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戶住滿 平均每戶50坪 55元/坪
140×50×55=38,500元/月×12月=4,620,000元……年總收入
物業管理費;1~2位清潔人員,1位收發及1~2位輪班保全……預算 18萬/月
公設電費;3元/度×400度/天×30天/月 預算 4萬/月
公設水費;預算 2萬/月
以上管理準備金 共計;18+4+2萬/月=24萬/月
剩餘管理費 38萬/月-24萬/月=14萬/月×12月/年=168萬/年
應變準備金;機電維護檢修費25萬/年 公設維護費15萬/年
年節慶典活動費30萬/年 緊急應變預算費 18萬/年
以上應變準備金 共計;25+15+30+18萬/年=88萬/年
管理費結餘 168萬/年-88萬/年=80萬/年
處置方式:
1.存入管理基金帳戶,賺利息……
2.管理基金帳戶可提撥部份預算,做為每戶年節加菜金
3.調降管理費從55元/坪至50元/坪,結餘80-42=38萬/年
結論:可調降管理費但最好不低於50元/坪,如此方能維持一個優良社區之正常運作。
以上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1.物業管理採全外包……人力工作僅針對建案公共空間檢討之預估需求(本案基地面積不到900坪),此外,既然是全外包;包商就要負起全部清潔與管理責任,至於需要多少人力清潔多少人力保全,當然外包商一定最清楚(透過經營管理經驗及實地探訪)。這點您就別操心了!所以;我以每月總價估計,最終仍以與外包商談定之合約為主(工作範疇及服務費用),故一定會變動。至於所謂物業經理,只是物業公司給的抬頭,簽約仍以人力需求估算,並不會因為掛經理要提高此費用。
2.針對收款率的問題, 建商移交給住戶管委會時;會提撥約一年的管理準備基金(以此建案規模比例提撥約150-200萬),故頭三年可能比較花錢,但不至於入不敷出,所以三年後管理穩定後才能視管理基金的結餘評估是否調降管理費,或是其他回饋住戶的支出。
補充:
部份住戶會將目前居住的大樓管理情況;提出建議說明……我想是有幫助的,畢竟經驗的學習也是改進的重點。但個人認為社區大樓初期花錢是必需的,不要想成錢花了沒成效,如果不先投資營運管理成本,日後的維護成本將超出投資成本甚多,帶來的問題;如社區加速老化、區域房價下跌、住戶認同度下降、管理費收取困難、出租率提高則租戶素質複雜……等。
大部份物業管理差,管委會與主委要負最大責任……不然現在物業管理業也很競爭;沒理由擺爛。除非管委會放縱,不行就換。也沒理由;因噎廢食……省小花大錢。相信;一切進入正軌大家住戶生活品質提升,水準素質自然提升………良性的共好下;必能成就優良社區。只會有人想搬入不會有人想搬出……共勉!
以上 假設案例為本人模擬的情境專案……若有建言歡迎提出一同討論,以提供未來實際管理運作參考,並藉此使其逐步完善……
PDCA 專案管理的精要
mocslu wrote:
假設案例:
物業管理...(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