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別人的blog有看到一個回覆實在是寫的很中肯. 在這邊分享給還在看房子的人.
(假如您有看到這篇, 然後不希望我轉貼的話, 請跟我聯絡, 我會盡快移掉的.)
====以下是轉貼====
我買了兩次房子,一次看了一年多,一次半年。買房的原因,除了為了一家人需要地方安頓外,最重要的是,因為大部分的房東都不喜歡把房子租給年紀很大的人,為了讓老有所終,所以雖然房子常常是個消耗財,有時候更像是個業障,要花時間花錢去維護照顧,但是我有立即的需求,算算負擔得起於是我還是咬牙買下去了。
我買的兩次房子,一次在新店,一次在台中市,其實過了台北,所有的中古屋都沒有那麼好的支撐行情。所以,如果熊媽的看屋選擇可以跨過大台北地區,其實要買到物美價廉的房子還是非常有機會的。但是買得到房子的最關鍵因素其實不只在預算,更重要的是決心。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次買房我看了一年多,因為沒經驗,並且受限於房價終究會回檔以及怕買貴的這種心態,所以我可是認真比較,看得房子遠超過兩百間。因為自我設限的心態,任何一個房子我都可以挑剔他的缺點,新房子挑剔他太貴,舊房子嫌他整修很麻煩,生活機能好的挑剔他四周太亂太吵。幸好當初我遇到一個很好的仲介,其他仲介都放棄經營我這個客人只有他願意耐著性子,並且從我這些不理智的挑剔中慢慢引導出我真正的需求出來。因為我看了一年,很多一年前挑剔的房子,在我看了一年之後,有了經驗才知道自己竟然錯過了那麼多好房子,千金難買早知道,一年的時間讓房價漲更多,一年前千萬以下的產品一年後沒有1200買都買不到了。後來遇到喜歡的,我開始學會把握並且出價,買房子都是這樣,有出價就有機會買到,堅守底線與仲介來回周旋多次,我終於用自認合理的價格買到了房子。而那區的房價從我買的時候到現在也漲了快三成,所以依照我個人淺薄的經驗來看,如果真的有需要,那就下定決心多做功課,跟你有厝緣的房子遲早會出現喔。
祝福你!
在審閱期間,我也冷靜的思考,我是否要買此屋
考慮的也不乏
1. 交通問題,畢竟小弟每天通車到新竹上班,女王在中壢市上班
2. 小朋友未來上下課問題,現在小朋友還小,都是拜託父母幫忙,每天都要帶到父母家再去上班。
3. 投資性,看了附近的二手屋行情,超過10年以上的大樓含車位,開價均在7~8,有些更低,算算屋子的折舊率,會漲的地價,若能理解容忍屋子的折舊率,我個人感覺還可以接受,畢竟我是自住,並不是投資
4. 建商口碑,我想很多人會在意,小弟也不例外,這也是我最掙扎的地方
5. 生活機能,附近除了小貴的市場,沒啥可以挑的,要去市區逛街,騎各摩托車,一下就到
6. 小弟對風水有一點點迷思,只希望能找到可以賺錢的房子,家人住在裡面可以健健康康的,後來聽到一些人購買F2的理由,小弟對此也放了心下來
7. 自我的需求,小弟是以自住15年來盤算,等小朋友讀完國中,再考慮換房
很多人會說這是否太貴了,小弟的想法短期(6年內),若是桃園新成屋只會越來越貴,尤其桃園,南崁,中壢,平鎮, 就像很多人會說源美當初只要10w/p,到現在天閱約12w/p,以後會到如何就看市場供需了
就像我同事說五年前新竹房價大約 10w/p,說太貴買不起,到今年平均16w/p才買,也是後悔到不行
如果是自住的話,小弟認為可以放寬心吧~ 投資的話,小第就認為此地的優勢還沒有很明顯
小弟只是分享購屋感想,也希望少點投資客購買

寫的很好.........很久都不敢上來發言了
因為怕被別人說是代銷
其實買房真的需要點決心
至於大家直問到底買多少錢
為何不直接問你的銷售人員
且聽說就漲價了................如果聽到別人早期買的價格很便宜
那你會買的下手嗎?
而且當初小姐是很有心的幫我們有特別希望我們別說太多
怕說太多會害到她.......................要我們這些早買的人說甚麼
每個建案好像都是這樣
像林口三五年前才賣10萬現在聽說都20幾30了
建議這個討論區漫罵太貴太貴會崩盤的人及早放棄購買新成屋
去買便宜的中古屋
因為越罵就會越讓你買不起
說實在話原本我們租屋的地方中古價很便宜
管理很差住戶的素質也很差更可怕的事有人那個.........
我跟老公相信1分錢1分貨
買屋是大事不是便宜就買我們重視的是社區規劃及鄰居素質
像我買完後就不想討論價格問題
聽了或許會不開心
說了或許別人會不開心
那只能說多說無益
自己開心就好了
最後1次發言
以後不想再多說了也請不要私下發信問我買多少錢
如同上面兩位講的...簽約後也就不要再討論價錢了
反正就是自己喜歡...雖然超出了那麼一點點的預算
想想...也就算了~!!!
最近要開始survey 家具、家電和裝潢了
有團購可以揪嗎??? 哈哈~
對了...小弟買在E2的中間樓層,如果是鄰居的話...記得出個聲唷~
PS. 拜託不要PM我問價錢...問來問去大概就落在那裏~ 所以就算PM我,我也不會回答有關價錢的部分,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