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yt168 wrote:
哈佛苑的代銷好像沒有說明,24樓高樓建築是用何種制震工法??
都是在說,地點好,近文青學校,近郵局百貨, 公設, 外觀,燈光......
!!
不知有那位大大知道嗎?
(恕刪)
蓋在台地上的案子 有一說是弱震區
也比較少案子會去強調制震工法
大多沒什麼提 或約略帶過而已
有些是可以要求材料的出廠證明
採用的鋼筋、水泥品牌、磅數…等
然而也不要有SRC迷思
RC、SRC都不是制震好壞的唯一準則
24樓的高度應需要結構外審
理論上應該都有一定的抗震係數
地震測報中心前主任郭鎧紋:「超過50公尺,結構設計要外審。全世界沒有因為一個有經過結構外審,就是17樓以上的,因為地震而倒塌的案例。」
地點好?怎麼樣算地點好?未來地點好?現在地點好?
文青學校 流標後現在不知道情況怎樣
郵局百貨 現在什麼都還看不到
公設 在一些高級社區是好事 但在大多數社區最後都變負擔
外觀、燈光的重要性並不高 大多純粹是一個爽度
如果不論A8、A9
在假設A7""發展成功""的情況下
我個人會認為這區塊或許是比較好的選擇
哈佛是偏了一點 勉強還行
(是說現在這區的價格都不知道是在貴幾點的"尤其車位"
A8、A9精華地段車位B1大約200萬左右每降一樓少10萬
A7幾乎差不多價在賣 合理?)
而箭頭的兩條路最好也打通

A7太多路一進去後就死路了
對區域發展和車流人流來說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