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委員 利用「中元普渡」的名義拿 全體住戶 繳的維修管理費去餐廳大吃補助的「平安餐」這有經過 全體住戶 簽名同意嗎?有哪些委員 去吃了?是哪些委員 提議的?哪些委員 核准報銷是不是也該對 全體住戶 公告一下?離居笑談,全體住戶 繳的管理費,就像是被 蟾蜍咬住進袋不放。大多數住戶 沒參加這種額外活動,管理費卻不像過去 能另行打折退費,「老委員們」和「村里鄰人士」硬是透過廠商經手辦吃喝活動,把錢報銷掉。這些作法 既不公平,活動 也沒必要。
委員一年選一次,職權只有一年。是基本常識。「萬年老委員們 和 村里鄰人士委員」卻在住戶大會上公然提案:在他們繼續當後,這次「機車位抽籤」的有效期「要長達兩年」,以後並比照辦理。鄰居談起這群人,都搖頭。過去就是這群人 在當委員時期「私自大量濫畫機車位」妨礙許多住戶停車與出入,被檢舉,之後 他們又以「管委會不再辦抽籤」為理由,好幾年來,把社區機車位「給固定一群人停放」(讓特定一群人『不需花錢買車位,卻有專屬車位』像是綁樁 村里鄰的選舉利益)委員帶頭違法,已經失職,還傳出飆罵「住戶委員」,不准改正。違法的狀態持續不改善下,縣府的罰款,卻傳出要「全體住戶一起負擔」,但機車位 卻不讓「全體住戶一起公平抽籤」,違法失職,圖利誰?又綁樁誰?
鄰居曾閒聊過,大家現在繳的管理費,其實可以打折退費更多。1.社區領薪水的人 似乎多了點。(有時會看到一群職員坐著 沒事做。要不然,就不知道 人去哪裡了?)2.管委會 其實不需要用大家繳的管理費,去辦一大堆額外的 選舉綁樁活動。因為大多數住戶都沒參加(全社區有1355戶),會去的 幾乎都是哪幾戶、同一批人。(大約是「老委員們」、村里鄰人士、與社區外的人 一起去吃喝玩樂)如果能省下「餐廳辦桌、烤肉、一日遊、摸彩、晚會等」,可以退大家很多錢、管理費能額外打折。但有「萬年老委員們、村里鄰人士」,堅持要借各種名義,透過他們指定廠商(經常不公開招標比價)來報銷「吃喝玩樂」費用,把全體住戶 辛苦賺錢繳的維修管理費 這樣花掉。
「萬年老委員們」和「村里鄰人士」互相投票 互選自己人,老是搶佔每屆幾個的「召集委員」缺。這群人 老是不理會 住戶的建議,選上召委後,像是「諸侯割據」(或像政治分贓吧?)傳出不准其他一般委員過問社區公事,態度很囂張。像是住戶和一般委員只能「每月乖乖上繳管理費」,不能提點建議。既然不准大家過問看來,真的應該叫「全體召委」自己出錢 負擔社區的管理開支,別找住戶大家出錢。
社區貼出公告查出「萬年老委員們 和 村里鄰人士」長期雇用的保全公司會計人員竟然沒將1萬元入賬。貼出這張公告,有許多「老委員們」集體咒罵反彈,認為 未經他們同意,主張 全體住戶 無權知道 管委會內部運作。有「老委員」也跟我們住戶講出事的職員 不該換掉(..這是要繼續隱瞞?還是冰山一角?)感覺很怪,這群「萬年委員 和 村里鄰人士」是價值是非 顛倒?還是腦袋 特別清楚?
現在社區選出的委員 真的有代表性嗎?每棟委員的得票,要「票數過半」,才有代表性。「大坪數棟」的委員(A,B,C,F,G,H,K)要40票以上,「小套房棟」的委員(D,E,L,M棟)要100票以上。鄰居說,有很多住戶看到名單 又是「這群人」,票 都投不下去,因此有很多棟的委員「票數很難看」。管委會 要公佈各棟的票數嗎?
社區在各棟的信箱 貼上該棟委員的名字,是因為當委員,就是要出來服務,是面對公眾的。但為何不少「萬年老委員們」,卻把信箱上的名條 暗地撕掉,不想讓住戶找到人。社區每個月進帳150萬 -到200萬元的管理費,許多委員 只想經手核銷這龐大金額,卻不願面對住戶,說得過去嗎?
社區聘請的保全、職員、清潔員、或廠商,應該以「服務全體住戶」為主。因為他們的薪水是全體住戶出的。傳出「萬年老委員們 和村里鄰人士」長期以來,把一部分職員、保全,當成他們挑選成員,所組成的眼線。部分職員只聽命「召委、和村里鄰人士」就好,不太理會 住戶的建議,也不重視「一般委員」的提案。因此態度不佳。一些社區職員 只對「老委員 和村里鄰人士」馬首是瞻,對住戶態度冷漠(八成有「老委員們 和 村里鄰人士」撐腰吧)。鄰居的親友來訪,都覺得本社區這種現象 蠻奇怪的。既然是這樣,以後社區的人事費,應該請「召委們」自己出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