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民國85年人口數157萬90年176萬,99年197萬十年就增加超過一個縣轄市以上人口桃園人口都朝市區週圍集中,偏偏市區建設最薄弱建設儘往人口稀少區域跑建設與發展不斷背道而馳縣民又不用選票抵制,綠線不蓋能怪誰?
還有另一個不用花太多錢可是可以有效疏解車流的作法, 就是利用2號國道下方的空間, 我真的不了解為何不將2號國道下面的空間闢做道路, 現在是一些籃球場, 花市, 甚至荒廢沒利用, 在兩旁是有約五米的路可以通行, 但是只有一小段, 只有國際路到東勇街之間, 現在還因為施工整個都封起來, 假如可以通行, 可以紓解 Inspector 大所言八德到桃園只能靠介壽路的瓶頸, 花的錢也不會很多台北的市民高架下方也是闢作道路阿, 為何在桃園這邊不做呢?
其實想想....綠線規劃走介壽路,介壽路就那小條,一蓋捷運交通到底要癱瘓多久?我並不認為,桃園蓋捷運會賺錢,周邊是否可以帶來利益我更質疑,唯一能確定的是土地炒作集團會賺錢或許該這樣說,道路能否開大一點?公車班次多一點廣一點,捷運真的比較好?還是像瑞典用電動公車更環保?
yc888 wrote:還有另一個不用花太多...(恕刪) 原本國道二號中央是要用省錢土堤式,也就是中山高的蓋法經桃園縣府(應該是劉邦友縣長)反應,土堤式會阻隔地方發展(就像在北桃園築起一道長城)由桃園縣府吸收高架多出來的預算才改成現在鳥仔腳的高架橋雖等級是國道,但因為高架是廉價升級所以橋柱比南桃園66快速道路的柱子還細自然也沒規劃任何橋下道路那五米路還是勉強闢出來的比起中部的中彰快速道路,高架雙向六線,橋下內側四線,外側各兩線,總計18線道桃園的國道二號真是寒酸的可以
走遍全國各地,最有資格蓋捷運的若非台北縣市莫屬,不過在我心中的評估第二名可不是高雄而是桃園,台中、高雄老實說真的都是蓋爽的,連第三名的新竹的需求都比這兩地高很多,主要是台中高雄都市規劃良好,路寬、路直且停車位多,根本沒有條件去讓人家搭捷運。不過桃園、中壢與中正機場形成的三角區域,中間交叉著機場、高鐵、台鐵跟高速公路,加上爛到爆的都市規劃,與狹窄的路面,只有蓋捷運加上台鐵捷運化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不要再亂開支票了。
Inspector wrote:原本國道二號中央是要...(恕刪) 桃園真的很可憐我們有機場我們有很多工業區我們有很多人口可是資源沒別人多總歸只有一句話 沒有愛大家都寄望桃園有一位轉任中央的前縣長或者是有個好老爸的現任縣長來幫桃園爭口氣可是到目前為止..感覺有點失望
雖然我也是土生土長的桃園人.我還是不認為桃園有蓋捷運的需求.其實桃園真正塞車的只有少數的市中心(桃園市火車站附近/中壢市火車站附近)其餘的地區(八德/平鎮/內壢...)根本不太塞車交通尖峰的時間也不長像機場捷運藍線環中路到中壢火車站到現在還沒定案.因為這一段是老舊市區, 道路也窄. 不容易決定施工方案.高架的方式, 沿線的店家一定會反對.地下化又造價過高. 所以到現在還無法決定方案.這樣的問題在中壢跟桃園的舊市區隨處可見.建商要炒高房價, 當然會用捷運的題材.不過政府施政還是要考慮必要性.不能一味的被選票跟利益團體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