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我對航空城的想法
2年前在日本看到新聞節目專題討論韓國"仁川機場"
他們在講他們的國際最大機場"成田機場"乘客數節節敗退
因為1960年代興建時受到千葉縣機場鄰近居民(釘子戶?)非常激烈的抗議(很有趣,可查WIKI)
協定了23-6點都不能起降
機場規劃範圍內還有釘子戶?不肯搬遷
在2002年世足賽要加蓋跑道時
蓋了一個不三不四的2500公尺 只能起降中小飛機
等於被自己國內的奇怪規定給侷限住
只能看著競爭對手"仁川機場"一日一日茁壯
直到他們發現連他們國內的偏遠機場要飛歐洲美國時 轉機都不用自己的成田
而是去隔壁的仁川時
他們知道事情大條了
結果他們的對應方法是
將另一個大機場以國內線為主的"羽田機場" 增加它的國際班次
先蓋了一個漂漂亮亮的日式風格的出入境大廳(真的很漂亮 去日本可以考慮飛羽田)
再加蓋了1條還2條跑道以因應國際線
因羽田是24小時 多少有Hold住跟仁川的差異
總而言之,日本其實在這方面也很遲鈍的 但他們知道應變
而韓國在1992年就規劃 花8年就完成仁川機場
他們的目標是什麼 就是取代成田 成為東亞最大的轉運中心
他們做到了 什麼機場服務評比都第一名 最佳機場評比也都排行前面
而且仁川機場還在擴建中
而我們的桃園航空城 要花20年...
雖然我們地理位子好
但是要就要做到仁川機場的規模
不要再做什麼小家子氣的小巨蛋,不符國際標準的球場...
但還是看好台灣成為亞洲的轉運中心...N年後...
現在一把年紀了
才知道
有時候相信共產黨多一些
共產黨三年要完成
絕不拖過四年
國民黨說三年要完成
光是計畫三年都出不來
最後原來是三十年計畫
這不是唱衰
而是太了解政府了
航空城兩年後就沒有人再提了
但是四、五年後又會有人再來炒冷飯
因為沒有甚麼建設,就拿出來炒一炒
加強民眾腎上腺素的分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