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號召四千熱血 加速桃鐵高架

shychef wrote:
將自已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這種行為,不可取...(恕刪)


這句話我認同!!!

剛剛逛了一下桃園縣政府的地政資訊

土地徵收:
是國家為公共需要或公共用途之目的,基於公權力之作用,強制取得私人土地,給予補償,而消滅其所有權,另支配使用。依土地徵收條例第參條規定,國家因興辦公共事業之需要,得依法徵收私有土地,所謂「公共事業」,指與公眾利益有關之事業而言,徵收之主體,則限於國家,亦即必須屬於國家所興辦者,始得依法徵收,因此應以土地徵收條例第參條所列舉各款並以其事業所必需者為限。

被徵收之土地自公告日起不得增加任何建築改良物、農林作物及辦理產權移轉、設定負擔等,如設有扺押權登記者,請自行辦理塗銷或取得債權人之同意書,以便於公告期滿後領取各項補償費。

我剛剛又看了一下補償標準
土地部分:公告地價+4成
建築物部分:地上物補償40%,若在規定時間內自行拆除,地上物補償50%

換言之
政府為了自己的快樂,建築在拆遷戶的痛苦上的行為,不可取
但是政府也是依法行政不是嗎?
我們選出來的立委諸公們若覺得此法不可取,是可以調整的,但是卻沒有再修訂補償標準,這又是為何
每每看到拆遷就看到有人下跪求情,不外乎有特例出現,難道不能修法把符合特殊案例的人加重補助嗎?

符合特殊案例的條文,還請立委諸公們多思考,不然一有重大建設要開發在都會區,一定會有抗議跟抗爭不是嗎?

以後若真的改地下化了同樣戲碼再演一次,各位不煩嗎?
其實政府修訂地政條文的時候也可以保障拆遷戶增加一次購屋優惠方案才對啊

拆遷戶的感受是
瞬間自己要被拆的房子能拿回來的錢只有原本的40%好了
有可能這間房子自己有拿去做二次房貸當中!!!
補助的款項剛剛好只能把二次房貸的錢都抵掉了,然後剩下一點點錢

有就是說身上可能一點周轉的金額都沒有了
政府應該著眼在苦民所苦的地方修訂條文才是阿

嘆~~~~~~~~~~~~~我認真了
2bod wrote:
這句話我認同!!!剛...(恕刪)

桃園已經很久沒有在市區搞區段徵收
一來是沒錢,二來是預知抗爭一定非常激烈
鐵路高架拓寬抗爭,只是第一槍
第一槍就倒地,我想桃園和中壢交通大概也無解了

所以拓寬徵收在都市計劃算是下下策,上策還是趁一片空地時趕快規劃寬敞道路一勞永逸
像大興西路只做三十米,車流過多後縮減車道寬度擠出六線,還是不堪使用
現在誰敢拓寬大興西路,拆大樓可比拆透天麻煩一百倍
所以每當政府用狹窄幹道做桃園街道,就覺得這一區完了
日後定型房子蓋起來後拿什麼拓寬?

Inspector wrote:
有破壞才有建設
政府現在哪個建設是不需拆屋徵地


真是得理不饒人。
Inspector大就去買版主的房吧,
當你的房子要被拆時,再來聽聽你的理直氣壯。

當你無助時,到版上取暖,得到的是落井下石。想必滋味不好受。
就現實面而言,鐵路不會永遠平面化下去,高架或地下都會拆屋
shychef wrote:
真是得理不饒人。In...(恕刪)

你沒長眼啊
我第一個回應就是同情樓主的立場
只是就現實面而言,鐵路不會永遠平面化下去,高架或地下都會拆屋
不然平交道事故及阻礙兩邊交流發展的帳要算你的嗎?

光會同情,無法推動建設,桃園會更好嗎?
雖說很同情!.......但看來確實是補償有問題!....

桃園縣人口近兩百萬..卻苦了這四千名熱血!...

地方建設若一直考慮少數!...我想要進步等於...0

任何建設都會破壞!....地下化會不拆房子嗎?會拆的比較少嗎??我很懷疑!

版大這樣的PO文....讓我深深感到桃園會落到今天這各局面!..是不是其來有自!
要拆就抗議!....地方永遠都是如此!

看來東南亞諸國..多不像台灣.....因此造就很多世界第一!

看來目前是市價只有13萬/坪.....

Inspector wrote:
你沒長眼啊
我第一個回應就是同情樓主的立場
只是就現實面而言,鐵路不會永遠平面化下去,高架或地下都會拆屋
不然平交道事故及阻礙兩邊交流發展的帳要算你的嗎?

光會同情,無法推動建設,桃園會更好嗎?


假同情。

左手模著版主的頭說:我為你感到很難過。
右手一把刀,不斷的刺進版主的身體。
都別吵,這個預算拿來新北市蓋捷運吧 XD

反正朱立倫也搬到新北市了,既然桃園縣籍立委要刪除這個預算,
剛好中央把它當作禮物做給朱立倫,順水推舟順理成章~~~~~


還好我搬到新北市了,不然看著桃園辛苦幾十年爭取到的結果,
居然是因為一小群人而廢棄,真是叫桃園人難堪.......
shychef wrote:
假同情。左手模著版主...(恕刪)

我能傷害樓主什麼呢?
這只是我個人想法
你能幫助樓主什麼呢?
你有決策權嗎?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