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e wrote:
你說過嶺有很多人拿出來賣
我剛仔細看一下
目前:
天匯1+2期拿出來賣: 9間 (總戶數: 370間)
大清哈佛拿出來賣: 14間 (總戶數應該大概180-200間之間)
這樣比例會很高嗎
或許有些不是放在591賣
但就針對你提的"一堆人"在591賣回覆
200~400間絕對不可能在一年半載內通通賣掉
我的看屋經驗,中古成屋會PO上591的物件其實約只佔1/3~1/5,
真正好賣的房和經驗老道的仲介,拿到新物件很快就賣掉了。
會丟上網掛很久的通常是屋況不佳,或是屋主開價太白目,仲介賣不出去的
預售屋會上網的比例肯定更少。
200戶的建案有14間拿到單一平台賣,已經算多了吧!
前年到青埔看太子一個僅100戶左右的建案,
代銷開的是天價~當場謝謝在連絡!
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收到一次簡訊:
"最後2席,敬請把握"
到最近收到簡訊變成:"最後5席"
奇怪...
房子還會越賣越多的尼!
8511888 wrote:
過嶺好像真的沒有漲很多
去年9月 入手的, 15-16.X ,
今年不知道價格多少
應該是比價效應結束了吧!
新北地區新案雖然還有創新高的,
但其實中古屋今年開始已經在緩緩回跌
桃園地區房價高峰則是去年已過,
這幾年接連的超漲,北部房地產到去年早已沒肉,
带頭炒房的帥過頭都炒到只剩一點角邊料的竹東去了
賺價差沒多大利頭了,投機客不會再回過頭來進場
22萬/坪的高價,同樣是人來人往,幾張桌子幾乎滿座。完全沒有冷場的感覺,全家老少出動看屋,應該都是自住為主的。現在賣三期的售屋小姐都是帶看即將完工的二期現場,看現場建材有說服力,才注意底樓層外牆外觀都是貼石材。二期跟三期的差價漲了不少,看樣子不但沒跌,價格也不好談。
不是比價效應,應該是趕人效應,別的地方太高不合理,把人趕到過嶺。
不相信,你們有空的話將車停在天匯的售屋中心附近,或是即將完工的二期大廳入口,去估一下人流,再來本版發言,不要只是鍵盤觀察家,自認什麼都懂,到處發表空論。
8511888 wrote:
比價效應結束?
我...(恕刪)
既然你自己是專家,都不敢買,那還拼命叫別人買。
看也看,聽也聽這麼多故事,無論在那個城市的說法,到最後都是,本地人都沒敢買,都是外地人賺。
每個區域,最好的社區最貴的那一棟樓,從外地搬過來的住戶都是最多的。一個地區中帶頭漲的那棟,幾乎都是外地客來買的,才會帶頭漲,本地人不會當冤大頭的,但是,到最後才會發現,敢買才是贏家。
其實,外地人會來買,也是比較過的,所以,會用區域比價的觀點,選擇安身落腳處。本地人只會用前幾年的價格在嫌現在的很貴。
我們覺得過嶺很好,人多了,社區內的小學、市場、機關會早一點動工,超商也會早一點來開。
現在是挑房的好時機,等到大家都很確定的時候,好的房子不是早被撿走,就是屋主也把價格抬高到很離譜。
pondodo wrote:
哈~~~
你不知道有...(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