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桃園捷運綠線(中正路)明年(102)動工??

house5566 wrote:
極端氣候是近年來才有...(恕刪)

爭論這麼多
重點是政府兌現的決心有多少
綠線目前的狀況是
縣政府擺出一副努力提案的態勢
而中央則努力找出退件的理由
兩邊光拔河拔個十幾年也不足為奇
所以我說五年之後再五年
五年之後又五年
中央不點頭,預算下不來
再怎麼看好也枉然

看看桃園現況
和三十年前沒什麼不同
一切都在規劃中
要慶幸的是有為桃園市規劃中正特區
不然以桃園舊市區規劃而言
大概連竹北都比不上
Inspector wrote:
爭論這麼多
重點是政府兌現的決心有多少
綠線目前的狀況是
縣政府擺出一副努力提案的態勢
而中央則努力找出退件的理由
兩邊光拔河拔個十幾年也不足為奇
所以我說五年之後再五年
五年之後又五年
中央不點頭,預算下不來
再怎麼看好也枉然


中央最近有再退件了嗎?經建會去年通過了啊

現在的進度是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規畫中,進度在該局網站有在更新,去年沿線居民都有看到在做測量,是有在動的,而不是做做樣子而已。

規畫完成就會送行政院核定,雖說還有變數,但目前的狀況並不能再說成「中央則努力找出退件的理由」。
等到真的退了再說吧...目前狀況就是有在向前,所以認為會動工是較合乎常理的推測。

Inspector wrote:
看看桃園現況
和三十年前沒什麼不同
一切都在規劃中
要慶幸的是有為桃園市規劃中正特區
不然以桃園舊市區規劃而言
大概連竹北都比不上


沒錯,政府對桃園的規畫很差要加強,但是綠線不也就是讓桃園進步的規畫嗎?

桃園升格後,自然會用比較宏觀整體的角度看道路規畫,也比較有錢做。而綠線改善的也是既有市區道路不良的問題。倘落介壽路中正路都是60米以上大道,那綠線應該就沒那麼需要了。

新闢道路與改善舊有道路(拓寬或蓋捷運)都很重要。
billmills2001 wrote:
中央最近有再退件了嗎...(恕刪)

中央是行政院
今年年底才會做出決定
行政院不點頭,沒有明確編出預算
都可以拖

經建會當年也是提桃林鐵路升級和興建半截捷運取代機捷
還不是被行政院否決


billmills2001 wrote:
沒錯,政府對桃園的規畫很差要加強,但是綠線不也就是讓桃園進步的規畫嗎?

一葉知秋
一個連道路都做不好的地方
一下子想要有捷運
個人是認為不可能
有人一直在五年之後又五年的輪迴走不出去
一直抱有夢想,還要其他人一起做夢
所以桃園才做了三十年的夢
國都之門變成了破門
都還沒醒

仔細看看,我們落後進步城市有多少建設
除了房價,桃園有哪點令外縣市民眾覺得進步?
我很好奇
billmills2001 wrote:
桃園升格後,自然會用比較宏觀整體的角度看道路規畫,也比較有錢做...

現在進行式都不努力了, 還談什麼未來式, 你去看看 台鐵高架化. 中路重劃. 經國重劃. 蘆竹行政園區. 龍岡體育園區等等, 這些不都是要迎接未來的重大建設嗎? 前任原規劃案多麼大器, 讓縣民充滿願景, 結果現政府正在做什麼事呢, 他們在把每個案子規模縮小. 格局縮小. 道路縮減取消. 建築規範標準降低..., 就是讓新開發區跟現有市區一個樣, 只是擁擠路窄的範圍加大而已, 更多人塞在更大的範圍裡, 現在就可以預見到未來數十年將承受這種苦果了, 升格又如何, 我們能怎麼辦呢, 只能說桃園的命吧, 看看下一位能否出現有遠見. 格局大一點的嘍.

jong_tony wrote:
現在進行式都不努力了...(恕刪)


至少昨日南下看到南崁交流道分流好像快做好了
目前所知中山高下中正北路、中正北路上中山高
似乎已經進入最後階段,未來南竹路2段及中正北路尾
交通應會塞,但也會帶動房市及周邊經濟
回鄉孩子 wrote:
至少昨日南下看到南崁...(恕刪)

這才是桃園的問題

當重大建設順利的帶動地方發展
接下來就是地方政府能不能用相對建設因應

我們來檢視桃園縣府的政績
民國80年桃園人口138萬人
現在是102年有202萬人
成長了64萬人,等於4個縣轄市人口
人口遷移都以現有市區週圍為主
但北桃能走的幹道
還是以台四線和台一線為主
桃園縣府僅在朱縣長任內打通中正路、文中路及國際路
還算是有做事
吳縣長任內則在北桃無道路改善計劃
中路特區能落實是大功
但吳縣長還是要想想新增車流如何化解

成長了四個縣轄市人口
道路建設幾乎用停滯不前來形容
南崁高樓林立,但市區內全是二線道
龍安區也是,二線道旁全是高樓已是桃園特色
後站至八德一帶幹道只能用武功全廢來形容
八德至中壢至今還是靠兩條老舊二線道在撐
一點也感受不到是新興都會區

就像J大說的
桃園可以更好
但是縣府往往做繭自縛
沒有具遠見規劃
只能用不變應萬變
中路特區規劃蠻大片重劃區,但還是苦無新幹道
未來增加的車流將會擠爆大興西路及國際路吧

道路建設停擺
只能年年提捷運來轉移縣民焦點
就算有綠線又如何
捷運不過交通一環
難道桃園人就全不開車了
想太多
其實除了眼前馬上看得到的交通問題以外,還有很多配套建設需要檢討.
拿最近的缺水問題來說,除了新聞報的不下雨之外,
人口增加這麼多,房子蓋了這麼多,石門水庫也沒跟著變大,反而容積量隨著瘀積不清日益縮小...
政府是只打算放話題炒房地產,留下一個缺水限電的航空城嗎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Inspector wrote:
中路特區能落實是大功
但吳縣長還是要想想新增車流如何化解...

他上任時中路重劃案在內政部都審已經幾乎要通過了, 只剩下極少數個案零星爭議, 所以大致上是原規劃, 他主要只是負責發包出去而已, 何德何能居大功, 且很可惜還是被縮小了一.兩條道路, 其他幾案因為進度稍後, 就沒那麼幸運了, 只要逢爭議的, 他們不是盡力想辦法解決, 維護原規劃的理想性, 而是全面退讓, 放棄往中型以上都市規劃發展的格局, 回歸到小鄉鎮格局.

對於這一任現政府, 我認為用以下的經典語句來形容, 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他們真是標準的 積極不做為.
民代也是一道進步的阻力,在某論壇看到縣府原本延伸慈文路是要開20米道路
詹x村和楊X環就說我們又不是台北,馬路開那麼大要幹嘛??結果縮成12米
我就想,那我們升格幹嘛??
....沒格局阿....一個縣市的發展就是看路寬阿...。家家戶戶都變巷子...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