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是這樣評估的:
一、收支表不只編現在這一年的,至少要編連續10-15個年度
二、收支表每個項目都要考量樂觀與悲觀的情形,並且需分細項模擬:
1.收入:
(1)薪資收入:a.目前薪資 b.未來年度加薪金額 c.固定獎金 d.變動獎金
(2)投資理財所得:股票、基金收益等(如不是將全部現金用掉的話)
(3)其他所得:長輩支持的生活費等
2.支出:(不含新房)
(1)基本開銷(細項)
(2)額外開銷(細項)
維持家庭生活品質的一些開銷是否都有共識,像我們希望每年出國旅遊一次。
最大的變化應該是小孩的花費,會隨著他們年齡而變動。
3.新房相關貸款或管理水電費用等:
等到1和2算出有多少結餘後,再依結餘金額,分樂觀與悲觀幾種情境,反推可購房子的總價,並計算房貸及相關費用
買房是人生大錢,所以值得認真計算,但我看了一下你的列表,在所有條件不變的情況,是真的太緊,建議不要為了買房子失去了生活和家庭樂趣,如果真要搬出去,就買小一點但location、格局ok,可以輕鬆負擔的房子,等將來孩子大了再換屋。
12年前我看一堆透天8百萬也是笑人砸盤子當潘仔,不用7年就幾乎一倍,現在更不用說!
如果你的人生規劃中,買房是你的階段之一,除非所有的物價人力下跌,否則房價終究也是會緩升,
且我們會老,孩子也會大,再過5年,更有人會回「還完房貸都幾歲了!」
那幹嘛不趁現在年紀尚可,經濟尚可,規劃上還過得去就去做?
除非您選擇讓孩子上高費用的外國語文學校之類的啦~
否則小孩上義務教育後,經濟壓力普遍會比較小,保險也會有繳完的一天,
雖然我不知道有沒有三節、績效或其他獎金啦,如果有可能壓力會再小一點。
我和先生還沒有孩子時,房貸車貸信貸一起來,薪資不過7-8萬,
有了小孩買了車,等小孩要上幼兒園,信貸車貸剛好還完了,
剛買了房,小孩要上小學,我的保費也要繳完了,
所以我一直覺得幸好保險有早點買、車有早點買,不會所有的錢都卡在一起。
有得本來就會有失,不過就是改變用錢的方式,卻不一定會失去品質....
我們早餐常吃饅頭或包子,或自己煮粥,一周4人的早餐費也才不到250元
玩一樣可以玩呀,住3000元的飯店也是玩,住1萬的也是玩...否則當天來回也行不是嗎?
再加上,30年的房貸...您確定會等還完才換房嗎?哈哈哈~
真是個有趣的勸退說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