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樣的人佔全縣縣民有沒有3%(以200萬人口計3%為6萬人)
這3%能代表全縣民意嗎
桃園建設落後原因很多,但並非南北之爭
城市地位等級我大致分類(按早期城市地位)
1.首都直轄市,就是台北
以打造國際城市為目標,國際商務客、觀光客最多聚集地方
台北街頭、捷運很容易看到拿著觀光指南旅遊消費的外籍人士
就好比去日本會去大城市佔大宗,而不會去沒聽過的小城市
2.一般直轄市,就是高雄
也是以國際城市為規格,但各項資源低於台北市
國內外旅客也不少
3.重點省轄市,就是台中
雖是省轄市,但規格比照直轄市,台南市在台中市之後
4.一般省轄市
嘉義市格局是我認為當中最好的,但新竹市有清大、交大和竹科是最強的
-----------以上為預算獨立的城市
5.各縣縣治或各縣重點城市或鄉鎮
本縣代表為中壢市,還有員林鎮、草屯鎮或羅東鎮,建設都不輸縣治
三峽鎮光市容和熱鬧度也贏過許多縣轄市
不過和以上城市比,這類城市只有市區局部地區格局較佳,其它大部份還是鄉鎮格局
畢竟預算和規劃操在縣府手裡,資源也不足以大面積開發
6.衛星縣轄市或衛星鄉鎮
在比較大城市旁的鄉鎮市都還不錯
例如大里市、永康市,不輸第五級城市
7.偏遠鄉鎮或被遺忘的城市
八德市雖是衛星縣轄市,但全市只有一條完整的20米四線幹道
其它道路不是二線就是局部拓寬
規劃和一般鄉鎮相比厲害不到哪裡去
本縣大概是5~7類的鄉鎮市組成的
桃園縣在中央預算分的就很少
縣府拿到預算也只能著重在中壢市和桃園市重點城市身上
(不然平平都是縣轄市,有的那麼強大,有的那麼弱小,真的只和市長有關嗎)
自然更外圍的衛星城市、偏遠鄉鎮規劃可用毫無章法可言
最近因為工作不得以去搭火車
沒想到十幾年過去了,還是跟十幾年一樣爛
我還記得十幾年前就說要地下化,結果十幾年過去了,還是一樣
連一些小車站(山佳)都有電梯了,桃園的不知在那裡
對身心障礙的人十分不便吧
至少也裝個電梯讓老人和身心障礙者使用吧,看了都難過
桃園歷任縣長都該好好檢討
我的燦坤卡號:36421626,請多愛用
平平是台鐵車站,桃園站歷年旅客人次也多於中壢站
但中壢陸續有後站、電梯,擴建第三月台
而桃園站總是以未來車站會高架,所以現在做了會浪費為理由搪塞
中壢站做不浪費,桃園站做會浪費
十幾二十年來不知造成多少旅客不便
我只能說桃園旅客比較衰小
中壢車站無障礙專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