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pector wrote:八德與桃園市區只靠介壽路相連...(恕刪) 中華路+桃德路+國際路+茄苳路+永豐路+東勇街+桃鶯路 這幾條也是桃園區跟八德區之間往來道路(當然最主要的桃園車站一帶~大湳一帶是以介壽路為主)
閔碩之家 wrote:不止吧? 桃德路+國際路+茄苳路+永豐路+東勇街+桃鶯路 這幾條也是桃園區跟八德區之間往來道路(當然最主要的桃園車站一帶~大湳市區是以介壽路為主) 再怎麼樣也沒有中壢和平鎮這麼緊密啊早期平鎮甚至連地址都直接寫中壢市
Inspector wrote:一開始就是針對郵局...(恕刪) 中華民國內政部:「都市性聚居地」定義規則:1. 就業男性中 70% 以上為非農業就業,且其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 300 人以上者。2. 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 2000 人以上者。3. 雖未合前二項標準,但其地區內有下列都市化之建物或設施三種以上者:(1) 政府行政機關 (構)(2) 警察局、分局、派出所(3) 車站 (鐵公路分站以上,不含招呼站)(4) 國小以上之學校(5) 郵局或電信局 (不含代辦所)(6) 醫院、診所 (具有五張病床以上者)(7) 影劇院惟山地鄉之村里,若僅具第 (2)、(3)、(4) 項都市化設施時,則不列為聚居地。4. 雖不合前三項條件,但其界線四周四分之三以上為具有前三項條件之村里所包圍者。都會區劃分規則:1. 都會區係指在同一區域內,由一個或一個以上之中心都市為核心,連結與此中心都市在社會、經濟上合為一體之市、鎮、鄉 (稱為衛星市鎮) 所共同組成之地區,且其區內人口總數達 30 萬人以上。2. 中心都市:都會區內之中心都市,須具備下列三項條件:(1) 人口數達 20 萬人以上。(2) 居民 70% 以上居住在都市化地區內。(3) 就業居民 70% 以上是在本市、鎮、鄉工作。3. 衛星市鎮:在一個區域內,中心都市界限以外的市、鎮、鄉,合於下列條件之一者,劃定為衛星市鎮,但不與中心都市或其所屬之衛星市鎮相毗鄰者,應不視為衛星市鎮。(1) 該市鎮鄉內之就業居民,至少有 10% 通勤至中心都市工作者。(2) 該市鎮鄉內之就業居民,通勤至中心都市未達 10%,但在 5% 以上;且其居民有 40% 以上是住在與其中心都市相連之聚居地者。(3) 均未達 (1)、(2) 兩項之標準,但其四面皆被衛星市鎮包圍者。(4) 若一市、鎮、鄉依其就業居民通勤比率,同時可劃入兩個相異都會區時,則以通勤比率較高者為準,若比率相同時,則以距離中心都市較近者為準。桃園中壢都會區中心都市:桃園、中壢衛星市鎮 :大溪、八德、平鎮、鶯歌、楊梅、蘆竹、大園、龜山、龍潭、新屋、觀音
苗栗縣最熱鬧的是竹南跟頭份舊台南縣最熱鬧的是永康市(不是新營)舊台中縣最熱鬧的是大里市跟太平市嘉義縣最熱鬧的是民雄(不是太保或朴子)(南投縣好像也是草屯鎮比南投市熱鬧,這一個我不是太清楚)結論:郵局那個分類 沒太大討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