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桃園藝文特區的房價有何支撐力????

17 樓主提到將客運站移到藝文特區
如果客運真的能帶來商機,那就不會後站一直都發展不起來了,
還有客運一直以來都是跟車站一起的喔.
小兔子
billmills2001 wrote:
可能是每個人對藝文特...(恕刪)

藝文特區民國六十幾年就開始規劃
一直到九十幾年才在朱縣長任內蓋了展演中心
延宕三十年才勉強擠個東西出來
所以各位對這邊的期望實在太多

中正特區開發不比高鐵新市鎮,有一堆重大建設加持
初期是台北一波移民潮到南崁及這裡,
後期是朱縣長努力招商,增加就業機會,吸引很多中南部的人定居這裡
(桃園人口成長十五年五十二萬,有八年在朱的任內)
至於百貨商場客運轉運中心,我想縣府並沒有實際作為

中正特區位置很棒,給予適當開發就能吸引人口
另外像經國特區,中路特區也是緊鄰交流道,我想發展模式有可能比照中正
等於桃園第三代市區不斷茁壯成長
(中正路站前第一代,三民路到南平路第二代,南平路到莊敬路第三代)
至於縣府怎麼想中正特區,我只能說所有心思都在沒人口的青埔和航空城
對於藝文開發興趣不大
支撐力?

買家: 捷運綠線沒了耶?
建商: 還有啦 明年再送審 就會有啦 縣長的老爸是無脖熊耶 在中央很有力%@#$&@.....

買家: 聽說五楊高在這沒交流道了?
建商: 還有啦 有設置集散道路 我保證民國X年....@#$@#$^

買家: 影城 百貨公司都沒了?
建商: 還有啦民國X年 X悅第X期 就有啦

買家: 藝文中心蓋好了後 好像都沒活動?
建商: 有啦 金馬獎今年在這辦 以後金鐘獎 金曲獎 都會來啦

一個建商出一隻嘴 很多建商就很多隻嘴
建商要高價賣你房子時 就代表 縣政府 中央政府 交通部 新聞局 還有別家建商

藝文特區就是靠很多建商的口水嘴泡 撐著 泡泡可撐多久 還不曉得
反正還沒泡沫化前 就趕快高價賣出
當初講的 又沒掛保證 買了後 發現泡沫破滅 他早不見蛋了
舊有的交通運輸思維都是認為乘客下了火車之後換成公車才會抵達最終目的地,公車只能賺運輸一趟的辛苦錢,所以一輛車載不滿乘客時就會虧錢,而班次密度越低越能夠達到每班車都有最多的旅客。才能夠賺更多的錢。但是誰都不喜歡等車等上個把小時,所以就變成惡性循環,乘客越來越少,公車經營也越來越困難。現階段桃園地區的公車運輸型態幾乎都是鄉鎮市之間點對點的星狀運輸型態,而非大台北地區那種街道棋盤式的網狀運輸型態。這種星狀運輸在早期交通運輸不發達時代有其需求,但是對於促進整個地區繁榮可是一點幫助也沒有。頂多就是促進了從火車站出口到客運站之間二旁店面的生意而已。要能夠讓桃園市更繁榮就要改變為棋盤式交通運輸模式。

個人以為,當初將桃園客運從前站搬到後站,前站改建成大樓只是桃園客運本身資產活化的運作。坐公車的還是要走地下道到後車站去,後站本身無法發展起來根本原因在於那條連接車站與車站之間的動線上沒有誘因。而且許多公車路線基本上都沒改變,反而大型公車老是要跨越少數狹窄的前後站陸橋與轉彎造成交通問題。加上後站地區本身發展得早(建築型態停留在70~80年),人口密度卻不高。而且住在後站的人口都是桃園市早期人口,住戶年齡層偏高,上班上學的人口數還不如中正特區內一個街廓內的數量,能創造的零售消費金額也無法相提並論。如果客運業者與主政單位老是侷限在傳統思維上,認為客運一定要綁在鐵路運輸上共存亡,那我也沒辦法。

我認為在中正特區內興建類似台北市政府轉運站這種集合交通購物娛樂一體的大樓群,才能確保這個區域持續有人潮流動而帶來發展。而且可以在桃園市內創造出第二個交通樞紐,將都市發展重心逐漸轉移過來。這個方法比起期待幻影捷運或是虛擬航空城會更簡單而實際。而且客運將發車點搬移到中正特區,並不表示公車就不會經過火車站。用小型巴士轉運火車站出來的乘客到桃園市各街道去反而會吸引較多學生與上班族搭乘。譬如從小巴士火車站出來分別可以走復興路、三民路、民權路、中正路、民生路、成功路/大有路這些路線橫貫整個桃園市區,然後再匯集到中正特區內的轉運站。讓桃園市內的市民能夠輕鬆往來於二個交通軸心之間。(個人以為中正路是最好變成行人徒步區),這樣子才能夠帶來人潮,讓這個地區持續得以發展。

中正路尾會設一個國道轉運站、但不知還要等多久!可以善加利用
Veylon wrote:
支撐力?買家: 捷運...(恕刪)

中正特區都那麼久了,地段的價值早已形成
不會因為沒有綠線或煙火放就房價垮掉
有人會因為沒有綠線就賤賣這裡房子嗎?


vt_hunter wrote:
舊有的交通運輸思維都...(恕刪)

中正路尾非常有機會朝台中朝馬七期模式走(未來上中正交流道必經之地)
但此舉可能會影響青埔的發展...
人口都集中在中正路尾,青埔上千億投資如何回本?
就像有機捷,還會蓋桃林雙軌高架來搶生意嗎?
為什麼經國特區五十米路要縮成三十米路?擺明抑制這裡發展
所以別把縣府想的很公正
Inspector wrote:
中正特區都那麼久了,地段的價值早已形成
不會因為沒有綠線或煙火放就房價垮掉
有人會因為沒有綠線就賤賣這裡房子嗎?


不會有人因為沒捷運綠線賤賣
但一定有人拿著這個不確定因素當幌子提高價錢



Veylon wrote:
不會有人因為沒捷運綠...(恕刪)

中正特區現在進場一定是買貴
因為生活機能已十分成熟,房價只會不斷往上加
若是想賭的人,可以投資青埔
但能不能發展成中正特區這樣大樓林立,地價上揚
就是需要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的運氣
szehen wrote:
可能很多網友都誤會了...(恕刪)


政府不是萬能~~
當然~現在的政府型態~也是一種商業模式的組織罷了!!
從行銷航空城概念...+ 五支癢的賄賂外來人口"假性"移入桃園來達到"準直轄市"的粗劣手法~~可見一般!

只是~~政府代民施政...不只應該考慮本身&週邊利益團體的"獲利"...這就是不當的規劃會被批的原因!!

政府對於財團的空地是不是要開火鍋店無法做主...........
但是對於空地當初規劃的使用"目的"~是可以規劃的!!
就像現在大家討論的~~"藝文特區"~~
到底是~
1. 藝文"住宅"特區;
2. 藝文"商業"特區;
3. 藝文"轉運"特區;
4. 藝文"影城"特區;
5. 藝文"豪宅"特區;
6. 藝文"公園"特區;
7...
8...
9...

有人有答案嗎?!
沒有方向性~~就是現在政府最大的毛病!!
從無脖子熊那輩...衰退到..五支腳指都癢..........方向性/前瞻性越來越低...
無腦的政府, 只會劃分中央/地方職權...推來推去!!

當然, 徵地(整合)之後...又讓財團標走...讓財團開發建案獲利...頂著"藝文特區"的光環~不斷的開發新建案~釋放出桃園沒有空地~建地稀有性的"話題"性, 誘使消費者進入市場~~~.....

建商/地主~~本來就是以獲利為目標~這點無庸置疑~也無可厚非!
但是~連政府也是如此思考~就會變成共犯結構的一員!!

BTW, 公車轉運站~可以考慮長榮貨櫃場那塊...因為要叫這些藝文"特區"的地主~吐出來"公用"!!應該不可能吧!!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goverz wrote:
中悅二期都還沒蓋好,現在就說沒百貨影城也太早了吧,...(恕刪)

是啊~實際居住者都不急,似乎某些外圍的建商仲介比較急,很有意思。

居住者比較關注的是捷運綠線(航空城線)何時敲定。
大夥一同檢視,看交通部到底要拖到何時?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