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有很多人持續做夢看好..最近聽到的2個投資客案例1.一年前在青埔買30P二手房,買 450W,現在在 591掛 800W2.半年前在青埔買60P 新屋, 1100W ,現在在 591 掛 1800W當然開價是一回事,成交價是另一回事,但重點是,雖然都還沒成交,但都有人在問及在約看另外我同意上面有人提到的,除非發生重大事件,否則台灣房價很難大幅下跌,頂多持平或小幅跌,現在進場,不見得能大賺,但要大賠的機會也很小..
alexchanghs wrote:如果經濟面以及自住需求的量出不來, 很有可能會套很久一個重劃區的成長茁壯, 除了公共設施, 交通, 投資客之外, 還需要穩定工作機會(高收入)如何呢? 我目前無法參透40萬一坪的時候自住客將會是誰.....(恕刪) 小心是對的,尤其要投資。自住的還是買適合自己的就好。至於高檔的自住客,在哪都不缺的。40在北部算高不可攀嗎?
台灣跟日本都在地震帶上日本都會大地震了, 台灣不會嗎?日本的核電廠都會出事, 兩光+噗龍貢的台電撐的住嗎?要投資要投機, 往火裡玩要自住, 顧好口袋裡的錢吧, 全世界沒有房地產只漲不跌的!只有房仲會跟你說大漲小跌! 只有投資客會說自住沒差, 買了就住自住客永遠都是這些人眼中最好的羔羊! 會乖乖繳幾十年房貸的羔羊!況且, 桃園又有一堆不入流的建商, 蓋了一大堆爛房, 買到爛房就已經很慘了, 買到非常貴的爛房, 唉.....
黃金堆滿間 wrote:聽房仲說,未來桃園市政府會搬來青埔特定區就像當初的台北市信義計畫區一樣...(恕刪) 等等等,八德這邊房仲也說,桃園縣政府會遷來這邊,而且下一個台北信義區會在八德?怎麼會在青埔?
去看青埔的建案發現一些操作手法1) 明明是代銷公司的業務 就一直說是建設公司的業務先賣, 所以價格會比較便宜2) 沒有建照所以先簽 紅單 10萬就可下定3) 就算下訂 建設公司的員工也有 第一優先 所以 你可能簽約會加價4) 大部分案子都約在 30萬以上5) 房子好像很好賣 人氣都很旺
r2tC3jLnwX6J4 wrote:等等等,八德這邊房仲也說,桃園縣政府會遷來這邊,而且下一個台北信義區會在八德?怎麼會在青埔? 以後桃園升格應該叫桃園市政府吧??, 連市政府前到哪也能拿來炒作房價的議題,我個人認為並沒甚麼吸引力~
青埔的房市是否會泡沫化,就跟樓主也在煩惱新竹,關埔and六家的房價是否泡沫化一樣,正反兩極的看官都有,不過一個重劃區的發展要看公共建設(也有等級大小之分,桃園的航空城計畫應該算是大型政府公共建設)與大量自住人口的進駐(這需要時間,例如2~3年內即將產生的換手潮以及重大建設的完工與啟用與一定程度的機能發展),交通的部份青埔的高鐵與捷運的將來的重度使用者應該是以台北的通勤上班族為主還有目前就是本身在機場的工作者以及將來航空城計畫所增加的工作人口,另外青埔將來還是有一定比例的開車上下班的族群,大竹交流道可快速的連接國道2,1與準備啟動的五楊,不過將來此交流道的吞吐量是否足夠也會是另一個話題.以現在青埔的成交行情來看,的確如樓主的看法一樣沒有一定程度所得的族群應該是無法負擔的,青埔這個重劃區最爭議的話題還是環繞在無機能+高房價所令人產生的迷思,但是仔細想想目前拉升青埔房價的上層共犯結構(政府政策做莊+政客強力拉抬+財團重金投資+知名大建商進駐),目前實在還看不出太悲觀的理由,政策面的消息去年已經開始發酵,接下來第一波會是即將通車的捷運(先不看初期的營運績效),第二波是A19站冠德環球購物中心的啟用,第三波接手的就是A18產專區的第一期啟用,第四波就是站前計畫的曝光(也許1~2年內就會曝光),這一波波都是上層共犯結構在主導的戲碼.青埔這個重劃區得天獨厚的條件(綠地覆蓋率40%+低密度開發)的確不同於其他重劃區,未來的自住族群看上的應該也是這樣得天獨厚的居住環境條件(雖然對當地人來說也許這是不屑一顧的條件,但對外來都市族群的移民人口卻是有相當程度的吸引力),至於桃園明年升格為直轄市後,是否有計畫將市政府遷移至桃園高鐵特區,這一點就繼續看下去就行~暫時無須太過度反應此議題~至於樓主無法參透40萬一坪的時候自住客會是誰,這邊小弟就不討論這個議題,小弟從青埔更荒蕪無強力支撐的年代一路看著青埔到現在有強力共犯結構支撐的主升段,有一個感想,這個資金追逐遊戲果然不是一般人玩的,所以將來有意選在青埔自住的族群,今年這一波建案爆量的時候,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在選擇變多的同時更該勤做功課幫助自己做出更正確的判斷,兼顧自住品質又可提高保值度,畢竟是個動輒1,2千萬的房子,謹慎一點才是王道~alexchanghs wrote:一個重劃區的成長茁壯, 除了公共設施, 交通, 投資客之外, 還需要穩定工作機會(高收入)如何呢? 我目前無法參透40萬一坪的時候自住客將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