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中壢知名度高於桃園 但發展?

大大的消息還真靈通,有在注意地方新聞喔!

TAI G 車 wrote:
我住桃園,沒大學,夜市規摸小.道路小又不平.反觀中壢鐵路高架,捷運,都將完備.大有可為
我比較看好.
看好
保時捷搬到中壢是因為那裡工業地多又大,要蓋4S廠,地至少要1000坪以上,且要在大馬路上,但在地客多不多就不知道了
bill3931 wrote:
三十年前中壢人口領先桃園,如今反而落後;落後桃園主要原因是從桃園中正路尾開始大規模重劃開始,反觀中壢同時期卻一直被漠視,數十年仍擠在環市道路以內的範圍,竟然沒有任何新興重劃區產生...

雖然30年前中壢人口領先桃園, 也因而中壢比桃園升格縣轄市還早, 但那並沒有太大意義, 主要的原因是中壢面積概略是桃園2倍大, 人口合理應該多一些, 我在中壢.平鎮.桃園加起來一共住了50年, 中壢平鎮的發展本來就落後桃園一大截, 落差豈止10年而已, 我個人估計是至少超過20年, 目前仍然如此, 可預見的未來看不出會有顛覆式改變, 這是一個走了至少百年 (桃園建城百年以上, 一直是這區域的政商文化中心, 居區域首善地位屹立不搖) 以上的常態趨勢, 除非有很大的外力強勢干預, 再假以一段足夠時間, 才有可能改變, 至於要越過死亡交叉, 需要的動能更大.

除了先天歷史因素之外, 後天的城市格局也限制了中壢的發展, 中山高就像萬里長城般地限制住了中壢往西向發展, 但是偏偏中壢的發展軸線是往西走, 從老市區到海華, 未來往青埔方面, 都是一路往西, 除非打掉土堤改成高架, 否則我是強烈懷疑中壢有足夠的能量跨越中山高發展(近20年連外環道都跨不出), 桃園則幸運地與中山高保持了不小距離, 不僅沒受到太大的土堤圍堵限制, 反而擴大了發展腹地, 再加上南崁溪河幅夠寬, 在桃園與南崁間形成了天然的發展孔道, 克服了中山高的屏障, 兩地未來勢必會連成一氣發展.

理想的中壢發展方向, 我個人認為是中壢平鎮合市, 朝平鎮方面發展, 或者是向北發展與桃園結合, 當然, 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嘴泡而已, 還是慢慢看吧, 誰都說不準.

h4550311 wrote:
我媽跟我說是 因為 ...客家人比較多 所以發展不起來...

一個地區的發展好壞跟本地人沒什麼關聯
簡單舉個例子 你認爲臺北市的繁榮 是靠臺北市本地人撐起來的嗎?
真正重要的是 有什麼誘因能吸引外來人口移入?
是誰說中壢知名度高於桃園??

請解釋

你媽說因為是客家人比較多 所以發展不起來...

這根本是種族歧視
中壢知名度高於桃園?你說的桃園是指?外地人絕對都知道桃園。

桃園縣都要升格了,麻煩不要再分這麼多,而人口組成多元更是桃園難得的一點。

桃園市30年前主要市區也被困在三民路內
當時的中正路尾雜草叢生 只有一堆電塔
等到藝文特區(最早叫中正計畫區)重劃完成才把現在的城市格局鈎出
而且某黨的官員也靠此炒地皮賺了不少錢

中壢市區被困在外環道內我覺得跟缺乏重劃區有關
中山高以西幾乎都是農業用地
道路也雜亂無章缺乏規劃
就看青埔和機場捷運能不能把市區的動能帶出了

luaxxx wrote:
桃園市30年前主要市...(恕刪)


如果有心的話,中壢西區可以藉由新屋交流道的三民路打通至中豐北路,這一大片處女地和A21站的都市計畫串連呵成一氣來規劃開發,相信中壢市區範圍自然可以跨過一高長城,大大改變目前市容展現一番嶄新氣象,但這只能看執政者的智慧與魄力了!
錯!因為文中路店面以1.2億賣掉!
frank059 wrote:
保時捷搬到中壢是因為...(恕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