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lisa25 wrote:當然可以您也可以回10萬~~~也可以回8萬您不想買房~~您當然可以這樣回但其他網友想買房您如此只是誤導他人南崁還是有14萬的房子阿只是屋齡較久的中古屋您應該朝那方向去找 誤導啥? 成本在哪邊呀? 利潤是多少?這些都不用細算?回10萬、8萬得話等於是亂回,都不用作成本分析嗎?若是這算是誤導,那麼與開價的22萬-23萬、中古屋成交16萬-17萬的資訊相比,誰比較會誤導人??
S大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去台北市或新北市的仲介,針對中古屋開個一坪20萬元的價格,看看有沒有屋主佛心來的要做善事...我們在南崁置產十年以上的人,對現在的房價高漲雖然也是覺得不可思議,但資金行情這樣一直推升,除了比下一波資金更早卡位之外,真的別無他法...你難道沒有看到新北市是怎麼個亂漲嗎?再這樣一直等下去,只怕原本還有機會買新成屋的首購族群最後只能去接別人換屋換下來的中古屋(還不見得會便宜哦...),14萬元的新成屋在去年底還有,但今年應該很難談了吧...因為連同期推案的上南崁地區都成交到15萬元了我十年前買下南崁時,我家社區對面.旁邊和後面都還是稻田及空地,當年買的價格就一坪近13萬元了,如今下南崁整個生活機能大提升,到台北交通又超方便的,新一點的中古屋都賣到一坪近17萬有了,然後一堆人想買有國道巴士行經路線的房子,你覺得14萬真的搶得到房子嗎?
shu72.tw wrote:之前已經先預訂樓層了...(恕刪) Y大,小弟並沒有說一定得14萬成交,請不要誤解!談判總是要知道狀況,小弟的重點在於,開14萬其實完全超過建商所有成本,是個好的開價點,這也只是回應當初此版有人說『難道他不能開14嗎?』這一點罷了! 感覺上從您回應的文中已經認定小弟就是非14萬成交不可的人了,所以特此澄清此點!另外,房地產市場要是真如您所說只有一去不回頭,當初SARS得時候就不會跌到一堆投資人哀鴻遍野了,凡事無絕對,只是時間問題,要是真的能有一去不回頭,美國房市也不至於論落至此!
Sunnision ~以前我或許會同意你的說法~但現在??難!營建成本+土地+5%稅金+土建融利息+廣告費+代銷費+稅金=14/P?????????我很難認同!!!!你總不能說~建商在金融風暴跟地主買的土地單價,現在土地價又漲30%時,你要建商照當時金融風暴土價成本來抓利潤吧~若是你~會這樣抓嗎?!若自己都不會的事~其實真的不能免強建商~因為他當時敢買且勇於接手~你當時為何不敢買不敢接手?其實每每經融大轉折~輸贏就差在這!太平盛世~大家一起賺錢~貧窮年代~大家一起倒楣!但為何有人可以成功,有人卻......Sunnision wrote:開14萬其實完全超過建商所有成本)
S大,其實房地產的走勢是需要長時間觀察的,我十幾二十年前在台北念書工作,在台北市東區租房的時候,那時東區40幾坪的華廈一棟才1000萬出頭,85年飛彈危機時,在台北市中心(記得是在仁愛路)一間超有名的華廈,因為屋主怕死要移民美國,居然用800萬元拋售,接案的仲介是當時公司的相關企業,所以成交價位自然也有傳到我們這兒,當時我的部門主管還開玩笑說,要不是他那時才剛買信義區的新房,手頭上沒有足夠的現金,不然他一定馬上去買那間800萬的房子,因為無論如何,將來一定大賺...如今十幾年過去了,兩岸之間還有再出現當年的危機嗎?台北市的房價還有過這麼低的價位嗎?並沒有啊,反而在物價通膨下,什麼東西都越來越貴了,所以不要一廂情願的以為房價會大跌到過去的歷史低點,其實房價和股價差不多,歷史高點和歷史低點都只會出現一次,剩下的都是中間的波動,與其指望買在最低點,不如在它波動的過程中,選擇自己最有利的點切入,就拿最簡單的東西來說好了,以前一碗蚵仔麵線才多少錢,35元一大碗,現在呢?同樣份量要賣到45元,甚至50元才吃得到,中間就算蚵仔量產,價格下滑,你何時看到店家將售價調降了?同樣的,這一波房地產成本最大的變數就在於鋼筋.水泥等原物料的成本上漲幅度,這些都佔房屋建造成本中很大的比例,更不要說還有那人為炒作的土地取得成本了,所以你的合理成本是如何算出的?也需要明確列出才會有依據至於中古屋為什麼開價也上調?其實也和物價通膨脫不了關係,你或許會覺得當年那個房子的一手價也不過就是12萬/坪,為何現在可以開18萬/坪?這就和現在原物料上漲有關啊!因為你就是要花這麼多成本才能買到一樣規格的東西時,屋主站在賣方市場,他有權利用那樣的價格來出脫他的房子,只要有人願意接手即可,除非現在原物料都跌得超便宜了,新成屋都可以很便宜賣時,中古屋自然就沒有市場可以抬價了,但現在看起來,這次通貨膨漲的威力不能小看的說...因為我看房地產市場十幾年了,比你的6年多了快3倍的時間,在我將近20年的觀察,目前房地產真的還沒有出現過暴跌的情況...大部份時候都是大漲小跌,30年前我們親戚在南桃園買一間小透天只要69萬元(坪數很小,不大,但有個小庭院,非現在市面看到的透天這麼大一間...),10幾年前賣的時間就已經成交在400萬了,房地產買賣真的是不能用常理來分析推斷的,因為這裡面有太多人為因素可以左右,它不像股市還可以用技術分析去說明價位的合理性,在這上面太過理智的話,真的,只有一再錯過很多機會
我們從今年初就開始在看下南坎的房子,也一直注意Mobile的房市討論,因為口袋不深,誰想當"盤子"咧..從一開始14.x萬/P,很多板上大大說,哪可能有這種開價行情,一堆理論,金子,石油,債信,股市..,想下手又不敢出手....一路到現在要追價到18.x萬才能買到我們想要的房子(上星期下訂)也許又有一堆人會說..哇好貴你也買的下企..但現在的價格還好我們還買負擔的起,未來不管如何,我們住的開心,2個小小孩都可以有自已的房間就夠了。:)
Sunnision wrote:Y大,小弟並沒有說一...(恕刪) S大, 很想跟您說, 小弟在上南崁有間房子, 我用十五年前的購入價格(我的成本價)轉售給您如何? 不知道這是否合乎您所謂的"合理價格" ??
Sunnision wrote:Y大,小弟並沒有說一...(恕刪) S大, 很想跟您說, 小弟在上南崁有間房子, 我用十五年前的購入價格(我的成本價)轉售給您如何? 不知道這是否合乎您所謂的"合理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