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開發哪裡,投資客就去那裡炒作, 這有錯嗎? 就像各位其中有些人的年收入高, 所以要繳更多的所得稅. 這是合理. 難道你希望少繳稅而讓自己的收入變少嗎?
難道你希望政府為了不讓投資客炒作而停止開發嗎? 張先生所說,我不知道著力點在哪? 投資客隨政府的腳步前進有哪裡不對? 張先生應該要想的是如何從投資客身上把他們的交易所得合理的繳稅才是..
而房價高,買不起房, 不是投資客的錯, 是政府的錯.. 政府無法讓人民有好的工作,穩定的工作, 好的經濟環境讓企業回流. 這才是主因. 張先生應該為政府建言,如何開創就業機會讓台灣人民的收入提高, 而不是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
全世界都有投資客, 只有名下有兩個房地都算投資客嗎? 如果一個地區無人投資, 那這地區的價值在哪?
青埔價格提高, 反映投資客的需求. 幾年前青埔一坪1x萬時, 也沒看有哪個年輕人想買. 等到炒作, 才來說買不起. 這部是很好笑嗎? 如果你說投資客的眼光精準, 那嫌在時下的年輕人是不是應該要多培養.
投資大師都告訴我們, 逢低買進, 是為各位, 青埔5年前一坪1x萬時, 你們有想過嗎? 張大師你那時為何不來評論一下.. 總感覺大家都在謾罵.. 哪個地區房價高似乎就該死. 請問如果你住的地方如果因為房價高而被謾罵, 你心情如何?
我們大家是不是應該正面點來看待 , 第一, 政府應該想出一套稅法,來逼投資客依照交易所得來繳稅.
第二,政府應該努力讓社會經濟變好..大家應該希望富起來, 而不是窮下去..
nancymy wrote:
張大帥近年雖常失準於...(恕刪)
nancymy wrote:
張大帥近年雖常失準於...(恕刪)
市場有市場的秩序
供需也有自然的市場機能
說哪裡貴 哪裡便宜
大家大可以選擇買或者是不買
嫌貴的地方
錢在自己的口袋裡
而掏錢不掏錢
不是自己決定的嗎?
又不是有人拿槍壓著你叫你買
整天喊哪裡可以買哪裡不可以買真的好無聊
當大家看不懂的時候
青埔就是一個大家連看都不會看的地方
等到政府決心要建設的時候
投客聞到味道前進
投客也是要冒風險賭一把的
萬一建設跳票
投客套牢
投客不也是很淒慘?
自住客跟投客一樣
都需要做風險評估的
我也有認識投資房地產賠到傾家蕩產的

個人覺得政府是最大的盲點
政府要建設
也必須要有人捧場
有民間的資金跟著進入
這個區塊才會發展的快速也完善些
其實包含我在內的自住族群
可以選擇的標的很多
桃園境內單價不到10萬的地方多的是
怎麼沒有中古屋秒殺?
現在的人啊
買房子
要捷運 要公園 要機能 要建物漂亮 要有百貨商場 要有電影院。。。。etc
可是願意拿錢出來買這些周邊附屬機能的人不多啊
老話一句
錢在自己手上
買房子或投資沒人逼你
挑選自己喜歡的物件
自己願意負擔風險
願意承擔壓力
那就買吧
如果沒辦法做到以上我說的
那只能繼續炮轟哪裡哪裡貴
政府怎麼無能了!
以上
與各位分享
再補充一下
現在的年輕人
怕吃苦
重享受
不願意多付出時間與勞力賺取更多的薪水
不努力 沒錢 做青貧族
要怎麼有能力買房子?
現在社會上面高薪的工作可能比較少
可是要有個30K的工作應該不難
何必去領22K呢?
重點有沒有人願意做
可能辛苦一點
髒一點
但薪水能夠養家活口啊!
假如有桃園的年輕人願意吃苦
能負責任
機械加工圖面看得懂的
不怕辛苦的
我願意提供工作機會
薪水絕對超過30k
有興趣的pm我吧!
國際城市621123 wrote:
房價漲跌並不會因為某...(恕刪)
林口也喊機場捷運來了之後可以解套
眼看著合宜住宅幾千戶的蓋下去
青埔也在喊OOO來了之後,之後房價就要漲了
問題是台灣哪來那麼多有錢沒屋的人?
要住也是買離家近的房子
OOO來了又如何?
來了你會在那裏面工作嗎?
在那裏面工作的薪水支撐得起一兩千萬的房價嗎?
OOO來了會帶來生活機能嗎?
A18前後都是包起來的商業區,是給旅客用的
不用妄想裡面的高單價店面會賣一堆日常生活必需品
因為青埔的建設列表優於海華
所以價位跑到海華上面了
這就是未來價,十年後的未來
現在搶的預售屋,十年後也是八年的中古屋
幻想有錢人會來解套的投資客可以醒了
該來的投資客都來了
不會進來的自住客也不會心動了
未來雙北的建設,比你想像的要多,輪不到青埔
一個沒機能,沒明星學區,沒相接鄰舊城鎮的區域
註定要泡沫很多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