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作如是觀 wrote:
可憐的永遠是那些眼高手低
等房價崩盤等不到
等到的卻是自己看不起的地方一一漲上來
看到這,就讓我很感慨
2年前,就再看房子,也有看到很多不錯的
但都被親戚擋下來,說會跌會跌,父母也相信他
說甚麼,選舉之後會跌,奢侈稅之後會跌
結果卻是一直漲
就像你說得,當初我看到幾個中意的點
有一個還是同學買了,他家人不喜歡,而要轉賣我的
當初600多可以買到,沒買,也被買走了
但現在該地區周遭房子,現在也漲到800多,甚至更高
且條件還比我當初看到的還差
那個親戚每次來,都被我吐嘈這點
但還是死撐說,我也是為了幫你們省荷包
但卻省到哪邊去,每次都讓我很想罵
但又不能當面罵,畢竟是長輩
真的是幹在心理,口難開
每次說幫我們看到的房子,直接幫你跟仲介約
連時間都橋好,要我們跟仲介在聯絡
但我一看他給我們的房子資料
都是30年以上得,或是房子本身或是周遭條件很差的
連鐵軌週邊的房子,也拿來推薦
還說看看又不會死,還可以累積看屋經驗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也看一些條件好一些的好嗎
或許我也是眼高手低吧

600萬一間房子如果真的喜歡就直接買了, 600萬的房子不算貴阿.
如果是1600萬那可能就要想一想會不會買貴了.
就有點像60塊錢買一盒便當一樣, 此價格合情合理, 符合行情.
如果是160塊錢買一盒便當可能才需要考慮是不是買貴了, 食材頂不頂級吧?
下次如果遇到價格合理又喜歡的標的, 建議馬上下手阿~
就算真的小跌又如何? 畢竟是自己喜歡的.
而且行情如果在600萬是合理的, 頂多跌到500萬吧 (只賠100萬).
但是如果是買貴在1600萬, 跌價之後搞不好也會跌到500萬, 呵呵 那就真的差多了 (差1100萬)
卡魯斯 wrote:
看到這,就讓我很感慨...(恕刪)
itomakoto wrote:
卡魯斯大: 600萬...(恕刪)
是2年前600萬,現在都800萬以上了
畢竟2年前奢侈稅起步
被那長輩說撐2年,我父母信了
雖說這2年,我也都還有在找
不過都沒看到當初看中意的,不然我也很想早早解決這問題
且我那親戚給的房子資訊,大多都是網路上可以看到的
看完,連仲介我都不想聯絡了
有的地理位置很差,或是周圍有鐵軌
有的是父母想要周圍方便買東西的,幾乎要靠市區一樣
像是中壢外環道一帶,這樣的位置,也嫌太貴
那靠到平鎮大潤發一帶,又嫌太遠
搞到現在,還沒找到,要便宜又沒房價觀念
在加上被親戚洗腦


若是連房子外觀的風水問題也考慮進去的話
這些,google地圖,一看就可以知道
該親戚就一副,去看看又不會死的樣子,狂念
叫他先用google地圖看,又在那邊盧,仲介跟他說怎樣怎樣
跟親戚說,仲介不跟你說好聽的,你會上鉤嗎??
來了之後,再跟你說該屋賣掉或是你看不喜歡
在推薦你其他的,這種手法遇過太多次
但那親戚一副去看看又不會怎樣
還可以累積經驗的態度,要你一定要去
每次看到條件差的,連仲介都懶得聯絡了
親戚還會打電話來問,有去看了沒
他住天龍國,以為桃園房價跟北縣一樣
起伏很大,還說可以殺個6-7折,真的如此,早就買到了

我媽有幾次跟他去,跟仲介看房子
聽我媽說,每次他殺價時,仲介就一副不想理他的感覺了
他還沒有自知之明,還在說他那邊房價怎樣怎樣
桃園中壢地區應該也可以
我就笑說,那青埔或是桃園南崁周圍,離捷運站遠一些的
或是楊梅埔心或是平鎮龍潭這些偏一點的,也可以考慮阿
他就說,去那邊沒地緣關係,人脈關係,去那邊幹嗎??
我就想說,有多少人不是讀書畢業,就直接在該地找工作
之後在找周圍找,買得起的房子
像朋友,竹科工作,也是買竹北的房子,這種比例很常見阿
從八德搬到青埔一年了, 很滿意. 但是如果青埔又變吵, 變太方便, 那我就又要搬了.
12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從台北市搬到八德(力霸)時環境很好, 後來八德實在太熱鬧了太擠了生活機能太便利, 2年前就買了青埔預售. 台北的房沒賣, 八德剛賣掉, 青埔有二戶. 我家6個人, 不到一人一戶, 每戶都持有10年以上應該不算投資客.
和朋友聊起我受不了生活機能太便利,太吵跟住在市場裏一樣, 大部份在國外唸書的同學都也有同感, 有同學說所以我們都賺錢, 因為買都算偏僻地方, 賣都變成熱鬧地方.
如果青埔40萬一坪, 我大概也不會買, 我買預售的時候還1字頭. 有定錨效應, 但是要和大家分享的是
買都算偏僻地方,
賣都變成熱鬧地方
房價和股價一樣有超漲超跌, 買賣的環境不同才是基本面的價差來源.環境會不會不同, 就看人口和政策了
如果有人買青埔的時候, 比我買的時候偏僻, 那大概賺得比我多, 買的時候比我買的時候熱鬧的, 大概就賺得比我少. 現在買青埔的人是可憐還是好命? 讓我們每年挖這一次這個文出來看就知道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