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河東10年河西,當初我們家買那邊的時候還是鳥不生蛋的爛地方,因為買不起中壢市區每個周末都被飛機跟戰鬥機的聲音薰陶,但是天知道20年過去了那邊變成高鐵站而且我家還在高鐵站附近,但是我認為那邊要起來還要再等10年吧看看附近的房價,隨便都8-9百甚至1千~~可是附近的環境跟房價不成正比在我看來附近的發展只比10年前好10%-20%,但是房子不知道漲多少了,我有8-9百1牽我寧願去市區買方便點,現在會買那邊的要不是為了上班方便,要就是投機客了,但是天知到過了10年又會有什麼變化???買房還是要看運氣,投機就要看短線了.
若沒創造商機,就算建設一座100條跑道的機場,整個國家變成航空國也沒人要來,另外,英語的問題拿新加坡來比是錯誤的,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就是英語,新加坡立國之前,說的除了漢語客家語粵語閩南語以外,還有當地土話和英語,所以對新加坡華人而言,說英語是生活的基本技能,這點台灣根本無法類比,英語在台灣從來沒有被廣泛使用過。queena炮嫂 wrote:今天的apple d...(恕刪)
下面是亞洲一些主要機場的跑道數量及吞吐量除了北京、上海、新加坡 這種數一數二的大城市才有到三條跑道我實在不懂桃園機場幹嘛蓋到第三跑道而且第一跑道及第二跑道外面都還是田地,應該考慮將第一和第二跑道都延長到4000米才對啊直接和樟宜機場看齊,要改就先改跑道長度才對硬要再去花錢徵收,我真的是........不知該怎麼說才好而且人家蓋跑道 3年蓋好一條....反觀台灣.........桃園機場:2010年吞吐人數: 3311.65萬(市區 40公里)第一跑道:3660米(混凝土)第二跑道:3350米(混凝土)松山機場:2010年吞吐人數: 525萬第一跑道:2650米(瀝青混凝土)成田機場:離東京57.5公里第一跑道:4000米(瀝青混凝土)第二跑道:2500米(瀝青)啟德機場:第一跑道:3390米金浦機場第一跑道:3200米 (瀝青)第二跑道:3600米 (瀝青)金海機場(釜山)第一跑道:2745米(瀝青)第二跑道:3200米(瀝青)北京首都機場(世界第二繁忙機場) 2010年吞吐人數 7839萬人次 (市區 25公里)第一跑道:3200米(瀝青)第二跑道:3800米(瀝青)第三跑道:3800米(混凝土)浦東國際機場 2011吞吐人數:4144.23萬 (市區:30公里)第一跑道:4000米(混凝土)第二跑道:3800米(混凝土)第三跑道:3400米(混凝土)虹僑國際機場 2011吞吐人數:3311.65萬 (市區:13公里)第一跑道:3400米(混凝土)第二跑道:3300米(混凝土)樟宜國際機場 2010吞吐人數:4200萬 (市區:17.2公里)第一跑道:4000米(混凝土)第二跑道:4000米(混凝土)第三跑道:2750米(瀝青)蘇凡納布國際機場 2011吞吐人員:4500萬(市區25公里)第一跑道:4000米(瀝青)第二跑道:3700米(瀝青)
砸那麼多錢在航空城,真的有用嗎?光是多一條跑道出來,就能有更大的商機嗎?連原本的桃國際機場就搞不定了,還光那麼多錢舉債做面子,先把自己國家裡的基本民生問題先解決再說吧!連個路都蓋不好了,蓋什麼航空城?最大獲利者是誰?官商?還是百姓?用顆豬腦都想的出來!
你猜我是誰 wrote:台灣就是有這種人==...(恕刪) 台灣也有這種人 !!如果我是美國波音 或 法國空中巴士 ~~ 我會將製造(帶動相關維修) 放在中國 需求多 或 新加坡 轉機多現在實際也是如此 , 放在台灣 ?! 李前總統時代有可能 , 當時有推 "亞太營運中心" 現在呢 ?喊喊幾千億 , 大家就有錢賺 ?!方案 政策 一大堆 ~~ 有用的來一個就好 !!
以航空成作為炒作的標的我覺得是把投資人當白癡不然就是要騙外行全台灣就有好幾各航空城台北松山機場在市中心,算航空城吧台南機場,台中機場都算是吧看看松山機場周邊,不正是台北市最落後的地區嗎蓋住宅單價無法拉高,商辦樓層無法拉高,又有建蔽率的限制,又有限高.有哪各建商會笨到做這樣的投資難道要買市中心的土地來做倉儲,做轉運中心如果你要買房住在航空成裡,上有飛機吵,出門要躲卡車,你會要這樣的生活品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