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不是要高架,只希望政府能提出消弭平交道的方案,但交通部拖了十幾年才上唯一的一道菜,挾了經費不足要縣政府不得已接受。
對於高架化的車站,現存在世界各地都是二次大戰之前的產物,是因為當初大量人口造成後來改建困難,所以不得已繼續沿用。現行採高架是沒得選擇才用,現在還可以地下化就可以把握。
現在推地下化當然免不了會遇到經費和時間,經費據研究有統籌分配款和第六都升格會有更多的入帳,只是這些是給地方經費要看縣政府的規劃運用,我相信有決心要做地下化,這不成問題。
大家關心的等多久的問題,是現在問題點的所在,現在我也在等交通部官方回覆。先前看過台鐵版本有針對路線,施作高架或地下方式, 經費和時間的資料報告,不好意思我現在突然找不到也Google不出來,因為其中最重要的環評資料也是耗時最久的,這方面真的要台鐵說明地下化需要花多少時間補足。
17年,其實不用這麼久,因為這期間交通部就經歷了決定高架化或地下化,前前後後經歷三次的環評會,一直遲遲無法做出決定。
最好的狀況是台鐵的地下化環評資料充足,那依照2007年通過高架化環評且2009年開始動工來看,相信地下化就能馬上可以替代。最壞的狀況是當初吵鬧的理由,現在還存不存在,要花多久去排除,這個要交通部給個交代。
鐵路立體化建設剛開始都在都會區以地下化最作為優先考量,可是近十年來的變化:
2002年配合撙節預算經費,提報經費縮減替代方案,並依「鐵路立體化建設推動優先順序之研究」結論併案檢討。
2002年高雄地下化結論
2005年決議桃園高架化
2006年決定了台中市由地下化改高架化
2007年行政院裁示台南市地下化
因為之前發文中隱隱約約透露出台鐵立體化建設是屬重南輕北,採南地下,北中高架化,南部比較有錢嗎?
以前北部縣市長吃的虧,現在不知可以要得回嗎?
seaning123 wrote:
看了哈比人,我也要說一個故事~
一個旅人在漫漫的旅途上體力糧食皆耗盡,已有數日滴水未進,
好不容易見到一戶人家,趕緊使盡吃奶的力氣前往求援。
主人為了表示熱情決定設宴款待,
於是先請旅人至客房休息,準備大肆採買高級食材精心烹煮滿漢全席。
旅人一聴簡直傻眼,苦苦的怏求:給我一碗魯肉飯吧,吾願足矣!
主人相當堅持:你要耐心等待,方可品嚐出我的頂極廚藝精隨!
而肌腸膔膔的旅人(桃園),到底該不該等待那遙遙無期且機率等於零的滿漢全席(地下化,說不定還沒等到好料上桌就掛點)呢?還是立刻吃魯肉飯(高架化)然後繼續行程呢?
故事完畢
...(恕刪)
seaning123大,我想幫你的故事寫個續集
後來主人凹不過旅人的苦苦央求,先給他一碗魯肉飯(桃鐵高架)
旅人吃飽後願意幫這位主人準備滿漢全席的配料,也甘願當個稱職的二廚
因此本來一個人要花三天三夜才能收集的食材,現在只花了兩天一夜就準備好了
而該位主人與旅人兩人通力合作本來需要花一天一夜的時間才能烹煮完成,兩人花了一夜的時間就烹煮完成了滿漢全席(地下化的捷運)
這也算是現在tw3326728c大所講的鐵路立體化的概念
我爸在18歲的時候交我開車的概念"頭過身就過"
現在桃園的大眾交通系統,頭都沒有過身體哪會過
你很有創意,可將故事延伸!

我也來說故事
有個人(桃園縣民)常發生車禍(桃園交通打結),
有一次不幸右腿(被拆遷戶)粉碎性骨折
送到地方診所
診所醫生裏有兩個醫生,
一個醫生認為要截肢(高架化),要馬上做,要不然病患會掛了
一個醫生認為要送大醫院(其他替代方案),那裏有較好的設備技術,腿可能救得回來
右腿說不管要截肢或到大醫院,我希望這車禍沒發生過,哪個手術我都不想做,假如做要保證回到我原本的右腿的原貌
三個論點要求都沒錯!
要不要送大醫院,要看是否有急迫性(如有無大出血),和替代方案是否及時與可行(如塞車等)
最無辜的是右腿,沒有醫生管他的感受!
在台灣的環境
由於政府施政的效率和方法,以及政客的操作的不確定性!
大家對公權力沒信心!!!
在沒有保證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率下,大家只好選截肢來解決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我同情被被拆遷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