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快訊)二度叩關過了! 桃園縣升格直轄市。

破錢大跟展哥還是有點不同,
破錢大是很愛跟別人吵架,
展哥是很愛被別人罵。

共同點是都唱衰桃園,卻又想買桃園,怪了!

老龜 wrote:
以後大夥們叫展哥 ...(恕刪)

.展哥. wrote:
我了解你的意思,根據...(恕刪)


所以我說,桃園縣升不升格不是我要講的重點.而是我不希望某些政客拿著北/中/南均衡的口號,缺乏遠見,大肆掠奪有限預算,最後卻淪為討好當地百姓的個人政治資源!而枉顧桃園縣發展的現實!
其他縣市首長寧可矇著眼睛無視桃園縣現在強勢發展與提升台灣在國際能見度的可能性,在媒體上不斷抱怨!殊不知即便桃園縣在2014年升格,預算在六都中還是最低的.倘桃園航空城淪為口號,最後倒楣的還不是全體國人...
多年前去韓國首爾出差,一下仁川機場(其城市定位與桃園很類似),目光就被其極為現代新穎的機場建設所吸引,心裡實在很難調適接受怎麼我們的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相較之下卻如此陳舊?近年來,受惠於兩岸開放直航,各直轄市無不大力推行其轄區內機場要直航包機,也要建設提升為"國際機場",問題是:台灣才2300萬人,養的起這麼多的國際機場嗎?連相距北市不到50km也有個松山國際機場,真搞不懂台灣是怎麼了?有了機場捷運,松山機場的存廢就值得思考了?
連小學生都知道電玩游戲中,要打敗對手,先要快速將資源建設集中在某一區塊,待裝備夠了,再防備或一次打擊,很可惜的是,台灣太多的政治本位主義,不斷的在稀釋有限的資源,然後一堆名嘴/媒體抨擊桃園機場建設有多爛有多差的同時,我們在這塊土地共生的台灣人真的有想過要眾志成城的去協助發展台灣的航空城嗎?
眾所皆知,桃機賺的錢在交通部的分配下,補貼某些不賺錢的國際機場,而桃機能自行運用的所剩無幾,請問機場爛,這是桃園機場管理者的錯?同理,桃園縣上繳的稅,名列前矛,在中央的分配下,桃園縣能自行運用基建的錢更是全台倒數,桃園縣馬路小,交通亂,市容不好,這是桃園縣長的問題?還是共業...
或許你會說,桃園縣不是你的家,高雄建設好就好,那麼我希望爾後你有機會返回國門或從桃園出國時,別再抱怨我們機場落後,國家門面差;當你有機會外派大陸工作,返台休假的時候,在出入關聽到大陸朋友說,桃園機場連大陸二線城市的機場都不如時,你也別汗顏,因為很可能你的觀念和很多的自私/便宜行事的台灣人一樣,就是間接造成如此慘況的幫兇之一!

vminawa wrote:
多出來走走 別一直窩...(恕刪)


葛里法的夜景蠻漂亮的,那側陽台的夜燈,幾乎每一層樓都有點亮,請問是晚上時間到就會自動開啟嗎?(這部份的電費是列在各戶的帳單嗎?還是公共電費平均分擔?)
了解問題時看到這資料,心中無限感概!
中華民國政府沿襲在大陸的習慣,廣設直轄市!
從1927年上海特别市到1947年淪陷之前,共設置12個直轄市。

同樣領土在共產黨治理下也只有四個直轄市,
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隨便一個常住人口1293萬人。
同樣的種族/同樣的土地,為什麼在中華民國政府治理下直轄市就變成政治酬庸?!
還把這習慣沿襲到現在?!~
小國寡民的政府機關格局比大國還大?!
做的事情還不及十分之一!
"民國時期最多時共設有12個直轄市,分別是:南京、重慶、上海、漢口、青島、大連、瀋陽、哈爾濱、西安、北平、天津、廣州。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共有四個直轄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金田桑 wrote:
東森新聞 – 201...(恕刪)

老龜 wrote:
展哥都被打臉了還有臉...(恕刪)

他是巴頭哥轉生...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升格主要可以滿足民眾的虛榮心並鞏固政治人物的權力地位,選票不流失
而這也符合台灣民情文化的現況,能充份滿足縣民別人有我也要得到的心態
就好比台灣的信用卡一直升等到大家都能輕易擁有頂級白金卡及一堆專科學校都升等成大學的道理是一樣的

Skywalker7 wrote:
請問:你所謂"市區"人口的定義?難道你以為桃園縣200萬人都平均分散在各鄉鎮市獨自生活嗎?桃園縣消費人口主要就是集中在桃園市及中壢市...亦或前往台北市消費/工作!

桃園市(41萬人)---北桃園中心城市(土地面積34.8平方公里)
八德市(17.8萬人)
蘆竹鄉(14.6萬人)
----合計約73.4萬人---即使打個6折也有約44萬人(人口密集度1.26萬人/平方公里;概算!事實上應不僅於此!)

中壢市(37萬人))---南桃園中心城市(土地面積76.52平方公里)
平鎮市(20.8萬人)
楊梅市(15.4萬人)
----合計約73.2萬人---即使打個6折也有約44萬人(人口密集度5739人/平方公里;概算!事實上應不僅於此)

以上6個鄉鎮市人口合計是146.6萬,相信與合併前的高X市人口(152萬)相去不遠,甚至比合併前的台中市/台南市人口還多;如果以人口習慣活動範圍(地區中心城市)來概算,相當於平時在桃園市匯集約有45~50萬人(概算);中壢市匯集約有45~50萬人(概算),這在台灣縣轄市來說,市區人口可說是相當密集!況且還不含大專院校學生/外地工者等非當地戶籍的人口!不論平日/假日/或上下班時段,有空來桃園市/中壢市走走吧!相信你會覺得怎麼縣轄市中心的人潮比(直)轄市中心人口還密集?交通狀況就不用說了...
P.S 以上還不含相鄰的龍潭鄉(11.5萬人),龜山鄉(13.9萬人),大溪鎮(9萬人)週末假日部份往桃園/中壢市區靠攏的流動人口...



桃園無法跟台北,台中,高雄比是因為桃園永遠都是台北的衛星城市
而台北,台中,高雄都是該地區工商業重鎮
台中有中港路的百貨商圈現改台灣大道,高雄有三多百貨商圈,台北就不用說了到處都是
請問桃園有什麼大型商圈,火車站嗎?什麼沒有量敗店最多吧
為什麼如此??因為桃園的人口很大一部份商業活動都是往台北消費
在地也只有民生消費比較熱絡
桃園也沒有太多商辦大樓集中區,因台北有磁吸效應數十年之內都難以扭轉

你真的了解高雄嗎?高雄市光是三民區跟鳳山區加起來就有70多萬人口
面積也才45平方公里,土地比桃園市38平方公里大一點點人口確多很多
如果也把苓雅區算進去就有87萬人口土地面積才53平方公里(這三區是相連)
桃園市加八德市才58萬人口土地面積68平方公里
你說桃園縣人口密度高,那高雄市不就爆表了

高雄不是只有277萬人口,屏東也是高雄市的衛星城市
加上屏東高雄市的消費人口多達350萬
屏東人口會去高雄消費請問台北人會來桃園逛百貨公司
或從事商業活動嗎?
最算有比例高嗎?大家心知肚明

我也住桃園市也希望桃園愈來愈發展,但卻不願昧著良心吹牛
說桃園有多棒多棒,更甚者還有把青埔比信義計劃區
說30年前信義區如何如何根本就亂比一通
小小台灣直轄市一大堆餅就那麼大
短視近利的政客為一黨一己之私罔顧國家長遠發展
其惡果終將為我們的後代來承擔




.展哥. wrote:
我了解你的意思,根據...(恕刪)


很認同你的觀點


波比比 wrote:
破錢大跟展哥還是有點...(恕刪)


點出桃園的不足就是唱衰??
只會亂扣別人帽子
那你過度吹捧
那我可以說你是吹牛哥嗎?

阿湯哥 wrote:
葛里法的夜景蠻漂亮的...(恕刪)


那些燈是建商點的
通常不會計入住戶的公共電費內
都是建商自已負擔
等完銷這些燈就不會再亮了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