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議價這種東西要做的功課太多了,包含參觀前去查該建案的土地取得成本,參考同建設公司其他案子先前的賣法(成交是開價9折、8折、不二價等等……),最後再抓各樓層的價差去議價。
然而不同建商蓋房子的品質不一樣,連帶也影響議價方式。舉個例子來說,桃園有某兩大建商,其中一家最貴的戶別通常會出現在次頂樓,另一家則是出現在頂樓。次頂樓那家合約防水保固一年、頂樓那家給到八年,這箇中差異就靠自己去體會了。
最後我自己的觀點是,買房子尤其買大樓,在踏進接待中心之前,務必要堅守自己心中想要的格局、樓層戶別,還有預算的天花板,千萬不要被代銷的「總價差50萬而已,貸款每月才多500」的話術洗腦。像是我看房子只堅持看頂樓,如果對方回答頂樓沒了,或著頂樓要貴多少,在悖離我的選擇時,我都是直接轉頭走人,真的不用多浪費時間,七成以上的代銷一週之內會打給你叫你回去。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