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桃園的房有被打到嗎?

你把標題改成屏東一坪10000年輕人怎麼買得起好了~
桃園點燈率不低吧...至少我知道南崁這邊自住居多,就算是投資客,也會出租出去,所以看燈其實也不是很準哦!
如果是新成屋的價格,我想以目前原物料漲價不斷的趨勢下,新成屋的售價應該不會腰斬,因為建商也有成本壓力,至於上面有人說建商土地成本取得很低的問題,因為以前我在建設公司上班過,也有和同事聊到相關的成本,大家好像都忘了,建商移轉土地給客戶也是要交土地增值稅的....所以就算當年取得的是幾百元/坪的土地,現在那個土地公告地價已經是好幾萬元,甚至是幾十萬/坪時,那個土增稅也是十分驚人的,所以房屋建造成本絕不會是8萬元/坪這麼簡單,更別說有些土地地目還要經過重劃變更,要打通關節的相關費用也是成本...當然厲害的建商會想辦法降低土增稅繳交的稅率,但那個成本也要看基地面積決定,基地越大的通常要繳到好幾千萬元~上億元土增稅都是有可能的,那個回推到一戶,起碼每坪也攤個1~3萬元吧!
台北人看到房價跌了,會想回台北住一定會有的,但回不回得去是一回事,也許是從桃園豪宅搬回台北老公寓,有些人住慣好房子後,可能就無法屈就舊公寓了,像我自己就是這樣,所以要在台北再找和之前桃園一樣等級的房子,要付出的代價超出通勤成本太多了,只要桃園交通建設能快快改善,桃園房價我想還是比雙北市郊區來得有支撐,至少打房可能可以將部份地段的房價打回1字頭,但新成屋或建材品質較高級的社區中古屋,很難打到10萬元/坪以下吧!
(附我目前桃園住的宅宅側面圖)



在台北,
就算在深山裏的房子,
也不可能以1kw買到,
而且台北深山裏的房子才貴的咧,
因為水土保持限建,
所以陽明山都是一堆絕版豪宅,
不是有錢人還住不起陽明山別墅,
在桃園,
我不必跑到深山,
就可以擁有一棟草色碧連天前後院的宅宅,
如果買透天庴,
這塊地可以蓋三棟,
因為自己買地蓋,
可以奢侈地祗蓋一棟
我在民國79年股市上萬點的時候買桃園縣府特區的電梯公寓, 1坪15.9萬元.....慘呀!
傻呀! 笨呀!
當時買內湖區的就OK啦!
桃園的房價不會漲的啦! 只會套牢!!

阿0602 wrote:
動員這把戲 老套了 ...(恕刪)


沒錯..
那天去..一直聽到什麼恭喜成交..
之前買百川十善..也是在那邊喊成交..
後來還不是退掉..
又不是真的簽了什麼有效力的合約..
可是建商實際開出價格並沒有比較低,感覺不到桃園房價友被打到,一直想購屋卻遲遲不敢下手
好怕買在最高點阿><,對於我們平凡的上班族,想購屋確猶豫不決,因為上下1~2萬可是影響到
上百萬的價格呢?何時買才是最正確的呢?實在是頭疼!!!


pfceric wrote:
我在民國79年股市上...(恕刪)


自己買來居住的話,
還好啦,
祗是資產不保值,
要轉賣沒獲利,
像我也是拿來住,
所以不管它值不值錢,

ascari57 wrote:


沒錯..
那天去...(恕刪)


所以啦,
代銷就是玩這種伎倆,
偶當初桃園買地就是太單純,
被設計,
我原來買地的預算沒有那麼多,
四百五十萬...
而是不超過四百萬,
而且土地比較靠馬路,
結果,
怎麼被設計,
第一天覺得滿意,
但拿了案子,
說回家考慮看看,
第二天,
再去詳談時,
銷售小姐說,
有位老板娘捧了現金買走了,

我當場準備走人,
不.買.了...
另一位小姐趕緊跑過來,
介紹我另一塊地,
比較大造邊邊(水利保護局的河川流過),
要四百五十萬元,
我猶豫了,
但之後,
決定買下了,
因為景色不錯,
適合我的用途,

真相是什麼呢????
真相是...
那塊地被投資客買掉,
現在還在賣ing,
而且投資客根本是代銷認識的人,
可以賣可以不賣,
地也沒賣完,
不必跟我搶,
但是代銷公司就是想用技巧,
抬高地價或者將較差的地段先清空,

我那時不知世間險惡,
應該是購屋經驗不足吧,

人家也不會因為你的無知而感謝您買地,
能騙就騙見人說人話見笨好騙,
就是房屋代銷人員的宗旨吧,


在社會上,
任何東西絕對是一分價錢一分貨,
你聰明,
別人更不笨,
何況鈔票有誰不愛?
所以不要大白天做夢覺得可以揀便宜,

現在本人積了諸多經驗後,
認為買房最重要是時機點,
我們的總統和政府,
很認真為百姓做事,
製造了買房的好時機,
不像之前的,
祗顧自己特權買豪宅,
不顧百姓死活,

年輕人要把握機會趁現在好好看好好買啦,
不要十年後,
又後悔,
又跳又叫買不到房子買不起房子,

我看591 上面有很多房子都降價了
很明顯
有的從一千多變成八百多囉
小兔子
看各位怎麼解讀囉~~~加油!短空長多看法不變!

成屋巿場逃命潮 桃園最驚慌

更新日期:2011/03/09 03:03 王莫昀/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王莫昀/台北報導】


央行、財政部打房政策夾擊下,成屋巿場湧現逃命潮,永慶房仲集團統計,奢侈稅公布後的兩周較公布前全台平均委售案件成長2成,其中以桃園委售量增幅高達90%居冠,新北巿的林口、三峽,以及新竹、高雄等委售案件也都大幅成長50%。


房價部分視區域不同,有持平,或是5%至10%不等的降幅。


「奢侈稅公布第一周時,委售量還持平,但第二周開始就明顯增加!」永慶房仲集團總經理廖本勝指出,兩年內交易,須按實價課徵10%至15%的高額奢侈稅,讓許多投資人決定提前出場。


台灣房屋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煊表示,這一波逃命潮應會在4月份至5月中旬前達到高峰,但是7月份奢侈稅真正實施後,成屋巿場反而會出現閉鎖期,委售量將會大幅減少。


為避免被財政部奢侈稅打趴,永慶房仲調查,北、中、南部分地區確實出現投資客逃命潮,近兩周全台委售量增加2成,其中桃園增加最多,約90%,新北巿的三峽、林口與新竹、高雄增幅約50%,新北巿的新莊、板橋、土城與台中巿增幅約35%,台北巿較少,約10%上下。


對自住客能否利用這個波段撿便宜,廖本勝認為,須視區域、地段以及房價降幅而定,民眾不宜貿然搶進,以免接到不是禮物而是刀子。


邱太煊則指出,民眾可以查網路上各大仲介實際成交行情,每坪下殺個5萬,與賣方談。


在預售巿場方面,近日傳出為迫使建商降價出清不再囤屋,央行將緊縮建商的餘屋貸款,計畫將由原來的兩年期限縮短為半年,逼建商將餘屋出清,但住展房屋網統計,累計97年至99年,北台灣未出清新成屋戶數,約有1.6萬戶,其中以新北市6,404戶居冠,桃園地區5,621戶居次,新竹地區約有1,869戶,台北市則為1,468戶,案量總計約總計約有1,991億。


住展房屋網總監陳韻如表示,餘屋量統計較去年初數據大減9成,主因是去年整體市場銷售率都很高,使得餘屋去化速度很快。若以建商售出後所剩餘屋來看,目前市場上的餘屋壓力不算大,後巿觀察重點將在投資客是否會將手中的新成屋釋出,擴大餘屋壓力。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