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龍潭渴望園區房子

kris62 wrote:
近日在找房子, 發現...(恕刪)


本來不想寫的, 沒想到大家都亂答,

相信上面沒有一個住過園區裡的吧...

1. 冬天濕冷, 不會吧. 我住台北30年, 園區3年. 我認為台北冷多了.
台北冬天要穿大衣, 這裡不用啊. 鄰居是外國機師, 我看他冬天還穿T恤短褲哩...

2. 潮濕? 不會啊. 我也沒裝除濕機... 1F地板也不會濕濕, 更不會結水珠.

3. 霧, 這倒是真的, 春天才會起霧... 還好啦. 沒幾天.

4. 運費, 這更好笑. 我買pchome, yahoo... 都不用外加運費, 這裡不是偏遠地區啦....
pchome 買24小時還可以多賺100, 因為pchome都沒法準時送達...
因為pchome定義這裡是市區, 非偏遠地區, 所以24 hr內要送達, 否則罰100.
我賺好久了...

so, 以訛傳訛相當可怕... 嚇死人了...

這裡唯一缺點就是房價只會跌不會漲, 所以你想增值就不要買這裡...
想親近大自然的人真的不多...

p.s. 我也沒裝冷氣喔. 我買正座北朝南的, 真棒...
有小孩也沒差吧. 高原路上就有高原小學, 是個好學校, 蓋的又漂亮...
我就住得超滿意的

據我所知,龍潭人都不會買這裡,他們會覺得住市區比較好,街上的人視這裡為"山上",住這裡什麼生活機能都沒有,房價也沒有比較便宜

這裡的優點
1. 環境超棒,建蔽率低,外圍有很多保育地(所以動物昆蟲特多)。也有步道可以探索自然。
整個園區景觀讚,綠地樹木很多,有人行道,電線電纜地下化,那個高壓電塔也計劃地下化。建築物水塔不外露
2. 小孩的天堂,我們這裡的小孩出去玩,幾乎都沒有家長陪;家長都很放心讓小孩去串門子、公園玩。這裡每家都有很多台腳踏車。
3. 安靜。沒有超雜的車聲、工廠聲
4. 每戶都有車位,不必跟鄰居為了停車位爭吵
5. 因為沒有住得很擠,鄰居感情特別好
6. 幾乎不停水不停電,我買的電話總機備用電池根本就沒有用到
7. 下水道完善,有兩座汙水處理廠處理園區的廢水。園區有多個滯洪池調節雨水排水。
8. 天然氣管線
9. 全龍潭唯一"不在中華電信建築內"中華電信機房。可拉光世代、8M ADSL,沒有離機房遠線路過長的問題。
10. 治安: 這裡竊案應該算新聞,鄰居都會特別關切,但並不是不會發生。

缺點
1. 購物不便。我的解決方式是,習慣就好。賣場購足食物儲存、網路購物也很方便。
這裡對貨運快遞公司不是邊遠地區,對郵局才是(限時信假日不投遞)
2. 冬天冷(寒流來時,會比淡水低一兩度)
我的解決方式,開暖氣,在家舒舒服服。開暖氣室內也會特別乾燥,克服潮濕的問題。剛好冬天電價也比較低。
冬天冷,夏天就會涼,我們這邊這一個月來(七月),晚上的室外溫度多落於24~26度,常常還不必開冷氣
剛搬來時鄰居說,這裡冷氣不是必需品,暖氣是。我觀察很多鄰居都裝冷暖空調。
3. 潮濕。其實北台灣不住大都市都會很潮濕,這裡並沒有很特別。就用空調克服。要花電錢.....從夏天的冷氣省回來
提到晾衣服,氣溫低外面相對濕度超過90時,衣服晾在外面是白晾。某些季節總是會遇到這個現象,都市水泥柏油地多就這點會比荒郊野外好。
我就是所謂的住在"山下"的人~我在園區工作五年了~每每"山下"下大雨~山上必定是"大大雨"怎能說不會潮溼了~假設不會潮溼的話~住公司宿舍的人~就不會冬天洗完衣服不是掛在陽台~而是掛在冷氣前除溼了~
龍潭近來的天氣~熱的時候很熱~冷的時候很冷~山上的天氣~一定比山下差~說到治安~更不敢領教了~那邊很多茶園~草地~到了晚上~可想而知吧~~個人感覺~勿筆戰~~
3. 潮濕。其實北台灣不住大都市都會很潮濕,這裡並沒有很特別。就用空調克服。
相對的是不是又要多花電錢~~~

alan jang wrote:

1. 冬天濕冷, 不會吧. 我住台北30年, 園區3年. 我認為台北冷多了.
台北冬天要穿大衣, 這裡不用啊. 鄰居是外國機師, 我看他冬天還穿T恤短褲哩....(恕刪)


您說的機師,正是我的同事!我也住在園區這,搬來這6年,認識的同事也陸續有三位在這置產;由於工作的形態,一個月出門三--五趟,不須每天通勤,再加上喜歡這裡的環境,所以人生的第一次購屋,就是選這裡。

凌氣逼人 wrote:
我就是所謂的住在"山...(恕刪)


冬天濕冷,但也不會冷到如國外無法在戶外活動的地步(我們的工作形態常有此刻待在30--40度的中東,隔二天就到零下10度的歐洲,身體也沒二樣,人的適應力還是很強的);君不見西雅圖一年365天有一半的時間在下雨,但它不也是被評為全世界最適宜人居住的城市之一。

我從小到大到當兵,都一直在南部高雄,根本不解除濕機的重要,直到北部生活工作,才發現它的重要!我想,北部的冬天,只有較濕及較不濕的分別,而除濕機則已是家庭必備的機器之一。


給樓主誠心的建議,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端看您的需求。
若說生活機能是您購屋的必要條件之一,或說期待購置不動產能保值(或甚至能發財),那這裡可能不符合您的要求!
但若說親近大自然,給予小孩快樂成長的環境及良好的芳鄰關係...等等,這裡值得您一住!
請問各位住在渴望園區裡的大大們...
...那裡可以養狗狗貓貓嗎??

小妹與先生正在找這一類的房子..
但是又擔心限制不能養寵物???
我也是新"龍潭人",而且還是去年才從中壢搬來的. 要選擇中壢我覺得也很好, 自從吳志陽上任後中壢多了很多重大建設, 中壢人悶了20年的鳥氣現在終於有機會還回公道了. 我中壢的房子也還留著,小孩今年就上大學了, 以後應該用的到...

不過我不是搬到渴望園區,而是搬到離龍潭市區幾百公尺的集村農舍.再買房子之前我也看過渴望園區,但是我還是選擇這裡,以下是簡單的心得:

1. 我們這裡的環境也許無法像渴望園區這樣大規模的造鎮,但是每戶平均還是擁有約100~120坪以上的土地(含道路等公設, 不含外部農地)及100坪左右的建坪(獨棟獨院或是雙拼). 其實單單這幾十坪的庭院就夠大家假日忙不完了, 所以對於喜歡大自然的人兩邊的選擇都不會錯. 小孩平時在社區玩耍騎車也很安全, 附近就有腳踏車步道遍布龍潭,籃球架也少有人使用,茶園及大草皮就像是私人的祕密花園般,真的有桃花源的感覺.

2. 由於是封閉型社區(有警衛)且住戶不算多, 再加上我們的集村農舍是真正所有住戶擔任起造人委請建商蓋房子(土地/工程款100%自付非人頭),蓋房子這幾年住戶就不知道開過多少會討論房屋建造的細節, 因此大家的感情都很好.鄰居家小孩可以像小時候鄉下小孩般到處串門子也不怕丟,因為所有的鄰居都會幫忙帶.俗話說"千金買屋,萬金買鄰","遠親不如近鄰",住進這樣的社區才知道居住環境的安全性及互相的信任感有多重要.

3. 地點適中,有市區的便利性,又有郊區的環境.市區及高速公路交流道都在1000公尺距離內.

4. 至於大家提到的溼氣,這就有很多學問可以分享.我自己住進來約10個月,除了3/21當天反潮需要開除濕機,否則我都是以開窗對流來除溼.冬天窗戶玻璃可能會因為室內濕氣(包括人呼出的空氣比較濕潤)凝結(室內暖戶外冷),如果沒有適當開窗讓溼氣排出,窗戶上凝結的水確實有可能留下來弄濕牆面.尤其我三個小孩喜歡擠在一間小房間睡,一樣的格局有人睡的房間窗戶就會有很多水珠凝結,沒人睡得基本上就是乾的.我的房子坐北朝南,前面棟距19公尺,側院棟距6公尺,後院是天然的樹林, 通風不成問題.只要開個窗戶,水珠很快就會散去.我甚至做過實驗比較白天開窗和開大金變頻空調除濕(定時兩小時),晚上回家比較,開窗的玻璃全乾,除濕的還殘留有水氣.因此現在我聽到還有人告訴我龍潭很潮濕(包括龍潭當地人),我只能說環境,房屋設計及使用方式會讓結果大不同. 不過接下來的梅雨季節我相信還是有機會開除濕機, 這時變成屋外濕暖,屋內冷,水氣會凝結在地板及窗戶內,這種氣候反而是越開窗越慘,窗戶反而需要緊閉, 不過以空調除濕也很方便, 3/21當天我才設定除濕兩小時, 出門辦是回來後房子就恢復乾爽了.

5. 再加開窗除濕的經驗:上周末天氣比較冷,想想主臥的和式降板浴缸應該要拿來用,否則天氣變暖就沒機會泡湯了. 我的浴缸足夠容納家中四個男生,當時擔心開抽風機溫度會散太快, 再加上又想要有蒸氣浴的效果, 因此熱水泡個1~小時整間浴室就全是水氣(為什麼泡這麼久? 因為我們在裡面看電影...), 牆壁就像是波過水一般全濕.不過我還是以開窗來除溼,雖然周末還是下著雨,但是水氣還是在一天內完全消失.

6. 晾衣服也值得一提:我的晾衣房是設計在三樓室內靠窗處,方便洗衣後直接取出晾乾. 當初老婆還很反對, 認為衣服會晾不乾. 事實證明只要開窗,衣服很快就會乾又不用擔心淋雨, 真正用到洗脫烘或是額外開除濕機的機會非常少, 出太陽時再拿活動曬衣架到露臺上曬即可.

7. 至於氣溫,個人經驗龍潭比中壢低1~1.5度, 比台北市區低3~5度(我在台北上班,以下班時車上溫度和回到家時比較),單單這個冬天出現10度以下的低溫就數不清有幾天(昨天晚上9.5度), 去年12月還出現3度的低溫(清晨車上溫度),迎風的鄰居車子都結了一層冰.雖然冬天比較冷,但是對於我這種比較常有機會國外出差的人來說這種溫度真的不算甚麼.不過我還是裝了八台大大小小的變頻冷暖空調,今年冬天也比較有機會使用暖氣(沒辦法房子大又挑高,再加上景觀玻璃也大,之前不知道窗簾該拉上也會讓房子特別冷). 我知道台灣人不習慣開暖氣,但看看國外暖氣的支出有多高,偶爾開一下暖氣也不需要這麼有罪惡感吧!

8. 開車到中和交流道21分,到寶山交流道18分,假日到台北101逛街40分內車子已經停好在地下停車場.連台北東區搬來的鄰居都說很方便.

9. 至於天然瓦斯,MOD,光世代等等別人有的我們一樣也沒少.

10. 小孩就學相對都會區是比較麻煩,目前小孩主要是搭學校專車.

不過說了這麼多,大部分的人還是沒有機會買到集村農舍了,這樣也好,我自私的希望這裡周遭的環境可以就這樣維持下去就好,畢竟這是當初我們選擇這裡的原因.

kris62 wrote:
近日在找房子, 發現龍潭渴望園區有建商餘屋出售,價錢低,

不過今天去繞了一圈, 感覺是不錯, 不過似乎太偏僻了, 而且生活機能不佳, 再加上小朋友上學似乎很不方便 ~~~
...(恕刪)


生活機能好不好..應該是見仁見智.
陽明山上也沒多好??

主要是對你自己來說會不會不方便..
上學..附近就有一個貴族小學..只要你花得起.

至於生活空間..就不是市區可比擬..
小朋友生長空間.活動空間,不過我很懷疑..就算住那邊,以現在的小朋友求學壓力有時間出去玩嗎??

是很潮濕,尤其春夏交際這個時候....
有人說屋子內不須除濕機,室內不會潮濕..說實在我不太相信..(湧泉都會)
ㄚBEN
現在還有很多人真的以為牆壁及地板會冒水, 而且絕大多數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

花一點時間動動腦, 想想水氣是哪裡來的? 為什麼會凝結在這裡? 弄懂了才知道如何預防. 想不透也沒關係, 不想花心思一般人也可以買一堆除濕機到處擺, 只是搬移/開關除濕機及倒水的時間反而比開窗更麻煩. 雖然我前面也提過我還是裝了8台有除濕功能的冷暖氣機, 排水也不成問題, 但這畢竟是第二道防線, 非必要我是不會用的. 在市區也許開窗有噪音及空氣汙染甚至安全的問題, 但在龍潭這種社區,開/關窗戶對我們來說是每天必做的事, 就像人呼吸一樣的自然, 這個小小的麻煩對都市人來說反而是一種奢侈. 我的人生也算是走了一半了,到了這個年紀就會慢慢想要親近/回歸自然,學習怎麼和大自然和平相處.當我們用心貼近去觀察體會去生活,才會發現這個環境比多數人想像的好多了.

一般人自住型的房子一輩子大概最多也就買/換個2~3次, 多數人是不會用心也沒有太多機會去了解房子應該要如何設計及環境座向的重要, 這點對市區的房子影響也許沒有那麼大, 但對郊區獨棟房子影響就很大. 這種房子買的人相對少很多, 我發現網路上真的有經驗的人很少, 買的人大多數也都是第一次買這種房子, 不管好壞, 多數人這輩子大概都不會再有機會買第二次, 買錯再來後悔也來不及, 要買的人真的要多花心思研究, 但是回報也是甜美的, 居住品質相對的也會比公寓式的房子好很多.
園區住的大多是外來客.(新住民)

我算桃園土生土長的..我住新屋鄉下,婚後搬到楊梅也超過10年.(也是透天).
每天行經店子湖.園區口往返楊梅-關西之間.

不說別的..樓上說起霧的日子沒幾天..

這點幾乎是錯的..
光算今年..應該算沒起霧的日子有幾天.哈..
其實很好抓..
只要附近有種茶,通常霧都不會少..尤其早上傍晚..

我從申一次,機能方不方便是看個人..
濕氣對從小到大生活在這種環境下..也習慣了.
不過我老婆(天龍國人)就非常不能適應,這也是事實.

勇泉只是比喻濕氣嚴重時的狀況.難不成真的會地底出泉水阿..
我沒住過園區..我住楊梅四維附近...濕氣重時地板都是濕濕的.
就算小時後住新屋鄉下三合院..濕氣重時地板也一樣.

如果說天氣.我也認為這裡真的比台北冷.
小時後住鄉下.求學和以前工作都在台北.(父母親也都般去台北)
PS:如台北和這裡..讓我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這裡.
ㄚBEN
15年前我用920萬定下
渴望村土地55坪的美是雙拼別墅
不久在家人的反對下
失望的退定
幾年來對於渴望村仍抱持一些期待
但孩子出生後
慢慢這股期待已逐漸退散
其實這裡的環境
仍會引發人們對於居住的渴望
所以
我的同學和她在竹科上班的先生
毅然從新竹搬來這裡並深根於此
每每櫻花盛開和獨角仙繁殖的季節
我們都會到她們園區內喝下午茶
看著孩子騎騎腳踏車
在藍天綠地之間遨遊
這份愜意真是無從比擬的
但冬季的渴望村的確很冷
同學說有時和山下溫差5~10度
有一年最冷到攝氏5度
看著園區旁的茶園
就知道這裡當然濕氣會比較重
不過多雨的桃園
冬季裡哪裡濕氣不重呢?
渴望村是因人而異的特殊產品
如果您能克服網上各位大大所言的不方便
這裡將會成為您居住的天堂!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