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cymy wrote:
具有馬氏王朝不動產諮...(恕刪)
看到nancy大文筆都覺得很有意思,
酸的很有藝術



ansa1104 wrote:
跟張金鶚有什麼關係?...(恕刪)
每次路過青埔,有空都會去繞一下17.18.19附近對照一下各區的發展,
如果對青埔不是很熟的人,ansa大的文非常值得細看再細看。
膽小如我,永遠是做一口倉,留一口糧。這樣才會好吃好睡喔~
國際城市621123 wrote:
很好啊! 各位大大都...(恕刪)
ansa1104 wrote:
我認同你的部分想法,但是,你的立論一堆問題
房地產的獲利鏈:
農地(農民或地主,祖產或養地) --> 變更地目 (一般建地或商業用地,養地或配地)
--> 建商加工 -->( 預售或成屋投資客--->) 自住
獲利最大的,是在前面的階段,因為那是幾十倍百倍在跳的
這些獲利,都會變成最終端自住者的負擔,且影響最大
政府現在都在打蒼蠅,哪些是蒼蠅? 就是越末端的獲利鏈
不管是打建商或是打投資客,都會影響到終端的自住客
建商減少獲利,他會提供一樣的材料與售後?
打死建商了,消費者因此得利了? 去看看之前幾次海嘯後的建商倒閉潮
造成孤兒房產一堆,全省都有,還有些換了好幾手建商才蓋完
打投資客就不用說,一定會刀刀見骨的砍到自住空間
打獲利鏈的前端,不但不影響自住,對於房價影響更大
底下就不細談了,因為不可能發生,即使是換個政權
政府對於青埔土融的管制,如果嚴格執行,長遠影響更勝末端管制
ansa1104 wrote:
我一直認為適當的投資客群,會增加建商的建設意願
對於一個區域的成長是有幫助的
然而,青埔現在需要的不是30W,40W,50W的疊堆上去
而是生活機能一個一個的到位成形
如果連明星學校都沒有,像樣的醫院都沒有,民生購物也沒有
除了投機客跟野狗外,青埔還能吸引那些自住客來?
越高的價位,機能成熟的越慢,甚至其他區域伺機取而代之
最後造成無量的泡沫出來,這種泡沫會讓重劃區停滯發展很多年
不只尾聲段投機客逃不出來,殘存的自住客也會住進一個爛社區
很多指標都暗示目前投機大於投資,資金規模也無法長期支撐
祈禱28號別搞一堆飛機出來,林口殷鑑不遠!
伽斯特 wrote:
這個論調有一個問題
就算我今天建商取得土地的價格只要10萬/坪
但建案市場價格卻是100萬/坪
建商蓋好成屋出售時
雖然土地取得成本低
但推出建案會有良心的賣比市場價低太多嗎?
限制融資
影響大的是後面第2手、3手、4手...的炒作
對於早就買好地、養地中的建商來說
只是政府幫建商對於現在的價格做了一個"現階段"的天花板
反而方便建商確認政府公定價允許到多高
現在青埔最大的問題就是
自住客的進入門檻已經太高了
無法形成群聚的生活圈
你所說的"生活機能"
基本上需要的是要先有客源
而不是先做好等著居民進駐
小弟2年前開始騎腳踏車
晚上會繞去高鐵周邊繞圈圈
當時跟現在相比
現在騎車的少了、房仲店面多了、房子多了、人氣卻依然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