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討論關於桃園地區已規劃或動工中的重大建設

文小三文教用地將設立1至12年級國際學校或大學及研究機構。
fairladyz_350z wrote:
不同塊地啊,一個文中...(恕刪)
以下這篇報導較詳細,看起來是要蓋兩所醫院,清華醫院蓋在航空城A16,交大醫院蓋在青埔A19,機捷沿線未來會有三家大型醫院,長庚醫院、清華醫院及交大醫院

「亞洲.矽谷」計畫的A19用地跟生醫中心看起來是相同用地,多元發展
--------------------------------------------------------
〈北部〉國家級生醫中心落腳青埔 桃市府、交大合作
2019-04-17
〔記者魏瑾筠/桃園報導〕市府繼與清華大學合作於桃園航空城推動設置醫學中心級的「清華醫院」後,市長鄭文燦昨與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在市府會議室簽訂「桃園市教育研發暨醫療園區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機場捷運A19桃園體育園區站旁的文教用地,以共同推動教育、研發、生醫及管理為目標,打造國家級智慧生醫教學與研究中心,並設立兼具教學研究功能的國際醫療醫院。
選址機捷體育園區站旁
鄭文燦說,桃園推動軟硬體結合做IOT(物聯網)產業,現在要進一步提升為AIOT(人工智慧加物聯網),讓台灣產業找到下一步的利基,張懋中曾提到,台灣有兩項技能帶不走,一是電子、二是醫療,若能結合就是強強相加。鄭文燦也笑說,雖然曾有兩校同時爭取與陽明大學併校,但陽明選擇和交大合作,因此交大將會成為有醫學院的大學,在國際排名也會大幅提升。
鄭文燦表示,青埔離國際機場很近,有高鐵、捷運也有交流道,位處交通樞紐,適合成為研發中心的聚落,桃園推動「亞洲.矽谷」計畫,正好將A19站旁的國小預定地,變更為文教用地,此處占地二.七公頃,用途廣泛,可以設置大學、研發中心,也能附設醫院,將來透過與交大的合作,將醫學、研發及教育三者結合,可發展智慧生醫的服務、創新以及人才的培育。
平衡南北區域醫療資源
鄭文燦指出,目前桃園市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北桃園的林口長庚擁有六千餘床,但南桃園依人口比例算,足足少了一千八百床的醫療資源,從青埔到航空城範圍,沒有任何一家醫院,的確有需求,因此擇定在適合發展研發聚落的青埔,提供土地給交大,設置智慧、生醫、教育、研發及醫療的園區。他並強調,合作意向書在交大與陽明合校後不會改變。
市府教育局表示,昨天簽署意向書是建立溝通平台,日後會持續針對經費、期程等進行討論。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81972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3759835
鄉間河太急 wrote:

青埔棒球場旁將蓋國家級的會展中心
https://www.ettoday.net/amp/amp_news.php?news_id=1398404&from=rss

桃園圖書總館巳開工
http://www.taiwanhot.net/?p=654020

桃園市立美術館預計2022年完工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14/166453

老街溪整治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549558

龍潭大池改造工程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591075

桃園5大體育園區工程建設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3653825

國道三號增設高原交流道巳動工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103000678-260107

大漢溪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竣工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525619

桃園社會住宅政策
http://housing.tycg.gov.tw/HouseRent/portal/default
https://news.tvbs.com.tw/local/658308

蘆竹機捷田園景觀大道開工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105/1298846.htm

永安漁港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工程開工
http://www.taiwanhot.net/?p=654555

橫山書法藝術館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629/1202301.htm

桃園流行音樂劇場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831/1248857.htm

楊梅體育園區新建工程巳動工預計2022年完工
https://n.yam.com/Article/20181026862302

清華大學準備成立醫學系來桃園蓋醫學中心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90415/3326006/

桃園污水下水道建設普及率4年成長3倍多
https://tw.news.yahoo.com/%E6%A1%83%E5%B8%82%E6%8E%A8%E4%B8%8B%E6%B0%B4%E9%81%93%E5%BB%BA%E8%A8%AD-%E7%94%A8%E6%88%B6%E6%8E%A5%E7%AE%A1%E6%99%AE%E5%8F%8A%E7%8E%874%E5%B9%B4%E6%88%90%E9%95%B73%E5%80%8D%E5%A4%9A-035634731.html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519750

鄉間河太急
2019-03-26 13:03 #90

「桃園第一間美術館」山丘造型超美!桃紅CIS票選出爐
記者彭懷玉/綜合報導 2019年03月25日 20:58
桃園即將誕生第一座美術館!桃市政府25日宣布,位於青埔區的「桃園市立美術館」已完成基本設計,正進行細部設計,恰逢3月25日是美術節,市府也宣布視覺識別系統(CIS)票選活動出爐,由設計總監陳永基奪得。
長13公尺、寬8.2公尺、高5.5公尺的美術願景館,是桃美館第一期工程,預計今年7月完工;以山丘為造型的主體場館則為第二期工程,整體工程預計於2022年完工,模擬圖去年11月公開後讓不少桃園人超期待。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CIS由獲獎無數的設計總監陳永基雀屏中選,他的設計結合了桃美館建築的「山丘」特色,也同時兼容城市內在、國際視野與未來想像,充分展現時尚魅力;今日也同步公布由市民票選出的108年度代表色「桃園紅」,將結合CIS運用於相關文宣和文創品上,讓桃美館識別更生活化,成為更貼近市民的美術館。
設計總監陳永基表示,桃園市立美術館作為台灣美術館的國門,CIS設計以簡約現代主義字體塑型「TMOFA」,融合桃園市立美術館建築「山丘」意象設計,以「T」代表桃園、「M」代表美術館、「OFA」的幾何形狀則象徵3小館彈性的多功能運用,表現1大館帶領3小館的設計概念,賦予「Taoyuan Museum Of Fine Arts」更深層的意涵,也希望展現專業且歷久彌新的設計,提升國際高度,讓桃園市民、台灣人民,甚至國外旅客都能透過桃美館認識桃園文化。
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1407716.htm
...(恕刪)
綠捷GC02標土建開工 聯結雙北打造北北桃軌道生活圈 2019/10/11 中時 甘嘉雯

桃園捷運綠線GC02標地下段土建統包工程11日辦理開工祈福典禮,GC02標從八德介壽路到桃園延平路,橫跨八德及桃園兩大行政區;為了配合捷運線形,採用6部中折式潛盾機加速隧道鑽掘;運用「管冪工法」不破壞河道結構,穿越百年歷史的桃園大圳;介壽路與銀和街口的G04站與捷運三鶯延伸線共構,未來可聯結雙北,打造北北桃軌道生活圈。

行政院長蘇貞昌、桃園市鄭文燦、交通部次長王國材等人蒞臨參與,GC02標地下段土建統包工程由中華工程公司、日商大豐營造、日商奧村組營造共同承攬,路線長度約6.7公里,設有G03、G04、G05及G06等四個地下車站,於綠線土建工程整體計畫中,連接GC03標及GC01標,總經費161億元。

車站沿線設置3處土開大樓,配合都市發展計畫,以及大湳森林公園開發,捷運、商圈、住宅、外加公園綠地,介壽路沿線多元活絡,可望發展成八德區的忠孝東路,提升整體生活機能。

捷運工程局陳文德局長表示,本工程共配置7部潛盾機,為了配合捷運線型,於轉彎半徑較小路段,採用六部中折式潛盾機,加快隧道掘進的進度;同時為了保護介壽路下方有百年歷史的桃園大圳渠道,規劃採用「管冪工法」穿越河道寬度約10.2公尺的桃園大圳,VS4通風廊道將由大圳下方穿越,不破壞桃園大圳結構,減少路面開挖面積。

陳文德表示,未來八德介壽路上的G04車站將與三鶯延伸段形成共構站體,採捷運綠線在上,三鶯延伸線在下的配置,並設3處出入口,民眾透過站內轉乘,30分鐘可到達板南線頂埔站,輕鬆聯結雙北生活圈;再加上綠線延伸中壢、綠線延伸大溪,八德將成為桃園另外一個重要出入口,軌道建設的建置有助於八德城市轉型「轉大人」。(中時 )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538674063249884

國道三增設大鶯豐德交流道 交通部通過可行性研究 2019-10-29 21:43:36


交通部通過國道3號增設大鶯豐德交流道可行性研究。(交通局提供)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交通部今天通過國道三號增設大鶯豐德交流道可行性研究;據悉,大鶯豐德交流道位於大溪交流道至鶯歌系統交流道間,八德區豐德路、介壽路二段口,總經費約54.35億元,其中交通部出資20.35億元、市府出資34億元,完工後八德地區民眾可由本交流道上國道三號,免繞行至大溪交流道。

國道三號在桃園只有大溪、龍潭兩處交流道,也可從國道二號鶯歌系統交流道轉國道三號,但鶯歌系統交流道交通尖峰時間常回堵造成國道二號大塞車,桃園市八德區議員呂林小鳳建議增設「八德第二交流道」,市府進行區位研究,規劃豐德路延伸交流道方案,並定名為大鶯豐德交流道。

大鶯豐德交流道距離國道三號大溪交流道約6公里、距大湳交流道約2.3公里,符合「高速公路增設及改善交流道申請審核作業要點」規定;此外,豐德路地勢較高,高低差約74公尺,故採用雙苜蓿葉型方案,在大鶯路以迂迴線型增加水平距離,減緩道路坡度,解決道路高低差的問題。

桃園市政府交通局表示,聯絡道須經過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也感謝立法委員趙正宇多次邀集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議,順利取得國防部同意並於昨日通過可行性研究審議,後續將由高公局轉陳交通部報請行政院審議核定後,續辦理規劃設計及工程,朝114年完工通車為目標。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
國3增設高原交流道 拚年底動工、2020通車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19日下午現勘國道3號增設已命名高原交流道的龍潭第二交流道預定地表示,此徵收計畫今年5月經內政部土徵小組審議通過,核定明年1月動工,2020年完工,市府希望能配合用地費撥付期程提早,於今年底儘早開工,以完成居民期盼多年的願望,大幅紓解小人國及六福村等觀光遊憩景點及渴望園區周邊道路的交通壅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BMRffmy4I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
只有我覺得下龜山(萬壽路二段)地區缺一條交流道嗎?
JOHN螃蟹 wrote:
只有我覺得下龜山(萬...(恕刪)


只有等國道1甲了~毛邊都沒有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