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爆! 桃園市某黑心仲介匡錢!!

kweas2005 wrote:
我認為如果有這種屋主...(恕刪)


謝謝您的回覆,小弟再假設一種狀況:

屋主對仲介說「我的房子要賣1040萬,我會給你40萬服務費」

仲介向您告知屋主底價為1040萬

您會認為仲介在騙您嗎?

又您認為的「底價」是多少?1000萬?1040萬?
ezhiphop wrote:
謝謝您的回覆,小弟再假設一種狀況:

屋主對仲介說「我的房子要賣1040萬,我會給你40萬服務費」

仲介向您告知屋主底價為1040萬

您會認為仲介在騙您嗎?

又您認為的「底價」是多少?1000萬?1040萬?




這問題不再底價是1000或是1040了,而是仲介有沒有行使矇騙之實
如果屋主說底價1040,賣出去40萬當服務費,那如果仲介沒在繼續疊價上去那就不算騙了
重點不在底價屋主是多少,而是仲介有沒有把屋主開的底價在沒經過屋主同意之下自行作主疊價上去
現在很多房仲業都是這樣的,沒經過屋主同意就自行疊價,一來的說法是要讓買屋者殺價用的
二來賣的越高服務費越多,那如果消費者不殺價或殺的不多那豈不就當凱子的爹了
那這樣你們房仲業會自動再降價到屋主開的價錢賣給他嗎?!
還是心裡暗爽說多賺到了?!但你的疊價是沒家經過屋主同意的喔!!

我想,當一個屋主說我要實拿1000萬,有幾個仲介只會疊價4%服務費?!
還是一堆仲介都疊價超過4%以上的價錢上去呢?!
我相信,應該一堆仲介會開1200以上去賣的,當然最後成交價絕對不可能剛好1040
一定超過很多...

服務費以屋價去算一點都不公平,賣1000萬的房子跟賣200萬的房子的房仲經營成本都差不多
如果都改成以固定服務費的話,那房價現在就不會被炒到那麼高了...
kweas2005 wrote:
這問題不再底價是10...(恕刪)


小弟提出來的問題並不是在玩文字遊戲,

而是實際上仲介在跟屋主簽委託時常會遇到的兩種狀況。

以兩種狀況來說,又以第一種最常遇到。

以正常邏輯來看,底價越高,相對銷售難度越高,相信這您同意吧?

所以以您說的狀況為例,有仲介會拿石頭砸自己腳把屋主實拿提高?(底價提高等同於實拿提高)


大大也許沒有看過仲介的委託書及附表,

有體系的房屋仲介之契據,

任何價錢絕對都不是仲介單方面可決定。

不管是委託書或附表,價錢一定會附帶屋主親簽。


開價跟底價的確如您所說,有一定差距,這是屋主授權的價位區間。

其實小弟也很嚮往「開價就是底價」的模式,

但小弟從業至今的實務經驗是,沒有任何一個台灣人不殺價!

大家都想買便宜,不管所謂行情區間。

不過這的確也是人之常情,賣方想賣高,買方想買低。

人性就是如此。

仲介的工作就是這邊議價,那邊調價,取得一個平衡點。


至於您提到的營運成本問題,

我想您可能把仲介公司的成本想得太簡單了。

賣一間豪宅跟賣一間公寓哪個簡單?我想從業人員都明白。

賣一間豪宅跟賣一間公寓哪個仲介公司所需承擔的風險高?我想仲介公司都明白。
(幾億的豪宅一有糾紛都是幾百幾仟萬在賠的...)

還有各種保固服務的成本、店頭成本、人力成本、時間成本...等等。

超商賣你一罐20元飲料,也是包含了所有成本在裡面啊。


台灣人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我想大家都知道。

大大可能沒有實際接觸過房地產交易,並不是所有的成交案都能收到足額服務費(敝公司規定上限5%)。

小弟所在區域10件有一、二件真的該偷笑了。


ezhiphop wrote:
小弟提出來的問題並不...(恕刪)


没錯, 但底價簽了, 房仲不斷 說買方 没錢
行情没那麼高
........
cafsc1906 wrote:
没錯, 但底價簽了, 房仲不斷 說買方 没錢
行情没那麼高...(恕刪)


然後就用話術誘騙賣方簽"契約變更書",
接下來再找個"人頭"來買...

輕輕鬆鬆:數十萬至數百萬入袋.............


lily3682 wrote:
然後就用話術誘騙賣方簽"契約變更書",
接下來再找個"人頭"來買...

輕輕鬆鬆:數十萬至數百萬入袋.............(恕刪)


ezhiphop大所述,是一般正常、標準的情形,是沒錯

但是現在已經沒有所謂一般正常的情形啦

lily3682大所述,才是實務上每天睜開眼都在發生的事!






仲介求屋主委託其售屋時,勢必卑躬屈膝,且不斷歌頌屋主房子的優,應該可以開個 XXXX 萬...

然後屋主信以為真簽下委託後,再來找拔樂價的斡旋來煩屋主,希望屋主再降些底價...

這不也是人性?仲介的人性?
等發薪水的上班族
看到了兩位朋友的相互討論,表示我的文章沒有白打(真開心)
從兩者的討論中就看出了我的重點,仲介費要付,而且要和房價脫鉤。原因為何?
很簡單,在賣家方面1000萬外加40萬服務費和1040萬含服務費,所實得金額差不多沒差,但對於買家而言,1000萬的仲介費是10萬(1000*1%=10萬),1040萬的仲介費是10.4萬(1040*1%=10.4萬),平白無故就要買家多付4000元仲介費這樣應該是不好的事喔,對買家不也是一種欺騙嗎?
況且,如果賣家的房價內含仲介費的狀態下(1040萬模式),被砍到了940萬,請問房價和仲介費又要如何去攤提呢?

還是那句老話 讓房價很實在的出現在雙方的眼前,仲介只是個橋樑,千萬別把自己搞成公親變事主!!
我也遇過一個
我說我想看這區的房子
他房仲業務就帶我去看這區的房子
我看了之後,回到店家,說有一個我挺喜歡的
想要聊解價位

他就說,他其他同事剛好也在賣這一戶
就跟我說要不要下週旋
還說失敗的話,可以不用收錢
但還是要收一些基本服務費

一開始聽,想說這很正常
事後還是覺得不需要太快下決定
就沒說要周旋

只是很不爽的就是,我只說想要聊解價位
你就報個價,看是否在我可接受範圍內
畢竟是中古屋,知道價位也比較好比較
他價位部份,就是打迷糊帳避開不談
還一直慫恿我媽要不要下週旋
之後就沒再跟那業務聯繫過

他之後還說他同事那邊已經談完了
問我們還有沒有興趣要周旋看看
我想說沒機會就算了
何必一定要買

之後再去那戶附近看房子
結果,那戶不知道為啥,又貼出賣屋資訊了
難道這業務中間跟我說得都是晃子
說甚麼已經談完了,若是還有興趣的話,可以再跟屋主繼續周旋
這是些都是......唬爛的嗎??
還是根本沒賣出,只是所謂的簽約快到期
所以又貼出新的賣屋廣告嗎??

只能說這些業務,真的是讓人覺得一個比一個ooxx
ezhiphop wrote:
至於您提到的營運成本問題,

我想您可能把仲介公司的成本想得太簡單了。

賣一間豪宅跟賣一間公寓哪個簡單?我想從業人員都明白。

賣一間豪宅跟賣一間公寓哪個仲介公司所需承擔的風險高?我想仲介公司都明白。
(幾億的豪宅一有糾紛都是幾百幾仟萬在賠的...)

還有各種保固服務的成本、店頭成本、人力成本、時間成本...等等。


光這一點我有些不同看法
如大大所說的,賣越高價的房子成本會越高
但我認為這個風險,不應該由其無辜的買家承擔,因該是由屋主和仲介承擔的
你們仲介在評估接手這房子時是否該徹底的檢查瞭解一下屋況再做承接呢
而且也必須跟屋主做好一些責任的區分和保固的責任
這些風險的預防都是仲介業的責任,因為是你們賺服務費
但不能把你們都不過濾後的風險都轉嫁到其他買家身上承擔
那如果都沒你說的賠償問題衍生出來的話,那你們多賺得服務費是否會退還出來?!

我相信還是有一些好房仲,但不可否認的,房價一直如此高漲
除了屋主和炒房人之外,一些不良的仲介是最大得幫凶
原本仲介的存在是提供一些透明資訊來協調買賣雙方的一個橋樑
而現在卻是為了賺取高額的利潤掩蓋真實資訊、製造假資訊來坑殺屋主或是買家

買賣之間我覺得應該是一開始屋主、買家坐下來談的,而仲介在一旁協調和提供意見
而現在仲介都盡量不想讓買家見到屋主
這中間就讓仲介有動手腳的地方了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