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

桃園市的發展障礙

朱縣長整合開發豐功偉業
現在哩?
如果真的有做那麼好,這邊不用那麼多嘴砲說政府沒管理
jackie0762 wrote:
朱縣長整合開發豐功偉業
現在哩?
如果真的有做那麼好,這邊不用那麼多嘴砲說政府沒管理

本來發展就是政府造路,建商造鎮
就這一點,能整合藝文特區三百多位地主意見及利益關係,做到前縣長做不到的事
難道不值鼓勵嗎?
還是,繼續僵持不開發才是對的

另外,因為藝文特區沒有發展成縣民預期商圈
又或者藝文館是不是蚊子館,又是另外討論的議題了
開發跟規劃發展本來就是一慣性的
如果只開發後面得規劃不做好,我想不是大多數縣民所樂見的
當初三大塊全徵收,應該沒人樂見後面面會變成現在這樣子
現在那兩塊不是政府跟建商合作的結果嗎?
jackie0762 wrote:
開發跟規劃發展本來就是一慣性的
如果只開發後面得規劃不做好,我想不是大多數縣民所樂見的

但商圈發展不是政府能左右的
像台中市開發1-14期市地重劃
只有七期有百貨願意青睞、進駐
其它的重劃區只有道路開發基礎建設,也沒有人說不公啊
台北的信義特區變成百貨戰場,不是台北市府主導的
中壢的海華,是建商和百貨合作,不是縣府或中壢市公所和百貨合作

個人比較訝異的是南崁
除了有台茂成功營運,還有特力屋集團擴大經營
比起來,南崁道路狹小,離八德龜山等地有一段距離
做為商圈其實不如中正特區適合
但商圈發展就是這麼奇妙
或許南崁會形成北桃最有力的商圈
"本來發展就是政府造路,建商造鎮"
...那堆高普考精英/政客的能力只有這樣??
不是說希望大家給他一個為民服務的機會?
不是說有服務百姓的熱誠?
不是說人民是他的頭家?
如果他敢站出來說這是選舉語言,
我就認了!

"能整合三百多位地主意見及利益關係,做到前縣長做不到的事"
...私人企業應做而做不到的事老闆會鼓勵嗎?
前縣長應該做而做不到的事,做到是剛好而以吧!
為什麼對政客要求要從寬?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嗎??

"還是,繼續僵持不開發才是對的"
...私人企業你敢對老闆說,這個我現在不會作,以後持續不會作嗎?
老闆一定覺得你為什麼不會主動去克服問題,不會去學怎麼處理問題;
先辭掉再說,換一個能解決問題的人來做,
等你會了在考慮要不要讓你回來作!

"另外,因為藝文特區沒有發展成縣民預期商圈
又或者藝文館是不是蚊子館,又是另外討論的議題了"
...選民今天給你機會服務百姓是要你建蚊子館嗎?

"縣民預期商圈"
...餅都是政客和建商畫給百姓的,
政客和建商獲利之後就不認帳了嗎?
政府發現民眾資訊被"政客和建商"因私利扭曲,沒有跳出來端正視聽已經很惡劣了,
政府應該沒人敢說"因為藝文特區沒有發展成縣民預期商圈...又是另外討論的議題了"
Inspector wrote:
本來發展就是政府造路,建商造鎮
就這一點,能整合三百多位地主意見及利益關係,做到前縣長做不到的事
難道不值鼓勵嗎?
還是,繼續僵持不開發才是對的

另外,因為藝文特區沒有發展成縣民預期商圈
又或者藝文館是不是蚊子館,又是另外討論的議題了...(恕刪)
按理講,政府在這裡開發重劃區
為的是一個全盤良好的都市格局
以桃園後站來說
規劃如此之差,現在別說談發展像中正特區了
就算想拓寬一條路,都十分困難
這就是良好都市計劃要先走的原因

台中市在外圍的行政區同時開發重劃區
為的是擴大市區範圍,讓建設走在發展前
而不是像桃園一樣,等房子蓋起來,再來拆屋拓寬
桃園只有一個機場,一個高鐵站,一個棒球場
有辦法每個重劃區都給一個建設來帶動發展嗎?
做不到,要罵政府無能,我覺得才奇怪

更何況是商圈
這個應該是市場決定
有商機,再貴的信義特區業者會嫌貴嗎?
沒有商機,即使是一坪兩千元的鄉下
也沒人會投資

現在桃園的問題是,建設走在發展後面
往往是房子蓋滿了,才發現幹道沒先蓋起來
這才是桃園問題
開發有功給100分
規劃管理給30分
現在的樣子,縣民總分能給幾分?
拿藝文特區跟台中七期比會不會差太多?
沒有中壢市公所跟六和的換地,拿來的海華
給政府太多卸責的理由了
政府開發工業區,廠商不進駐,不甘他的事....
這樣對嗎?



jackie0762 wrote:
開發有功給100分規...(恕刪)

換個角度問,
台灣哪一個商圈,政府有開發到那麼細
我印象中,都是業者自己評估開發進駐
不然,台南七期新市政中心
台南新光三越新天地及台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應該都在這裡

海華為了開發六和這一塊
和中壢市公所談條件
不是中壢市公所去找海華談
海華也為中壢蓋新的市公所和市代會
誰主導應該很清楚
所以對政府的標準"只要坐在辦公室等人家來談就可以了"
如果對政府只有這樣的要求我也認了
拿些所謂"招商"的活動只要把他當成旅遊,錢花一花就算了
jackie0762 wrote:
所以對政府的標準"只...(恕刪)

印象中朱縣長時期也有去和影城及百貨業者談發展商圈
這個新聞應該有人有印象
但決定權仍是在業者

對百貨業者而言,桃園人還是習慣去台北消費
在台北,他們也有駐點
既然桃園人會來台北,我又何必在桃園設點
也就因為如此,桃園肯投資的業者
都不是什麼百貨雙雄,像台茂、大江

我覺得可以看南崁
台茂成功了,特力屋也做的不錯,兩家一年可以創造一百億以上業績
勢必會減少桃園人往台北消費
當百貨雙雄覺得桃園這一塊餅夠大
自然會來搶食
  • 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