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biker wrote:
其實我真正的疑惑是: 有錢人到底看好什麼?
並不是質疑說價格多貴多不好....
我相信
願意花>40去長期抗戰的人,一定知道有什麼樣的內幕或是什麼樣合理的推測
讓這些有錢人信心滿滿的下注
...(恕刪)
全國人民佔約20%的有錢人卻擁有全國80%的財富
我相信有錢人的做法跟眼光和置產配置,與大多數普通人想法跟觀念都比較不同.
這問題也可以回到五~六年前,
我朋友曾問我青埔特區核心住宅地一坪為啥可以賣25萬是一樣的道理~
當時他認為中壢市區後火車站住宅地也一堆不到20萬,又有機能跟火車站,還有小吃店跟各種餐飲店賣場
無法理解怎會有財團跟建商花一坪25萬的盤子價去買那個以前曾經是一坪幾千塊沒人要的農地重劃後的荒涼空空區域...
也許數年之後當我們都看懂了,也為時已晚...
至少有件事情可以確定...
跟著大多數有錢人一起走...也許可能比跟大多數普通散戶一起走還要相對安全吧?!
如果我有錢
我也會想把公七第一排這一圈的景觀宅全部掃光光,高鐵車站方圓500米內的高鐵宅全部掃光光...
可惜我沒有這麼多錢,
連買房屋的模型可能都快買不下手了...
PS:RichOne的模型造價也不便宜...
並不是把這當作是日常使用
事實上空間不夠大(也由於單價稍高)
只是把它當作中繼站
由於高鐵 航空 捷運的便利
全台僅有
或許就是它的稀有性和便利性吧
如果可以增值那當然很好
如果沒有就出租或自住
強者恒強
如同股票
貴還會更貴
反之
便宜還會更便宜
大大對中正東路三段那些工廠排放廢氣的看法跟小弟在國泰產專區華泰名品購物城第一期
在洽溪里民活動中心的環評說明會上看到青埔自救會希望國泰與華泰也一起來加入抗爭這些
工廠排放廢氣盡一份心力的說詞與心情寫照很相似.
可以理解大大的目的與企圖心是想集合青埔特區的所有可能力量去逼這些工廠改善或是遷廠,
不過老實說小弟在青埔晃了兩年多,自救會的說法是高鐵車站出來就聞得到廢氣味是誇張了一
點的說法,另外青商路我天天早晚去監工,假日也常在那附近晃,也沒聞到您提的廢氣味,如果
照自救會的說法,其實整個青埔都沒法住人,一定要這些工廠先遷走才行QQ~不過這是一條漫
長的路,照青埔里里長與橫峰村長當天給的建議是就提供證據並照表去檢舉這些工廠,不過這
還要努力找出排放廢氣的時段,還要環保局的人員也要剛好在那時段可以配合,另外也不知道
這違法的判斷標準為何?這還需要專業單位與主管機關的驗證與重視.
底下是國泰人壽針對8/4環評說明會的會議紀錄,其中那"民眾九"/"民眾十"/"民眾十一"
就是青埔自救會要求要把他們的訴求放進國泰產專區的會議紀錄,供大家參考嚕~
p.s.可以理解自救會成員對於青埔發展的願景與受到附近工廠排放廢氣影響的感受,不過對於
那些躺著也會中槍的區域是該有更客觀的看法而不是主觀認為哪一區塊肯定會受到影響,這可能
認知上範圍就有點太大了~



新街溪畔工廠分佈衛星圖與勝X紡織地理位置衛星圖


czbiker wrote:
感謝Att大解惑,果然有錢人置產的想法就是不同,看得夠遠夠久
可能權狀都直接掛給孫子輩,遺贈稅通通省下來
只是公七的景觀並不漂亮!
同一區塊另一邊的目木本也似乎乏人問津
每經過青商路那周遭就會聞到河岸另一側勝宏紡織廠飄出的化學味
感覺住這區塊並不健康,嫌惡設施的影響也不少~
如果真的是自住客,那可能要緊閉門窗不出門才行
czbiker wrote:
果然有錢人置產的想法就是不同,看得夠遠夠久...(恕刪)
我來提出一下為啥賣很貴還是有人買的個人看法好了...
就不提格局跟規劃,因為這些見仁見智...
像有的人就非得房子要有游泳池,有些人就很討厭有游泳池..
我就純粹用地段跟基地條件來分析...
首先A18在三角區的房價,
原則上在A18的各區塊當中平均起來是偏低的...
通常越接近新街溪就越低...
但即便如此,
這附近還是有價差,
大家應該都可以發現到
離高鐵越近,離商業地越近的地段,
不管土地還是房價,就會越貴
RichOne的地段不算是三角區,
嚴格來講三角區大概是青埔一街以南那一片安置戶區域一直到新街溪這一圈三角形區域
1.商業區第一排住宅地=>可具備增值跟保值力道
Richone本身是住宅區用地,然後對面是商業地...
換句話說,
第一大優勢就是緊鄰商業區第一排的住宅區,
通常在一些重點區域或計畫區當中,
緊鄰商業區的住宅區房屋都特別值錢
就以青埔特區A19區塊來講,最貴的住宅地段在哪?
答案就是(文中路/文德路/洽溪路/民權路)圍起來的區域,也同樣是商業區第一排
而這區塊如果還是有青塘園第一排view景觀加持時,那就直接變成A19的房價帝王了...
國際高鐵陳董當初為了整合這邊的土地,甚至花到一坪124萬的代價
可見這些日後都會反映在房價上面
2.公七的view=>良好的"棟距"跟"視野",可加強增值力道,建物能見度極高
良好的視野跟棟距是好宅的指標,也會造就日後房產的增值跟搶手度.
RichOne在A棟跟B1/B8這2/3的戶別具備了極大的棟距.
除了公七+領航南路+青商路+退縮本身已經提供了A棟共180米的永久棟距以外
開放退縮中庭+斜看公七的設計,讓B1/B8也具備破百米的棟距.
所以這些棟別為啥單價較高卻又賣的最好.
主因就是棟距的因素...
隨便抓個幾個指標案來看
聯上世界的地段好不好?非常好...
然而聯上世界有一棟坪數最小那種,開窗就見隔壁棟牆壁,所以單價最低,也較難轉手
聯上世界也有那種面預嘉京品透天低樓層,
也是客廳一開窗就見透天牆壁的戶別
這種的增值幅度跟追逐度就會相對偏弱...
寶徠花園的地段好不好?非常好...
然而寶徠花園最早賣光的是正面河景棟別與朝南高過軌道的物件
這種物件單價反而最高,但卻是最快賣掉
主因就是"棟距"跟"視野"
當一個案子的單價到了一個程度,那麼"棟距"跟"視野"的高低,就會大幅拉開房產價值的落差
如果一個大樓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那能見度非常的高.
假設站前專用區還沒開發的話
那麼RichOne的建物在高鐵車站廣場,也能清晰看到這一整棟外觀,能見度極高
一個遠距離就能看到整棟建物的房子,
那麼更能彰顯他的不凡跟氣勢...
RichOne單價最便宜的棟別,也很巧妙的就是面站前西路這幾棟
主要原因就是視野跟採光沒有A棟跟B1/B8這麼強勢
但是即便如此,面站前西路這幾棟因為臨路外加退縮,
所以還是具備有至少20米以上的棟距,如果是中高樓那更不用說
3.基地兩面臨路角地=>可多元設計,避免車道抬棺煞疑慮
RichOne的基地為兩邊臨路的角地,對建商1F規劃來講
一來可以強化店面的設計,
二來兩邊臨路更增加建物的能見度,
三來可設計避免車道上方就是住宅而有風水地理疑慮...
通常一個建案賣到最後的餘屋,
常常是車道正上方的物件,不然就是4樓跟頂樓
而車道正上方的物件往往去化較難,單價也是最低.
RichOne因為兩面臨路的設計,所以巧妙把車道設計在建物旁邊
讓全棟建築完全避免掉了抬棺煞的疑慮,
等於降低了缺點,間接提高了他的價值
寶徠花園的設計也很聰明,
把退縮的開放式中庭來做為車道進出口,
巧妙的讓所有的建物都沒有了抬棺煞的問題...
這也是另一種降低缺點的方式
以上只是純粹分析RichOne的地段條件跟基地條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