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100年第二季國泰房地產指數新聞稿_8/24_新聞講的GDP與房價比較

黃小宗 wrote:
給你一個讚 本來就該...(恕刪)


By the way, 論壇的論點, 本來就一定會有多方辯證; 不過, 不論保證什麼, 也不可能保證投資者的獲利!
所以說, 就算是說, 我從幾月開始就說房市如何如何~~也不能保證什麼!! 就像賭博一樣!!
輸了~~~大不了就是, 換個帳號重新鼓吹!!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San Diego wrote:
潛水很久~~浮出來按...(恕刪)


感謝您與小宗大的認同,不過小弟的看法也僅止於個人淺見而已

再來講講題外話

今天的股市帶量強彈,不知道只是反彈止跌信號或者是跌深反彈做個再度向下的休息而已?
無論是哪一種反應,本次週期的股市,真的是非常難操的盤,以『道氏理論』來看股市月線,小弟認為現在應該屬於主升波的第四波而感覺上已經變形成第五波不太容易出現或者是第五波只會出現盤整區間的狀態

上述的說法也許太理論,有些人看不懂,說白話一點的意思就是,接下來上漲的空間很受限,今年萬點這個論述已經被許多外資投信調節過了,從昨天的新聞看似乎已經沒有外資認為會有萬點這回事了,而依現在的狀況來講,應該到選前頂多有個小波段,我想今年萬點應該不太可能了

回頭看房市,我比較想知道的是,房市與股市是否有相對或相反的連動關係? 因為房市與GDP成長已經脫勾了,但是股市部份感覺有時脫鉤有時連動,這中間的供需關係實在太錯綜複雜了,不知是否有高人能夠來發表一下意見? 大家做個良性交流?

sunny0989 wrote:
建議房市還是不要太用...(恕刪)


大大您好:

最近想換屋買房,比較喜歡及能負擔的新建案只有"力璞當代"、"百川大喆"、"一品國硯"
雖說以自住為主,但日後也有出售的可能,以您來看那個建案比較保值呢?
謝謝!
房市大多落後股市,目前銀行利率低加上選舉與兩岸題材不斷,股市與房市要大跌並不容易,真正有購屋需求的建議多看多比較,新屋公設比高開價也高不一定比中古屋划算,提供自己一點淺見,參考參考!!
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roger-tso
「喜新厭舊」是人類的天性,確實很難抗拒,多數人對於全新或者是接近全新的房屋,都會像被致命的吸引力抓住一樣,會有巴不得立即擁有的衝動,其實住不了多久,東西堆進去後,新鮮感便逐漸褪去,房價折舊耗損相當驚人,而這恰為滿足這種「嚐新鮮」的感性需求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然而,就理性觀點來看,中古屋的優點(10-20年),其實是遠超過一時嚐鮮新屋的快感,我們不妨來客觀探討看看:

1.屋況:
新屋才剛蓋好或蓋完不出幾年,並未歷經地震、水患、長年風吹雨打等天然災害考驗,未來會有什麼問題曝露出來,目前是無法預期推知的,存在一定的風險;而中古屋則能夠從裂痕、修補痕跡、詢問社區住戶、甚至搜索翻查歷史檔案等方式一一檢視驗證,未知風險相對較低,況且現在一般RC的建築物,正常使用狀況下,50年不成問題,10-20年的中古屋,至少還有2/3的壽期可以使用,一間房屋讓您住個30-40年還不夠久嗎?

2.使用範圍:
現在新成屋或10年內中古屋的公設比,相對於10-20年的中古屋高得多,例如同樣是30坪左右,新成屋或10年內中古屋只有2房,10-20年的中古屋卻是3房,而且每個房間坪數可能都還大過新成屋,總坪數越大,新成屋或10年內中古屋損失的公設佔比坪數跟著就越多。

3.分攤費用:
越新的社區,管理費普遍越高,加上新社區住戶不多,需要分攤的公共水、電、天然氣接管等費用,都會多很多,選擇一個有制度又運作上軌道的成熟中古社區,可避免掉一切草創摸索的疑難雜症,而且不必再繳新手學費、忍受磨合適應期。

4.房價:
最關鍵的還是在於房價,現在不管新成屋、10年內中古屋或預售屋,開價都在比高,甚至有點亂了套在賣,他們炒的都是一個未來的發展期待,怪的是,同樣在這些新成屋、10年內中古屋或預售屋旁邊的10-20年中古屋就不能享受到這些未來發展了嗎?同樣在捷運站、交流道旁、同樣離廣場、公園、學校、市場、醫院近,僅僅只是形式上的屋齡差別而已,為什麼價格卻差那麼多,顯然這些10-20年的中古屋目前是被嚴重低估的。

5.綜合建議:
破除「喜新厭舊」的感性迷失吧,目前不僅只是新成屋、預售屋,連10年內中古屋都已經被炒高了,買屋還是要多點理性的,選擇地段位置不錯的10-20年中古屋,特別是沒有裝潢或僅有簡易裝潢的,花一點錢,依照自己的理想來裝修(一些雜誌介紹的室內設計作品多屬此類,台北市則更多是20-30年的老公寓改裝作品),既省下大筆買屋成本(單價差額 + 多負擔之公設坪數花費 = 至少數百萬)、分攤費用,又能利用充足坪數,打造成自己的理想窩居,可說是多方面都賺到,超值有加,別為了一時的感性衝動,跟自己的荷包過意不去。
J兄~~你講的實在太對了!各位知道為何桃園建商敢那麼囂張開高價?就大家愛追嘛!為何5~10屋年敢開高價,因為大家喜新厭舊嘛,為何大家不買15~20年屋?因為打腫臉充胖子嘛!

我在這邊大膽預估!若藝文特區明年來到27~33,下一波輪漲的中古屋連15~20年都往上!至於漲多少?我真不知!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股災將會導致央行不敢升息!房價要大崩盤???難上加難!!

中古屋主們~若不缺錢不要賣了!把案件撤掉吧!若這一波選舉真在桃園市動工捷運?你將會賣在地板價!
jong_tony wrote:
「喜新厭舊」是人類的...(恕刪)

sunny0989 wrote:
J兄~~你講的實在太...(恕刪)


現在看來央行的確不敢升息了,不過國際金融情勢混沌未明,小弟看法是認為也不一定整個局勢對於房市上漲發展有利,畢竟各國都在信貸崩潰邊緣,通膨的問題一定越來越明顯,而整個金融體系持續低利將會在短期內增加投資(也使建商周轉時間加長),而長期反而會加劇通膨腳步,屆時若是人民平均薪資沒有革命性成長,要有閒錢投入房市股市的一般人(非口袋深的投資人)將會急劇縮減!
而M形化的狀況會越演越烈,人民痛苦指數將來必定會創下新高點,屆時,應該會有力量出來強力的干預房市,目的是為了不讓歐洲各國暴動情形在台灣上演!
Sunnision兄~我在我開的版已經預言應該會走到二次衰退,趁現在景氣尚可趕緊理財要緊,房子買與不買都OK,但我認為今天股票點位是要買不是賣!2016很快即將到來,理多點部位,將來好過寒冬!

真不知要買啥,避著眼睛買營建四劍客,這四劍客只能買兩支而已!央行不升息,對營建是好事!

你若不買房不投資,將來鐵定到M另一邊!若不買房有投資也不一定會往上爬!若買房不投資?我認為往上機率大一些!
Sunnision wrote:
現在看來央行的確不敢...(恕刪)

sunny0989 wrote:
Sunnision兄...(恕刪)


我是有買房的打算啦,否則不會持續關注這個議題來持續發文
不過要是真的還是這樣居高不下的價格,我想也只能以投資代替買房,畢竟真的覺得又貴又小實在難下手,未來的事情難說,萬一真如您所說的會越來越難下手,也只能夠等到退休的時候搬遷回高雄去買自己覺得買得下手的透天了!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房價也有對於房價趨勢的看法,萬一距離心目中的價格及看法越來越遠,只有兩條路能選;一是選擇繼續等,等到回到心中的價格;二是等到等不下去時直接放棄此地,換到自己想去又理想的地方

我們不能放棄選擇,但是在最後萬一真的無法得願時,只好選擇放棄
Sunnision wrote:
我是有買房的打算啦,...(恕刪)


又浮上來給讚!!
Sunnision兄的論點, 也是小弟目前的做法!!目前以投資為主, 反而對尋覓好的房子標的, 不是這麼急迫!! 其實, 股市多空交替, 反而是操作的好點!!


sunny0989 wrote:
你若不買房不投資,將來鐵定到M另一邊!若不買房有投資也不一定會往上爬!若買房不投資?我認為往上機率大一些!

這點我對sunny大, 表示部分認同!!不過, 我認為現在房市的畸形現象, 卻不是"投資"的好標的!!
而且, 我對於桃園目前的新建案(豪宅),與一般中古房市的價格背離現象, 不能認同, 而單純的只是炒作造成!!若是, 需求支撐不足, 呈現所謂的V型反轉,也是很有可能!!
當然, 若是價格一路翻升, 尋求其他置產地區(被迫), 也是選項!!
P.S. 目前就是住在所謂的"藝文特區"~~~ 開始有逃離的念頭!!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