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g556 wrote:
請問版主大大有關二次施工違建的部分已經查清楚了嗎???
Ching556大,代銷應該就不承認二工這件事,然後罵老頭子亂說鬼扯之類的吧!
今天老頭子再端一個問題出來讓大夥看看,什麼叫做會賺錢的建商,什麼叫做呆頭買家,幫建商賺大錢還搞不清原因。

上圖(可放大慢慢欣賞)是華府DC在105年6月27日修正變更的建築執照,老頭子將這建案的車位用紅框圈起來,總共有395個汽車車位,總和戶數168戶,所以住戶被要求至少買2個以上的車位。
但從這395個車位中,獎勵車位居然高達165個。
其實這個建案的法定車位230個,已經足夠多讓62戶住戶買2個車位,但就資料來看,多設置了165個獎勵車位,迫使每一戶接納這種爭議不斷的車位。

我們再看看營建署101年6月30日對獎勵車位的解釋,

資料來源: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3184&Itemid=54
說白話的,就是這些獎勵車位應該要拿出來給不特定的車輛使用。
但老頭子才不相信買這個社區的住戶,會希望外車進進出出,從代銷要求每戶至少買2個車位,100坪的住戶買3個就知道了。
獎勵車位其實就是建商跟建管單位申請多一些獎勵容積往上蓋,建商幫政府蓋165個車位,解決附近地方上停車位不足的問題。但是建照拿到之後,這些車位全都賣給了這些搞不清楚狀況的住戶,然後將來發生爭議的時候,建商交屋,錢入帳了,屁股拍拍就走了。留下住戶和附近的民眾慢慢玩。

資料來源:http://m.ltn.com.tw/news/local/paper/627483
建商左手和政府要了一下容積率,右手把該拿出來的車位賣給住戶,165個車位,我們一個當它110萬來計算,建商光這左手右手之間就多了1億8150萬左右,容積率也拿到了,車位的錢也賺走了,不過區區1億8150萬,跟台北市的5~6億相比,或許老頭子該讚美宜誠叫做良心建商吧!

到底地下停車場要不要開放?似乎在100年6月30日針對84年的住戶也是不特定使用者這個解釋文拿掉之後,其實就是一定要給公眾使用的。

只是將來,附近的路人甲,隔壁社區老王的車能不能停進來,要怎麼停,又是另一個故事了。給不給停,該怎麼收費,反正建商賣完了屁股拍一拍就閃了,剩下的就是管委會出來面對了。

資料來源:社區獎勵車位不開放 遭投訴http://m.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140918/36091556/
附帶一提的,雙橡園的獎勵車位更不惶多讓,179個,還比一期的165個還多14個,這可以用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來形容嗎?


雙橡園有179個獎勵車位。
老頭子一直覺得,若是建案本身法定車位不足以讓每戶都有一個車位,設獎勵車位來彌補,或許還說的過去。不過以華府DC來說,法定車位230個,明顯多於住戶168戶,且建案法定車位與獎勵車位占比是6:4,兩建案加起來的獎勵車位,可多賣的車位大概344個,總額將近3億8000萬,這些多出來的,有可能回饋給住戶嗎?但連機車車位都可以吃獎勵車位了,要回饋,看來還是洗洗睡卡有眠吧。
文末,老頭子還是要說,老頭子只是看圖說故事,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