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99 wrote:
從歷史來看會買的人就是會買,不會買房的人
理由都有這幾點
1.永遠都很貴
2.只要買交通機能完善地方,正在開發中絕不買
3.房子一間就夠
4.完美主義者,挑東挑西
5.想要便宜又大碗
最後某些人就會
1.早知道
2.怪政府
3.怪炒作
4.整天喊崩盤
1.所以有人應該永遠都嫌便宜嘛...那去年交易量怎回事兒
2.預售屋之所以是預售屋,賣的就是未來價。
而當開發中的區域,價格已經超越機能完善的地方時~那個未來幾年會延後多久到來?看看現在的青埔吧!
3.一般家庭,住宅一間就夠了。要投資會選有收租效益的店面,台灣大部分住宅收益根本笑死人
4.消費者才是大爺~到水果攤買幾百塊的水果都要精挑細選了,幾百萬的房子有人可以矇著眼買??
5.撿便宜是人之常情,何錯之有?如果所有人買東西都不看價格,去年交易量又是怎麼回事兒?
過去幾年房地產增值讓很多人嘗到了甜頭,但是...
1.過去不等於未來~房地產接下來變現會越來越困難,高點過後緩跌是趨勢,台灣絕對沒有不一樣。
2.任何政策效果都會延遲,政府打房不會立即見效~但不代表幾季後不會有影響
3.買來加價賣的炒房遊戲,去年嚴然已經落幕了~接下來沒收租效益的住宅,價格勢必會修正。
4.真正好地段的精華區不但不會崩盤,以後還會漲。
但台灣才多大,能有多少精華區?台北以外區域跟著炒上來的~崩盤剛好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