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桃園車站臨時站6月啟用 市長籲暫緩

看看台中版吧
正為了BRT與優化公車吵得不可開交
砍掉前朝政績,一定對嗎
應該超過十天了吧,所以已經可以用了嗎?
風雨走廊如果這麼重要,臨時站規劃、施工已經數年了,怎麼從沒提起過

如果是在為鄭文燦的政策辦護,那本身的專業到底在哪裡?

鄭現在已經不以風雨走廊擋臨時站啓用了,
如果有人還是認為風雨走廊這麼重要,
那應該投書給鄭文燦叫他馬上暫停啓用才是

如果簡單把臨時站出口人行道連結到遠百人行道就可以解決這問題,
當初堅持一定要有風雨走廊才能啓用是在堅持什麼呢?
這裡的立場差不多成形了,如果版主覺得馬上來成立臉書專頁討論區,讓大多數理性的公民一同來探討這個問題以及鐵路地下高架爭議是個讓立場強化的作法,建議立刻做!市長上臉書,市民也上臉書,有何不可呢?目前新聞只報ptt,只報臉書,01雖開放但聚焦能力不好說真的能被新聞看上,你我都清楚電子媒體素質是可以就是嘩眾取寵。

如果這只是討論,那留在01討論完全沒問題,但...我想苗栗縣的故事大家都看到了,目前對於大多數期望你我的荷包被看緊的人來說,是可以利用的時機。
7/25(六)、7/26(日)
桃園臨時站切換 25跨26日客運接駁

2015-07-16 12:19:19 聯合報 記者蘇瑋璇╱即時報導

台鐵桃園臨時站7月26日啟用,台鐵今天表示,為了辦理桃園臨時站軌道切換施工需要,

預訂7月25日(星期六)跨7月26日(星期日),自晚上9時5分起至隔天7時10分止,

指定日期部分列車截短行駛及區間車停駛,改由公路車客運接駁,請旅客留意。


台鐵表示,旅客接駁時間為7月25日晚上9時至7月26日零時30分、7月26日早上5時至8時30分。

接駁車首、末班車7月25日鶯歌站首班車晚間9時整、末班車隔日零時30分。內壢站首班車晚間9時整、末班車隔日零時30分。


7月26日鶯歌站首班車早上5時整、末班車8時30分。內壢站首班車早上5時整、末班車8時30分。接駁區間是鶯歌、桃園、內壢間。

接駁規畫包括鶯歌、桃園、內壢之間每天24輛客運車輛對開接駁,約每隔5分鐘至10分鐘1班,視情況機動增減班次。

接駁車輛開行僅停靠台鐵車站的鶯歌站、桃園站、內壢站,各接駁點都會安排工作人員嚮導旅客,各客運站(車)公告列車停駛訊息並加強播音提醒旅客。




================================================


為配合「桃園段高架化建設計畫桃園臨時站」切換工程,指定日期部分列車停駛、加開列車
為配合鐵工局「桃園段高架化建設計畫桃園臨時站」切換工程需要,指定日期部分列車停駛、截短及加開臨時列車

壹、7月25日
一、全區間停駛
(一) 鳳山=七堵 532次
(二) 七堵=高雄 531次
二、截短行駛及加開
(一)基隆=彰化1279次:鶯歌=內壢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內壢=彰化改8751次行駛
(二)新竹=基隆1312次:內壢=鶯歌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鶯歌=基隆改8752次行駛
(三)基隆=中壢1283次:山佳=中壢停駛,鶯歌=內壢改公路車輛接駁
(四)瑞芳=新竹1285次:鶯歌=內壢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內壢=新竹改8753次行駛
(五)新竹=基隆1314次:內壢=鶯歌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鶯歌=基隆改8754次行駛
(六)基隆=苗栗1287次:鶯歌=內壢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內壢=苗栗改8755次行駛
(七)新竹=瑞芳1318次:內壢=鶯歌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鶯歌=瑞芳改8756次行駛
(八)中壢=基隆1320次:中壢=山佳停駛,內壢=鶯歌改公路車輛接駁,1320次由山佳22:07開
(九)基隆=新竹1043次:鶯歌=內壢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內壢=新竹改8757次行駛
(十)苗栗=基隆1322次:內壢=鶯歌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鶯歌=基隆改8758次行駛
(十一)蘇澳=桃園4221次:山佳=桃園停駛,鶯歌=內壢改公路車輛接駁
(十二)基隆=苗栗1297次:鶯歌=內壢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內壢=苗栗改8759次(以1297次晚10分鐘)行駛
(十三)福隆=新竹1299次:鶯歌=新竹停駛,鶯歌=內壢改公路車輛接駁
(十四)基隆=新竹1301次:鶯歌=內壢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內壢=新竹改8761次行駛

貳、7月25日(跨次日)
(一)鳳山=七堵522次:竹南=七堵停駛,內壢=鶯歌間公路車輛接駁
(二)屏東=七堵152次:新竹=七堵停駛,內壢=鶯歌間公路車輛接駁
(三)新竹=基隆1324次:內壢=鶯歌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山佳=基隆改8760次行駛
(四)基隆=新竹1303次:鶯歌=新竹停駛,鶯歌=內壢間公路車輛接駁
(五)斗六=七堵2172次:內壢=鶯歌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鶯歌=七堵改8762次行駛
(六)宜蘭=新竹4233次:鶯歌=內壢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內壢=新竹改8763次行駛
(七)苗栗=基隆1328次:內壢=鶯歌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鶯歌=基隆改8764次行駛
(八)基隆=新竹1307次:鶯歌=內壢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內壢=新竹改8765次行駛
(九)新竹=七堵1332次:內壢=鶯歌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鶯歌=七堵改8766次行駛
(十)基隆=中壢1311次:鶯歌=內壢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內壢=中壢改8767次行駛
(十一)新竹=七堵1334次:內壢=鶯歌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鶯歌=七堵改8768次行駛

參、7月26日
一、全區間停駛
(一)基隆=新竹 1111次
二、截短行駛及加開
(一)新竹=基隆1114次:內壢=鶯歌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鶯歌=基隆改8770次行駛
(二)新竹=基隆1006次:新竹=樹林停駛,內壢=鶯歌改公路車輛接駁,1006次由樹林07:53開
(三)七堵=苗栗1101次:鶯歌=內壢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內壢=苗栗改8769次行駛
(四)基隆=苗栗1107次:鶯歌=內壢停駛,改公路車輛接駁;內壢=苗栗改8741次行駛
(五)(五) 苗栗=基隆1134次:苗栗=內壢改8742次行駛,內壢=鶯歌改公路車輛接駁,1134次由鶯歌06:50開
(六)中壢=蘇澳4148次:中壢=七堵停駛,內壢=鶯歌改公路車輛接駁,4148次由七堵08:08開

*切換期間於鶯歌=桃園=內壢間公路接駁:
(一)104年7月25日21時至7月26日0時30分
(二)104年7月26日5時至8時30分
Tiger_Hsiao wrote:
大同路遠百端拍行穿...(恕刪)

桃園火車站站前動線改善計畫現況

艷陽高照的中午,工人們辛苦的加緊趕工



【臨時站人行廣場及無障礙斜坡道、排水溝工程】今天中午已大致完成





為防止旅客摔落高低差甚大的遠百走廊,市府工務局做了欄杆防護,連接遠百走廊的階梯也重做,並新增無障礙斜坡道





水泥地磚鋪設完成後,地面再撒上沙子填補地磚接縫




以後旅客進出臨時站的主要動線



臨時站內也加緊對天花板照明設備加強檢修

前站的殘障電梯出來後,除了重慶街方向有殘障斜坡道,往站前廣場方向也有殘障斜坡道


臨時站重慶街出口剛好在停車塔出口處,沒有站前那麼完整的規劃,尤其晚上燈光較為不足,出入需小心



不過在重慶街出口處的殘障斜坡道旁有一小塊內縮的停車空間,看起來是做為接送殘障人士之用,如果不想走到站前那麼遠,也是可以就近在此接送,免受風吹雨淋



站前動線在七月初重新調整後,實施半個月下來,狀況大致良好








接下來的【舊火車站動線打通及大廳簡易裝修工程】應該會打掉售票區的外牆及大廳內隔間內牆,讓臨時站出來的旅客可直接進入舊站大廳等待家人接送或轉乘




拍照過程中,旁邊剛好有台鐵員工,與他聊天談到舊火車站,他主動說到將來舊站會拆掉,以後搭火車在地下,上面是商場,像板橋火車站那樣。他的意思應該是鐵路地下化,雖然還沒定案,但看來台鐵員工也是與大多數桃園人有同樣的想法。
已經確認臨時站前站出口的電梯,
在殘障坡道出來後,
到前站廣場沒有任何避雨設施,
若殘障朋友及有需要的旅客,下雨天時想要親友接送,

無需跑到前站出口後再找遮風擋雨的地方,
就近待在臨時站大廳(後站)即可,
臨時站大廳規劃較完善(車站主體、接送空間、汽機車停車位)出入月台後也無需多繞路到前站,
方便且安全

前面還有不知情的網友說前站萬壽路出口是轉角,說在那接送會被車撞,後來又自已改口了
希望發文要自已小心求證.應該把這種非理性的錯誤文字刪除才是.

切勿散播不實資訊.





LOESGA wrote:


rogerhsu1121 wrote:
拍照過程中,旁邊剛好有台鐵員工,與他聊天談到舊火車站,他主動說到將來舊站會拆掉,以後搭火車在地下,上面是商場,像板橋火車站那樣。他的意思應該是鐵路地下化,雖然還沒定案,但看來台鐵員工也是與大多數桃園人有同樣的想法。


嗯!自我感覺良好,中毒頗深。


LOESGA大,你引用的文章是Tiger_Hsiao的喔,不是我的,

我不是這種人喔..哈哈

Tiger_Hsiao wrote:
但看來台鐵員工也是與大多數桃園人有同樣的想法


完成不認同上面這句話,除非針對本項議題做一次民調,否則發言中老是自稱代表大多數桃園人,著實令人反感。

此外,如果沒看錯,從桃園臨時站的平面圖看來,不管是前、後站或月台,都只設計一座單向的電扶梯,雖然另外還有一部電梯可搭,但桃園明明是大站,為何規格上卻是半套?當提著大件行李的人潮一多,是不是又要全部塞在電梯口?應該要設計成雙向的電扶梯才是便民的作法!!
(1). 大量的公車、計程車、家人接送的汽機車需要像現在這樣被妥善規劃,否則通通擠在臨時站出口,會造成站前交通大亂




(2). 臨時站重慶街萬壽路出口是轉角且是停車塔出口,若大量的接送車輛在該地等待會導致車禍,


(3). 重慶街出口照片有方便接送殘障人士的車輛暫停內縮空間,此車輛暫停空間就是要做為下雨天接送殘障人士之用的,不需捨近求遠到舊站,不需風雨走廊,也不需繞一大圈到後站



(4). 遠百側雖然未另外再規劃風雨走廊而是使用遠百走廊,但由於臨時站出口與遠百之高低落差相當大,因此需要做護欄、路面重整及殘障斜坡道




(5). 遠百旁的桃園車站直立式扛棒早就拆了,而且臨時站出口門楣的黑布早就拆掉換成正楷及英文的桃園車站字體,


這些才是正確資訊

=========================================
"殘障設施的完整度 臨時站大廳(後站)>萬壽路出口>前站廣場"?
這是明顯錯誤的講法,比較前站後站
(1). 電梯數:前站後站各一 ...(平手)
(2). 殘障斜坡道:前站有二、後站只有一 ...(前站勝)
另外
(3). 停車費:前站之站前接送停等區免費,後站超過半小時就要50元。去站前廣場拍照過的就知道,那些家人在那裡等多久,超過半小時的還真不少。若再加上台鐵的誤點比率,那超過半小時要被加收停車費的更多了,哪一種比較有同理心? ...(前站勝)
(4). 油錢:要80%原本在前站接送的旅客改在後站接送,路程多了將近1公里,家人開車到後站多繞這段路多支付油錢,若中間有塞車,那更划不來,哪一種比較有同理心? ...(前站勝)
(5). 等待接送時間
停在後站,等待時間除了逛外勞柑仔店,能做甚麼?跟外勞練英文嗎?不,不只不能練英文,連同行的暫時離開車內去買飲料也不行,超沒同理心的!
停前站,等待時間,旅客還沒到站,駕駛留在車內,其他人可去周圍逛(買飲料喝)。若要接送殘障行動不便親友,直接在前站重慶街出口等,輕鬆又方便,哪一種比較有同理心? ...(前站勝)
(6). 桃園火車站與高雄火車站比較,
臨時軌都偏後站地區,高雄有前站後站,桃園有前站出口+舊站、後站,兩地十分類似
高雄臨時軌啟用那麼多年了,請問前站出入的人多,還是後站?當然還是前站啊! ...(前站勝)
(7).公德心
"如果每個人都沒有公德心的以為我只是暫停一下沒關係,...,那再十個廣場也不夠用"
沒錯,所以回到本文的第(1),(2)點,大家要遵守市府站前廣場的動線規劃,不要各種車輛一大堆擠在臨時站出口,也不要一大堆車子貪圖方便擠在重慶街與萬壽路轉角處,否則再十個廣場也不夠用 ...(前站勝)

六勝一平手,前站方案普遍為大多數人接受及認同
大多數人都是有公德心而且聰明的選擇省錢省時不繞路的方案
八成民眾由前站進出、二成民眾由後站進出,這就是大多數人的選擇,而且還是官方公布的數據。
即使現在多了一個後站,前站旅客進出如何從八成降至五成以下?後站旅客進出如何從二成上升至五成以上?沒有一份官方的客觀數據,而且也忽略前站多了一個重慶街出口的因素,也沒有其他站(如高雄站)的參考,完全是主觀臆測。
因此廢棄前站、沒有配套措施,改用後站,只是極少數人毫無根據的想法,你唯一能代表的,只有你自已而已,公共建設還是要以大多數人使用方便及城市長遠發展為考量。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