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2000 wrote:住家是否要距醫院近?個人以為多慮,生命有時,即使距醫院近搶救回來,但,若癱瘓行動不便,個人懷疑有意義嗎?何況,台灣健保普及,只要是市區內,醫院/診所多的很,目前看來,青埔在這一塊很缺乏,將來會不會改善,有待時間證明.但,居住環境是否友善,對年紀較長者有明顯的優劣,目前看來青埔街道似乎無礙年長者的行走. 你只來一天就知道青埔優缺點 蠻厲害的至於年長者的行走 我看台灣可能都不及格
guest2000 wrote:三峽的生活機能比青埔好太多了,家樂福早就營運了(但青埔有IKEA,只是家樂福重要性大於IKEA太多了) 如果樓主指的機能是家樂福的話區內有兩間全聯 A18一間 A19一間 都5-10分內會到走中豐北左轉環北路約15-20分可以到家樂福走國二往機場走台四線接竹圍路大概20-30分到漁港機能老實說比我以前住南軟那來好耶至於ikea 我只能說他是被傢俱耽誤的餐廳我覺得樓主要考慮的是工作地點哪邊方便如果是三峽的路線是上班比較方便那就考慮那如果是青埔方便就考慮青埔
青埔擁有別的地方沒有的,例如高鐵、機捷、outlet相鄰而處,如果你經常出國,工作地點臨近高鐵站,喜歡買打折名品,那青埔你可以考慮。至於房價,青埔像小型投機股,上下劇烈,自住者可以等不景氣再進場,房價高漲時先租房,也可順便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可以適應現況的青埔。未來的青埔會變怎樣?阿栽!很多重畫區都畫了很大的餅,但最後結果都消風。
現在這個時間如果想投資 , 就買青埔如果要自住 , 桃園青埔或新北三峽各有優缺點 , 端看個人選擇如果為了給小孩優良學區 , 就選雙北在華人社會 , 還是有 " 萬般皆下品 , 唯有讀書高 " 的觀念 ( 就跟 " 有土斯有財" 一樣 )小孩書讀不好 , 出社會後低薪 , 以後也是找你啃老 , 不要晚年還跟小孩為錢反目成仇
guest2000 wrote:聽房仲說當地建商們集體喊出高價,不把房價拉高不終止 建商把房價當股價炒,就看消費者買不買單,倒是看得出來投客開始更積極把手上物件丟到市場,用高價找接手者,如果接手者是自住客,那對青埔是好事,但如果接手者只是新一批“錢太多”的投資客,那青埔還是會繼續冷清下去。
青埔沒有生活機能適合園區上班的人買回家只有睡覺連去7-11就像以前當兵去便利商店一樣都是用公里計算的除非你買的那棟樓下有不幸有了小孩你會發現無處可托嬰就算找到了,六點前要接回家唷~ 顆顆長輩一起住如果他不會交通工具那等於癱瘓在家另一伴不會交通工具那你計程車錢要準備充足計程車還不一定願意去
青埔和北大都是重劃區三峽北大差不多就那樣了,適合養老、有小朋友族群,青埔的發展性還沒到頂(政府支持),商業發展又多,所以房價超過北大很正常,喜歡重劃區的可以來八擴看看,目前房價還在二字出頭,未來有綠線捷運和交流道(重點)算是精簡版的北大,錯過了青埔、北大的一字頭可以來看看。
以生活機能的角度看,青埔完全比不上北大,如果北大85分,那青埔只有20分,真的差很多。北大輸的就是高鐵與捷運,但可預期的未來捷運將可補上。青埔建商還是少炒作青埔吧!還聯合炒作?真沒遠見,因為沒有人的重畫區,房價是很難有支撐的,看看三峽北大當年的低價吸引了多少人入住,才造就了今天的北大。
行走的荷爾蒙 wrote:你只來一天就知道青埔優缺點 蠻厲害的至於年長者的行走 我看台灣可能都不及格 因為開車繞了約1/3的青埔,目前人車不多,都是較新的大樓,街道也很少商家及看板(建商看板除外),所以容易辨視清楚.青埔要發展必需人們移居進來,否則,生活機能欠缺會持續,進而影響青埔的前景,托兒所也沒看到,但有一間國小(在新生路?),對較年輕夫婦已有小孩可能較無吸引力,而生活機能不佳,相對也吸引不了即將或已退休者,但,青埔房價已接近三峽,顯然炒做過頭.個人以為,新住宅大樓一坪25萬也許可以接受,再高就不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