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地點沒有問題,離火車站跟百貨商圈跟傳統市場,步行都差不多3到5鐘而已,差的只是市容比較老舊而已。而市容老舊表示它未來只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以重大建設來說,也不再是紙上談兵,捷運綠線今年即會動工,而鐵路地下化也已經過交通部同意,一旦鐵路地下化,原本的鐵道位置可是通往南北的大幹道了,更遑論周邊陸橋的消失等效益;此外鄰近的清潔隊也已搬遷完成,目前正進行公24公園的施工中。若是國道一號甲線也通過,那可是為此處的便利性更添一筆了。只是這附近值得信賴的建商跟新建案少得可憐,才讓國泰有開高價的機會而已。
櫻櫻美代子將賦都目前實價登錄--104年8月止抄了一遍 瞄了一瞄若以 各樓層最低單價相比較因頂樓不是最貴以23樓最低價47.8w當基準與14樓最低價42.9w相比較大約 相隔上下一層 每坪差5千元假設1 價格不鬆動則可依此算出住宅最低層3樓一坪大約多少假設2 價格鬆動自然 也跟著調低了當然 繼續追蹤後續的登錄狀況是否鬆動 答案自然就浮出水面了剛剛以不同樓層最低價做比較若以同一樓層最高價 最低價做比較因22 23 24樓 實登皆少於4戶故以14至21樓做比較差距最大的是15F--4.2W差距最小的是14F--1.1W其餘各層如下21F--3.6W20F--2.2W19F--2.5W18F--3.9W17F--2.7W16F--3.7W
差距大跟差距小的原因???哈哈 好像股價漲跌找原因解釋不論從基本面 技術面解釋都是事後諸葛只能猜猜 可能的原因首先 國建內部 對不同戶別的評估A1—A7B1—B5C1—C6評估項目 可能包括內部格局 外部景觀視野 …訂出了 國建內部 不同戶別的價格差距其次 購買者心態 關係 買的戶數多寡心急者 興奮者 可能付出較高價格購買者與國建的關係 一般般 還是找到好關係一次買4戶 還是一戶再來 購買時間是潛銷期 還是其他時段最後上述資料 並非同樓層皆已100%銷售完畢只能當 抽樣資料若同樓層 剛好國建定價 最高 最低戶別都成交可能就擴大了價差幅度以上只是為了交作業 硬著頭皮解釋完全個人主觀解讀若有雷同 純屬巧合
james25138 wrote:誰說的?真好奇...(恕刪) 給您參考~www.myhousing.com.tw/index.php?option=com_kunena&view=search&q=國泰賦都&childforums=1&Itemid=152&limitstart=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