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chih wrote:
最近看屋,發現八德房...(恕刪)
八擴其實是一開始基期低,以下就自己經驗分享,有誤都可交叉比對討論交流。
101年
遠雄艾菲爾以複製北大特區之姿,插旗八擴直接預售1坪20萬(當時八擴行情約8-12萬),順勢帶起周圍建商瓜分大餅,各建案雨後春筍般紛紛推案,一度熱錢湧進,預售紅單換約狀況熱絡,此時房價約15-20萬價格很亂。
103-105年
房市反轉低迷,案場不像之前馬上Clean,反倒從預售賣到成屋的大有人在,此時房價約13-18萬。
(此時經手深耕9冠逸建設森悅家/寶佳建設墨爾本/寶佳建設豐田大郡)
105-107年
混雜著不同時期取地(成本不同)的建案陸續交屋或成新古屋,呈現一種投資客與代銷還有散客多殺多的現象,房價還是沒有太大起色,大概15-18萬,已經看得到房屋實體,不須承擔預售高風險,是撿便宜的好時機。
(此時經手新潤御丰莊園/遠雄艾菲爾)
107-109年
房市緩漲,建設議題慢慢兌現,撐到此時的投資客獲利了結,自住客愈來愈多,點燈率增,介壽路跟大湳依舊塞,但興豐路也變更塞了,房價有到18-22萬。
109-110年
房市一路狂飆,建設更明顯在眼前,不再是紙上談兵的畫大餅,加上疫情使然,金流湧入房市,房價扶搖直上來到20-26,預售成交更是25-32之間。
那現在進場合適嗎?我只能說即便房價已不可逆,但這個地區依舊有未來性,要漲到30-35不是問題,時間會證明一切,自住相對舒適而且保值,更是抗通膨的理財方式,特別是一般受薪階級真的追不上湧升的房價,愈看愈望而興嘆,感覺對了價錢合理就勇敢出價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