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

李康 wrote:
不能好好討論嗎一定要...(恕刪)

???
你弄錯了吧!
李康 wrote:
前幾天把這個討論串拿(恕刪)


別人我是不知道啦, 我是自住客,
但是我還是要維護我房子的價格......
總不能五年後, 十年後要換房子的時候發現只能賠售吧?
不要說賠售, 對我而言, 房價每年增幅2%就是我的底線了!

你一上來就說青埔不值那個價, 那我這個自住客怎麼辦?
每個月繼續照原價還房貸? 撐不下去後, 賠售滾出青埔?
hsnushm10425 wrote:
別人我是不知道啦, ...(恕刪)


自住客很少會在乎房價的漲跌耶,因為都決定要長久居住了,青埔長期絕對是看漲,所以你只要住個10年20年,你還不怕賣不到好價錢嗎。
除非你只是住滿兩年之後就想賣了,非常擔心這個區域的房價會下跌,那當然對你的影響就會很大了。
買屋賣屋同一間如果沒有超過兩年,扣稅扣得很重的,這個我也知道。
之前有網友私訊推薦青埔一間預售屋一坪約30w初頭(價錢還可以再談)感覺還不錯自己也有去看,如果沒有問題,跟老婆和懂房地產的朋友討論之後或許就會找個良辰吉時簽約了,
即便買了之後房價下跌到10幾萬,我也不是很在意,因為我是真的打算買了之後就是長期定居在這裡,所以不會在乎短期的房價漲跌。真的會在乎房價短跌的就是我說的那些人,掮客、投資客、房仲代銷呀!
不然他們怎麼賺價差,一定要非常努力地剷除異己呀,這個是戰場上的生存法則。
我只是單純的想要買個合理房價的房子,真的不想踏入你們這些人的炒房圈圈。
hsnushm10425 wrote:
hsnushm10425 2020-11-21 9:27 162樓
別人我是不知道啦, 我是自住客,
但是我還是要維護我房子的價格......
總不能五年後, 十年後要換房子的時候發現只能賠售吧?
不要說賠售, 對我而言, 房價每年增幅2%就是我的底線了!

你一上來就說青埔不值那個價, 那我這個自住客怎麼辦?
每個月繼續照原價還房貸? 撐不下去後, 賠售滾出青埔?


自住客的話,要推升房價可以略盡一己之力:
建議下班之後離開公司,直接回青埔,然後在住家附近多消費。
吃的喝的用的,不要太在意餐飲比舊市區貴些。
沒事也去逛逛周邊設施,即使不消費也可增加人氣。有空多去搭高鐵,增加人流量。

青埔蛋黃區的發展(包括房價),是指日可待的。
李康 wrote:
真的會在乎房價短跌的就是我說的那些人,掮客、投資客、房仲代銷呀!


那你標題說到房價不就說到你自己了嗎?

說真的投資客一堆,當然為了價格會去維護自己的權益,不過,看了一堆,很多都是黑青埔的,畢竟這裡是最近話題比較多的,難道有人說產業道路,安親班很少,早餐店很少,我們不用出來說明嗎?

從不會去說三峽南崁等地的不好,因為沒住過,至於房價,那是主觀感受不評論,但討論到當地的生活圈,就算是當地的投資客都比網路上的過客還了解當地。

理性討論可以,但沒住過就炮,那就不太公平了。
李康 wrote:
自住客很少會在乎房價的漲跌耶


其實呀,會過度在意短期房價漲跌的自住客,還有一種:就是購買超過自己負擔能力房價的自住客。
這種心情,我用買車比喻。(是比喻心情,不是比喻房價)

若收入只能買國產車,輕鬆負擔,那麼開開心心過日,心理負擔也不大,全家開心。
若是捏爆買了一台進口車,心情上感覺吃力,那麼對於小刮痕呀小碰撞什麼的,容易變得非常在意。

因為當初捏爆,就是懷有一種「美好的想像」。
再加上心情上的壓力,所以很難忍受瑕疵。

又比如「吃力購買新iphone」的人,特別在意手機刮痕,用個保護蓋呀的,然後天天擦拭檢查。
因為既然吃力購買新手機,無非是為了一個美好的想像。若不小心讓上頭有刮痕,想像就不夠美好了。

如此比喻,也可以比喻購買名牌包,捨不得放地上。購買名錶,隨時注意呵氣擦拭。
無可厚非,人之常情。

所以說,這類「過度在意短期房價漲跌的自住客」,苦的是心情。
跌的時候難過,漲的時候安心。但說到底,跌了可能要賠售搬家(機率很低啦!)
漲的時候卻也無法賣出,享受漲價的果實。(只能心裡爽)
就算賣出換屋,通常是換更貴更大的房子,繼續背更多房貸。(台北尤其)
或著換屋,買便宜坪數更大的房,價差可當生活費,只是新房子地點較偏。(較少人這麼做)

因此,患得患失的,是心情,不是房價。
房價,終究是會上漲的。(整體機率而言)
但不要忘了:漲的是房價,縮水的是幣值(實質購買力),一來一往,還要多打算才行。
行走的荷爾蒙 wrote:
那你標題說到房價不就...(恕刪)


你買房不會看房價?所以只想剷除異己嗎?
我相信從頭到尾的討論串你應該也看過了。
我就是很單純的想法而已,
但投資客掮客房仲真的太多了,
還好還是有幾個熱心的網友願意私訊我告訴我青浦還是有其他地方可以看的建設性留言。
只想賺錢的掮客投資客房仲倒是很努力的攻擊我這個發文者,讓人家覺得其心可議居心叵測呀。
相信跟我一樣潛在的青浦看房者甚至有機會買房的,看了上述這些貪婪投資客人的誇張言論、有的甚至還文字暴力霸凌,心裡多少都會有個底了。
bmw1388 wrote:
其實呀,會過度在意短...(恕刪)

非常中肯不讚👍不行啊
行走的荷爾蒙 wrote:
行走的荷爾蒙 2020-11-21 9:58 165樓
那你標題說到房價不就說到你自己了嗎?

說真的投資客一堆,當然為了價格會去維護自己的權益


投資客跟房仲的動機略有不同,略抒己見,勿怪。

投資客通通是要賺錢的,所以絕對會看多房市。
房仲則不同,他們要的是「成交」,而非房價。

而為何房仲大多看漲?兩個因素:「買方心理」、「買方視野」。

「買方心理」:沒有買方願意購買會跌價的房屋。
就算只賣500萬,但是房價會持續下跌,沒人會買。
相反地,就算賣3000萬,但是房價會持續上漲,終究會找到買家。
因此,依著買方心理,房仲為了促成交易,當然會喊漲。
因為一戶房屋,賣家只有一位,潛在買家卻有十倍百倍,因此公開喊聲的時候,房仲自然喊漲。

然而不要忘了,還有「買方視野」的因素:你從來只有買房需求(或著說:人生只有買過一次房,或沒買過卻想買的),因此只聽到房仲喊漲。

視野的侷限,是因為你沒賣過房子。

若你賣過房子,你可能會聽到房仲喊跌:喊未來局勢不明朗,喊周邊房價灌水嚴重,喊有行無市。
若你是賣家,你就會聽到房仲喊跌。

但你絕不會聽到投資客喊跌的。
若假跌,低於行情,投資客急著吃蘋果,哪還跟你囉唆?
若真跌,趕快找機會倒貨,嘴上喊多,哪還跟你分析真實市況?

這是兩者的不同。

投資客也不是萬惡,起碼明買明賣,俐落不囉唆,有賺就走,不會事後糾纏。
太多自住屋主心態反覆,敝帚自珍。賠售捨不得,房市看漲的話,少賺更捨不得。
拖拖拉拉,猶豫反悔。(所以要靠房仲協調)
在交易市場,相對於自住自售的屋主,還是投資客搭配投緣的房仲好相處些。
李康 wrote:
自住客很少會在乎房價(恕刪)


問題是我既不會兩年就賣, 也應該撐不到十年二十年,
畢竟我買的是小三房, 還是有換屋的需求......

此外, 說實話, 我不太相信你的房價砍半你不會緊張,
到時候整個區域水準大幅下滑,
每個月的房貸還是要照原價繳的XD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