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nln wrote:要全明戶型,房間跟衛生間全都要開窗 這訴求凸顯台灣建築觀念落後。21世紀台灣新建築浴室無窗,非常可恥!蓋一堆通風不良光線不佳的建築,是打算用多少年?浴室全開窗不難,外墻面多幾個轉折,多一些成本,能達到整棟全明戶型。少數良心建商做了,希望消費者看懂,多給良心建商一些讚賞。你的房子,浴室有窗無窗,數年後價值差異一定很大。日本、中國早已推動同層排水,台灣教授想推動,所有建商反對,因為成本增加3%。大陸朋友問我,你們台灣新建築怎麼蓋的像宿舍樓?希望那幾家建商,專蓋宿舍樓的“台灣建築界之恥”,能拿出良心!
若要維持24時保全,再加上環境清潔公司,電梯電機維護,水電支出,社區還要有盈餘預留30年後老舊電梯換新,至少150戶較能維持,管理費也不至於太高,尤其20年以上社區維修支出將大增。我目前的社區約140戶5電梯,管理費60元/坪(另加停車位清潔費400元),24時保全+上述管理支出,去年中庭木製樓板重做花掉200萬,第20年社區仍能有800萬的基金。我父母的社區90戶4電梯,管理費65元/坪(另加停車位清潔費600元),24時保全+上述管理支出,第5年基金400萬(含建商給的300萬),每月僅打平,管委會還常討論是否調漲,感覺要應付未來日益上漲的工資材料,有點不夠用。
gary_b627 wrote:新大代代木可以看一下...(恕刪) 看了,他最好的位置是兩房A5/a1,可惜都没了好樓層,大部分剩下面北的,面南的三房前面是透天,不夠高也不行,另外這件案的缺點是每一棟跟隔壁棟特別進,等於有一面採光不優
STE25 wrote:這訴求凸顯台灣建築觀...(恕刪) 很多大樓衛浴都有窗戶,但是因為隔音、空氣乾濕、品質及防小蟲蜘蛛等因素考量,現今大樓浴室很少有人開窗的。所以衛浴窗戶變雞肋,反而冷暖排氣機要裝好一點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