文特區講了十幾年的百貨影城,反而到現在連個屁都沒有…

房子蓋愈多,人口愈密。但建設卻沒進步,交通沒改善,公德心變差,
大約就是近6年桃園的寫照。
FreeHand ZERO wrote:
3.桃園交流道附近重畫區規劃...目前看不出商機都是住宅的建設...(恕刪)


就純住區阿
附近已經有一堆商圈何必再多搞一個,緊鄰舊商圈走路就ok
不然開車過去也不用幾分鐘
住商圈樓下就是塞車吵死人大馬路
噪音廢氣全往上衝買高樓層豪宅也沒屁用,除非氣密窗永遠關著
商圈雖然方便但髒亂治安問題也不少
國外就很多純住宅區,反而台灣人喜歡住非常熱鬧的鬧區
其實純住區裡有開幾間理髮店洗衣店早餐店等應付日常生活的小店面
再加個便利商店就夠了

20年來變化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南桃園交流道開通算蠻大的
帶動周圍的房市跟交通流量...就是更塞了

文中特區的建立也變化很大阿 以前小時候都在那散步周圍都農田
但目前看不出有什麼繁榮(空屋空地超多)

20年來市區大大小小公園變很多不知道算不算...

火車站一直到中正路夜市感覺變蕭條了點
(戲院溜冰場都不見了,就是繁忙的市場依舊)
藝文特區沒感覺有藝文味,就多了很多高級住宅跟一個展演中心

大有特區我覺得變很大阿
以前都是雜草現在都是住宅
(20多年前有人跟我說這邊以後變住家我絕對跟他打賭跟他姓...根本就是人鬼分界區)
春日路永恆的塞車倒是萬年不變

虎頭山遊樂區變化很大
感覺有在建設(其實就是遊樂設施增加了)
還有垃圾山不見了

小學2~3年級搬到桃園到現在42歲了
桃園市就搬了7次家才安頓下來...
輕鬆騎! 輕鬆騎? 輕鬆騎@@ 一點都不輕鬆啦QQ
站前在這1年變化才比較明顯
時尚筷 統領 77藝文町
東門市場改建 明年應該會蓋好吧
文昌公園重建 目前拆除中 附近的老人其實也是沒散去
萬壽橋拆除 路變得順暢不少

本人在火車站前活動
目前比較期待小檜溪
請問在地的桃園人楊梅有變嗎?我是南部移居到桃園的人,我目前覺的楊梅的愛買蠻老舊的,不知道何時會重新整修,不然生活機能還可以。有五楊高架加楊梅交流道、楊梅車站。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