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今天陪朋友看平鎮鼎藏系列房子感想

首先聲明,我對房地產不熟,只是一般消費者的心態,我平時都在楊梅生活圈,今天陪朋友去平鎮南勢重劃區的鼎藏璞麗看房,此間早已完售,要買也很多仲介有貨,約20/坪,但我平常都只在楊梅混,目光短淺,看到鼎藏璞麗的外觀,的確有驚艷之感,因為老實說楊梅埔心建案真的都蓋的很不優,光外觀都輸了一大截
氣勢就贏了大半,若一樣要收管理費,這間公設美輪美奐,很有設計感,要我付的也開心一點,建材感覺用料很講究,老闆很重視綠化,又搞園藝的,所以公共區域老樹大樹🌳🌲種很多,這點還蠻特別的。
「大廳lobby 」


 公共卡拉ok室、交誼廳


樣品屋,三面都有採光,陽台很大,沒什麼樑柱,但對我們住透天慣的還是覺得空間小了點~
業務很搞笑,一進屋就立刻大力跳躍、踩地板敲牆壁強調隔音多好,地板多厚~



目前建商在幼獅工業區附近正在蓋鼎藏大硯隔局都跟璞麗差不多,但基地更大,平鎮家樂福後面一塊重劃區的地也即將要動工,19/坪,我沒有股份、也沒錢買來投資,是朋友要買,只覺得楊梅建商要加油,品質要加強,連外觀都那麼普通。
光外觀都慘輸還賣那麼貴~ 楊梅後站、前站都敢賣25/坪;埔心站附近大坪數大樓也是20以上/坪,三元宮附近那棟也是20/坪以上~嚇死倫
新台幣好薄,房價根本掉不下來~小老百姓好可憐啊!



2017-11-11 20:03 發佈
楊梅的外型真的輸了! 三元宮那邊成交價大概是18萬上下,楊梅前站"曜城市" 是真的貴不少...
建案是不錯
但是建商行銷手法不喜歡
完售只是叫底下業務先買起來
再由業務抬價賣出

依南勢房價20/P有點高...

火哥阿帕利亞 wrote:
建案是不錯
但是建商...(恕刪)

嗯!我有同感,我去Google 了一下東@帝@,風評的確很差的,但姑且不論銷售方式,他們鼎藏系列真的蓋的很不錯,可能楊梅埔心蓋的都太差,優劣一下就比較出來,讓我有看到竹北台中建案的影子。
一群投資客買來收租,自住根本不推薦,外觀設計初次看來感覺讓人覺得有氣勢,但很不耐看,每個建案外觀幾乎都差不多,一看就知道是這家建設公司的風格,很冰冷的設計與質感,我實際參觀後感覺不到住家的溫度,或許是因為租客太多的緣故。
建材用料好不好沒有書面資料證明,我也看不出來,只知道房子蓋得很快。
如果投資我倒是覺得可以參考參考,自住就罷了!
joannasung661121 wrote:
首先聲明,我對房地產不熟,只是一般消費者的心態,我平時都在楊梅生活圈,今天陪朋友去平鎮南勢重劃區的鼎藏璞麗看房,此間早已完售,要買也很多仲介有貨,約20/坪,但我平常都只在楊梅混,目光短淺,看到鼎藏璞麗的外觀,的確有驚艷之感,因為老實說楊梅埔心建案真的都蓋的很不優,光外觀都輸了一大截
氣勢就贏了大半,若一樣要收管理費,這間公設美輪美奐,很有設計感,要我付的也開心一點,建材感覺用料很講究,老闆很重視綠化,又搞園藝的,所以公共區域老樹大樹🌳🌲種很多,這點還蠻特別的。
「大廳lobby 」
公共卡拉ok室、交誼廳
樣品屋,三面都有採光,陽台很大,沒什麼樑柱,但對我們住透天慣的還是覺得空間小了點~
業務很搞笑,一進屋就立刻大力跳躍、踩地板敲牆壁強調隔音多好,地板多厚~
目前建商在幼獅工業區附近正在蓋鼎藏大硯隔局都跟璞麗差不多,但基地更大,平鎮家樂福後面一塊重劃區的地也即將要動工,19/坪,我沒有股份、也沒錢買來投資,是朋友要買,只覺得楊梅建商要加油,品質要加強,連外觀都那麼普通。
光外觀都慘輸還賣那麼貴~ 楊梅後站、前站都敢賣25/坪;埔心站附近大坪數大樓也是20以上/坪,三元宮附近那棟也是20/坪以上~嚇死倫
新台幣好薄,房價根本掉不下來~小老百姓好可憐啊!




joannasung661121 wrote:
嗯!我有同感,我去Google 了一下東@帝@,風評的確很差的,但姑且不論銷售方式,他們鼎藏系列真的蓋的很不錯,可能楊梅埔心蓋的都太差,優劣一下就比較出來,讓我有看到竹北台中建案的影子。



看了joannasung661121大對於這個建案的誇讚,老頭子好奇搜尋這個建案,看看是不是真的這麼好,改天也來去看看。

老頭子發現這個建案還頗神秘的,因為google大神告訴我,它找不到格局圖,而老頭子看房一定先看格局圖,而不會先看外觀,因為外觀是給別人看的,老頭子若要住在裡面,格局對了才能考慮下一步。


進一步搜尋政府官方資料:
老頭子發現這個鼎藏璞麗,有一期和二期:



一期建案的建管處官方資料:



第一張資料,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建案的基地面積4226.96平方公尺,換算為1280.77坪(4226.96*0.303=1280.77坪)。
接著看到這個建築物總共15樓,總戶數為357戶。基本上老頭子看到這裡,應該沒什麼興趣再往下看了,差不多可以結案了。

然後繼續看底下的資料
果不其然,受限於基地的面積,這個高達357戶的社區,只有206個車位(156+31+18+1=206),也就是說,有151戶是無法添購車位的。是因為車位畫太少還是戶數規劃太多?
再來我們看看樓板之間的高度,2樓到10樓的樓板高度3米,11樓到15樓的樓板高度3.1米。




很多人在評論寶咖咖如何如何,下圖是楊梅區鴻築新巴黎的樓板高度,其實我們可以發現,新巴黎的11樓以上樓板高度3.2米,還略勝一點點。
附帶一提的,
同為15層樓的鴻築新巴黎,
新巴黎社區總共384戶,它的基地面積2355坪左右。
而這個建案總共357戶,基地面積只有1280坪左右。

雖說兩者之間在於住宅區與商業區的不同,建蔽率與容積率上也不同,但是這個密度,實在不敢恭維。



另外,文中提到了曜城市,這個很貴的建案,樓板高度,2樓~10樓3.25米,11樓~15樓3.35米,樓板差25公分,這25公分,有沒有差?老頭子認為,覺得有差的人就有差,覺得沒差的人就沒差。會覺得有差的是誰,覺得沒差的是誰,就讓版友們各自解讀吧!




三元街那個建案,看來應該是美居上景,各層樓板高度2樓~10樓為3.3米,11樓~14樓3.45米,差異更大。



至於那個埔心站附近大坪數大樓,想必就是華府DC,各樓層樓板高度2樓~18樓均為3.4米(這個建案18樓,因為16樓以上的建案與15樓以下的建案,更正確的說是,是以樓高50米為界線,50以上與50以下以下所採用的消防法規不同,這個建案每一個樓層都有消防灑水頭,所以華府DC這個建案11樓以上樓板高度與10樓以下都一樣)。
但無論如何,楊梅這三個高單價價建案,建商在樓板高度上與居住品質均已考慮進去。





二期建案的建管處官方資料:

二期的狀況可能比一期好一些,

基地面積4164.84平方公尺,換算坪數約為1262坪,樓高15樓,315戶,車位數229個,(151+14+58+6=229),有86戶無法購置車位。




樓板高度和第一期的一樣,都是2樓~10樓3米,11樓~15樓3.1米。







結語:
老頭子發現google大神越來越不想理我了,越來越不願意幫我搜尋了,這個建案,老頭子找不到相關的格局圖,只能從基地面積與戶數來推估,樓板高度也可以推估建商對於住戶生活品質上的是否有考量。

綜上資料研判,老頭子再從樓主貼圖的實品屋客廳地磚所採用的60*60或是50*50的拋光地磚的線索來判斷,猜測這個建案應該是屬於2房甚至1房佔大大宗的普普建案。



比較屬於投資出租類型的房子,或許不適合拿來當家庭自住。若要自住,老頭子比較建議請找其他建案。外觀美觀見仁見智,而富麗堂皇的大廳和豐富的公設(其實不到1300坪的基地,休閒公設要有多豪華也是有限的),那是大戶人家的東西,如果這些豪華公設搭配樓上絕大多數小坪數的住家,那老頭子認為那對於自住家庭來說並不切實際,甚至可能是包著糖衣的毒藥,不可不慎。

文末,還是要提到一下,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胡言亂語,看看就好。
老頭子2015 wrote:




joanna...(恕刪)



嗯!謝謝專業的老頭子為我專業的分析,前言已表明:我就是一般消費者,什麼都不懂,光看外表的外行人啊!被華麗氣派的外表吸引,還好有那麼熱心老頭子幫我們作功課,讓消費者不要被華麗的外觀蒙蔽,要多作功課,也希望楊梅建案外觀多加油,讓消費者看起來也爽一些!

這家的銷售方式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小弟的母親也因為他們不斷的灌迷湯下買了一間,只能說花了錢買教訓!!
年輕時年薪30萬,存8-10年可cash買房
現在年薪300萬,還是存8-10年可cash買房
現在年輕人怎麼辦呢?
嗯...

東方系列?
joannasung661121 wrote:
首先聲明,我對房地...(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