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社區大樓電動車充電樁裝設EMS有必要嗎?(低壓電力電動車充換電設施電價討論區)(EMS充電)(EMS充電樁)



根據台電月刊、好房網與經濟日報報導,EMS將來可能由CPO(Charge point operators)免費提供,這對於沒有經費的管委會或住戶是一大誘因,但相對的電價應該不便宜,等於是先享受、後付款的概念,這與智生活或中保無限在收取管理費、包裹信件管理系統上,提供免費的電腦、平板跟APP的概念一樣,住戶每筆管理費交易要支付5-15元的服務費。同樣的,對於短期持有的投資者,房東之類的所有權人,也不失為省荷包的方式,反正電價就轉嫁給後手或房客就對了,表面上似乎解決了管委會跟住戶的難題,但試想,當一度電收費在6元以上,長期下來的電費還是很驚人。因此筆者目前的心得是,中古屋無論是否要安裝EMS,終究得面對高電價、高安裝費的阻力,就像網友說的,搞不好改成時間電價搭配表後充電,還比較划算(前提是每戶都用32A充電,大樓不跳電,且白天通常不在家,「每月」用電超過700度的家庭)。

盤點電動車能源需求 搭建DSO、CPO理想運作模式
https://tpcjournal.taipower.com.tw/article/5262 (台電月刊)

電車充電營運商興起 社區有望免費建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249153337390.html (好房網)

朝充電營運商邁進 士電:8月成立營運公司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6337586?from=edn_previous_story (經濟日報)

What Does a Charge Point Operator Do?
https://www.greenflux.com/what-does-a-charge-point-operator-do/ (歐洲充電樁供應商)

EMSP and CPO: the two sides of EV charging network operators
https://www.virta.global/blog/emsp-cpo-ev-charging-roles-responsibilities (CPO的未來)

圖:AntonioGravante


簡易型時間電價二段式


簡易型時間電價三段式


以上是台電建議適合「每月」用電700度~4000度之住宅及1100度~4000度之小商店評估選用圖表(台電的帳單度數除以二),假設一個住家原本平均「每月」用電800度,一但買了電動車之後,預計「每月」會增加200度,這樣是否真的適合時間電價呢?筆者個人的分析是:不一定。

承前用電案例:
A居住樣態:從表中可知,時間電價尖峰時間長,每度收費較高,所以如果家庭內有老小或家庭主婦不上班,整天吹冷、暖氣,且愛烘焙、煮三餐,或是SOHO、WFH一族,加上家裡沒有瓦斯,全靠用電加熱洗澡,即便是在離峰時間為愛車表後充電,很可能還是會比非時間電價還高。

B居住樣態:又如果是家中沒有老人,星期一到星期五小孩送安親班、夫妻白天都上班不在家,在離峰時間為愛車表後充電,甚至利用晚間十點半後洗澡(沒有瓦斯供應熱水器的住宅),就很有可能大幅度降低電費,因為離峰時間電費便宜很多。這樣根本就用不到EMS,等於是自我控管充電時間,表後充電方式顯得非常有利!

不太聰明的腦袋思考邏輯:以二段式時間電價為例(先不計75元的基本電費),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從早到晚共15個小時屬於尖峰時間,每度電收費4.44元,星期六到星期天這15個小時每度電收費1.8元。每年假設共240尖峰數,4.44元*240尖峰數=1065.6度,125個離峰數(意指同樣這15個小時,周末加上國定假日),1.8*125=225度,整年下來這15個小時平均每度電約為3.53元。以前述家庭每月平均使用800度電,夏月非時間電價每月為2820元,時間電價則約為2824元(暫不考慮離峰,以前述平均價3.53計算),價格幾乎一樣(B居住樣態時間電價會更便宜些)。但買了電動車之後,每月增加的200度,非時間電價採累進計費為1128元,時間電價則為360元(假設車主在離峰時間充電),價差還蠻大的。假設筆者的推敲是正確的,想要說服住戶安裝EMS,可能嗎?

P.S. 筆者是文組老人,高中數學、物理、化學成績都在30~40分,全校排名倒數,如有錯誤思維,歡迎指正,末學願意修正並努力學習。

圖片來源:台灣電力公司官網
https://taipowerdsm.taipower.com.tw/residential-and-commercial


一、超級豪宅,經濟自由的人,住戶普遍年收入千萬的人
二、真豪宅,收入真不錯的人,住戶普遍年收入達五百萬的人
三、類豪宅,住戶普遍年收入達三百萬的人
四、小豪宅,有潔癖、收納控,住戶普遍年收入達百萬的人
五、一般預售屋,建商能回饋、吸收或跟買家共同分攤的人
五、一般新成屋,管委會有錢或住戶收入符合前述、普遍有共識,願意佈局的人
六、中古屋,有強烈社區營造與整合能力的管委會,住戶普遍向心力夠的人

所以如果您不是上述族群,就省點力吧,別想了,專心找表後安裝的廠商,過過小日子也很好。哪天有閒錢或不想住想脫手了,找具備EMS的新建案換屋去吧!
請問一下
EMS安裝費用高達一、兩百萬
可是台電文宣又說每戶僅須分攤5~8萬...請問台電的計算基準是以幾戶下去分攤???
而且以台電的文宣說明:
可依據社區訂定的契約容量,自行調控分配各充電設施充電功率,例如一台車需要7瓩電力,當多台車同時充電時,即可降到4瓩,避免超過用戶契約容量。
意思就是同時間有太多車要充電時,就將分配給每部車的電力減少???
那這樣充電樁還能提供220V 32A的充電效能嗎?
一旦電力下降,是否表示充電時間又要拉長?

台電的文宣中又說:
用戶透過EMS設定的機制,停好車可以不用馬上充電,預先自動設定到半夜電價便宜時段再充電,將可享有相當優惠的電價,同時隔天早上也有充飽電的電動車可開。
本來電動車充電,沒有EMS,車主也是可以自訂時間充電,
改成EMS管理,大家都擠在半夜電價便宜時充電,要充電的車數量多,EMS又自動調配降低電力,這樣充電時間就又要拉長....
會不會放了一夜到了早上,因為電力調配降載,車電池還是充不飽?
之後台電會不會改口宣傳說電池電量最佳狀態和手機一樣,只要維持在40%~80%就好???
問君能有幾副肝,恰似一串鞭炮爆不完。 今日事今日畢,過了今日就不必。
Iamkai

以上都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EMS 要依照每度電收服務費, 這個就是廠商一直推EMS 的主因.

2023-04-23 23:44
樓主整理的非常詳細。很棒。以個人開電車一個月的感覺,若家裡沒有充電樁,在假日去費用較低的地方充電,幾乎很難搶到位子。(特別是百貨公司所提供的免費充電樁,及收費低的停車場) 若車子的電力剩10%以下真的容易有充電焦慮。個人所住的是舊大樓,由於管委會委員大多熟識,加上找了特斯拉的特約廠商到委員會會議說明,最後說服管委會成功安裝了充電樁,也成為大樓第一且唯一安裝的住戶。我想要讓管委會答應安裝有幾個重點需把握。
1 ) 跟委員們建立關係,遇到時打個招呼。
2 ) 找專業穿著制服的技師到委員會會議提供專業意見。
3 ) 遇到反對的委員時,帶個禮品個別去打個招呼並針對他的疑慮說明。

附帶一提,特斯拉的滿電專案裝設一個充電樁是22,500(10公尺內),1公尺加收630元。
我們社區是兩年的新建案
今天業者有來辦說明會,困難點在ems前置建設經費要約450萬,如果是管委會先出再跟要的車主收約2.8萬+充電樁3萬的費用聽起來還好,但管委會資產也不到400萬,要開會2/3同意跟每個車位收個建設經費我看很難...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