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青埔某建案~銷售人員話術

實價登錄真的就是實價嗎
實價登錄真的就是實價嗎?????????


>>> 可信度60%
>>> 現在賣方會告訴你把裝潢費加進去(拉高總價)
>>> 現在賣方已將車位價加30%(買方砍單價也不夠補車位價)
樓主如果指的是"中悅"的建案,那就像SCWCC大的說法一樣,開價後(不是牌價),空間就是這樣,只能加減議價個意思意思,沒有再85折,甚至九折的可能! 但相對的品牌和品質對比在地建商當然是沒話說!

樓主如果真的喜歡也負擔的起,那就直接講明喜歡的樓層戶別和價位,表示可以當場刷卡下訂,看銷售人員怎麼回答! 以目前的市場狀況,中悅(高價建案)的銷售人員遇到一個8成會買的客戶,基本上不會保留,能賣的戶別一定會賣! 如果真的沒有,那就只能說跟樓主無緣了!

cefalmike wrote:
樓主如果指的是'中...(恕刪)


但為何實價登錄只有11戶~能否解答?感謝
我看實價登錄有18戶喔
只是有11戶是107年成交的

eddylieu wrote:
銷售人員最後讓利說34可成交


呵~這個案子如果你34買得到,我馬上35跟你買
基本上37都不太可能了,我覺得你搞錯了~~
狗貝貝 wrote:



呵~這個案子如...(恕刪)

你有3萬5嗎

eddylieu wrote:
感謝回覆~
但是他們開價35~一共65坪~銷售人員最後讓利說34可成交~但車位無法降.
這樣車位比別人多70萬~換算回去不就每坪35點多萬~這樣不就讓人看破手腳?
銷售人員是沒在做功課~還是覺得買家都不會做功課?...(恕刪)


要有個觀念

1.實價登錄的"總價數字"至少九成以上是真的:
至少我自己或周遭的人買的房屋都是如此登錄
至於是否建商有採車位價拉高補低單價,或高單價去補車位價,或漏掉車位坪數登記,或家電贈送折讓。。。系統櫃灌在裡面。。。等等操作,要看各家建商與代書的做法,但無論如何,總價數字如果不是白紙黑字買賣合約的數字,那看是公務人員要背刑責還是代書或者買賣雙方,應該不太會有人想搞這沒啥意義的事情去承擔刑責風險

2.實價登錄代表過去曾已成交的事實,但無法100%現在就一定得如此,只是個"參考依據"
假設一個案子去年某個樓層成交2000萬,代表該戶去年買賣雙方最後經過非常多你來我往多次的最終雙方勉強合意的"結果"。
那麼該戶已經售出,房地產不同時間不同樓層不同面向不同格局搭配不同車位不同門牌或者不同的賣方與買方都有不同的個性跟認知。
因此只能當作參考,但無法當作是類似樓層那2000萬一定就能買到或者2000萬就一定能賣出。
現在資訊發達,很多人都過度依賴網路死板的數據資訊,但卻忽略了"人"這個最大變化的因子。
很多屋主以為樓上去年成交2000萬,那他就一定能賣2000萬以上,然後開兩千多萬,結果往往發生怎感覺買方都出不到兩千萬。也不檢討他的房屋也許門牌或車位位置可能比別人差。
很多買方以為某樓去年成交2000萬,那他就一定能買2000萬以下,結果尋尋覓覓,往往抱怨怎麼屋主貪心。也不檢討搞不好時空環境背景不同,屋主個性不同。

3.回到文章的重點(應該說現在的人只會懶惰只看這一條,大概我上面寫的那兩條很多人跳過)
您看的案子,如果車位價格統一標準化的話,除非是四樓有機會32-33以外,其他樓層理論上應該要35-40,
不過換作我是銷售人員,你硬要殺35以下甚至33.8我也可以賣你,那我就車位價格拉高
反正總價能跟公司(或建商業主)交代就能行了。或者一些本來不該計價的坪數我也給你計價。
這就是朝三暮四或朝四幕三的做法。
因此只有兩個選擇:
A.若真的很喜歡,那就用總價來評估是否能接受,若是對方總價讓自己無法接受,看是否願意加上去,若不願意,那也不需要糾結,那就換案子,不要去留戀,也不需網路寫文章問網友,因為網友不是建商不是銷售人員,更不可能幫你免費背書。
B.若喜歡程度沒很高,那可以用自己認為的方式出價,買到當作賺到,沒買到一樣就不須多想,換其他案子。






attfdm wrote:



要有個觀念

...(恕刪)


感謝回覆!

eddylieu wrote:
但為何實價登錄只有11...(恕刪)


其實不管實價登錄11戶或18戶,幾乎每個建案都有人數不等的"股東"(金主或地主)投資,股東一般依投資金額認訂戶數,建案賣得好,"股東"戶數可能釋出賣一般客戶,或繼續持有投資!建案賣不好,"股東"戶數抵投資金額,這些戶數日後可能賣出或繼續持有!上述狀況都不是可以立即顯示在實價登錄上的! 所以實價登錄的戶數跟實際可販售戶數有落差是正常的,而這裡面建商可操作的手段也很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