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第二波投票)大家對於以桃園最看好,最保值,最不看好的地區是?

該區應該說是現在要自住還可以入手價20多萬(中古)有的更低,比相同的藝文及南崁算是親民價,所以要有生活機能佳又價格還算合理當然會讓人覺的保值物超所值,如果像藝文40南崁30萬,我想就不值得推鑒,像最近該區有推新案據聞都在30上下,個人就不推了,因為很難有升值空間。其實我覺的就像小米機它賣4k大家搶購,如果10k還有多少人要!?

老實人4313 wrote:
我真的發現原來桃園首善之區是武陵國泰區
優點真的太多了
其他地區真的都該自慚形穢
但這樣的話房價應該超越藝文青埔海華


炒作題材少..新建案量少
我想這部分要留待個人去判斷了,價格隱藏許多複雜的因素,對個人而言,之所以下決定購買,是因為該物件體現出"價值",

就像attfdm大大喜歡青埔房產一樣,對他而言,青埔房產體現出"價值",讓他認為"值這個價格"。

除此之外,價格隱藏許多複雜的因素,尚包括"曝光度",該地區是否是政府或民間之建設主軸,該地區的人口設計密度是高或者是低,發展腹地大或小,都會影響到"曝光度",或者說,"房產交易亮點",

這會引來源源不絕的買盤(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大量的需求,如果再搭配上大量的供給(推案量),當然會形成價格的推升曲線,這比較像是藝文特區的背景故事,可以看看這幾年藝文特區的房屋供應量、人口移入數還有房仲業店面數就可以知道了。

我覺得青浦就是一支潛力股,可以當投資用,暫且先別去談它的自住條件,那個區域的發展靠著機場與高鐵的交通動脈,商業機能的集結範圍無遠弗屆,青埔的發展是可以幾乎不倚靠自住人口的移入的,因為青埔的發展思維是交通動脈+商業規劃。

青埔的發展應該跟其他重劃區發展模式大為不同,其他重劃區是採人口移入-->發展基本生活機能-->人口密度提高-->發展區域生活與商業機能的模式,所以相對地想在青浦自住的人就得要好好想想,可能未來十年都是較弱的生活機能,但是較強的商業機能(但可能無法滿足生活所需)。

以青埔的觀點,其價值的顯現對不同的個人,就會呈現完全不同的結果,對有些人而言,青埔絕對值這個價格,因為未來潛力無窮,對另外一些人而言,青埔很難值這個價格,因為它要上學、就醫、吃飯甚至買個麵包飲料,都顯得力不從心。
+1沒錯 !所以青埔屬於投資客的天下,有夢最美,自住客可能要再5-10年才會進場吧!最少目前沒有朋友住那裡,都只有純投資!

老實人4313 wrote:
看完這一系列文章我真...(恕刪)


據我所知那區幾乎沒投資客
釋出的房子不多所以沒有人討論
沒人炒做房價也相對合理
環境機能都很不錯就算想買也沒物件
那區仲介也沒幾間
我想應該是很難賺
老實人4313 wrote:
看完這一系列文章我真...(恕刪)



是這樣嗎?可是八年屋沒車位還要賣你一坪31萬耶、當初八年前建商就是賣到沒有車位了我才不買它的房子、沒車位還要31萬一坪真是瘋了。樓上的還說是合理房價,真的合理嗎?




國聖一街是只有這間可以買?還是每一間都開30萬起跳?


mychenr wrote:
是這樣嗎?可是八年屋...(恕刪)
開價?第一張圖是實價登入你該不會不知道吧?裡面好幾間在30萬附近.
比較下面有車位的幾間把車位拆開算,一坪也是逼近30萬.



突然間覺得我們家附近正在賣的和瑞大安還滿便宜的.

windmill4007550 wrote:
青埔的發展是可以幾乎不倚靠自住人口的移入的,因為青埔的發展思維是交通動脈+商業規劃


其實我可以接受這樣的思維,
但是前提是,
投資者買的是店面,
做生意的.

問題是,
那些買住宅投資的呢?

mychenr wrote:
開價?第一張圖是實價...(恕刪)


難怪內壢是補漲區第一名,看到這裡也讓我覺的內壢好便宜。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