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過一些先進國家如西歐, 美國, 日本的人,
應該對其都市的道路及市容感到羨慕,
其都市內的每一條道路都具有人行道, 且不受任何干擾,
行人的用路權受到極其絕對的保障,
多數的管線都走在人行道下,方便維修, 接管等工作.
反觀台灣, 只有極少數道路規劃人行道, 有些還長期被人占用,
每天道路挖挖補補,縫縫補補如破布。
舊的道路也就罷了,
可悲的是, 即使最新的道路規劃, 依舊沒有任何進步,
以桃園中路重劃區來看,
整個重劃區竟然只有兩橫兩豎四條道路具有人行道,
其他都是沒有人行道的窄小巷弄,
可以想見等將來房子開始蓋起來,
又變成道路每天挖不停,
房子蓋滿了,又是一堆路邊停車擠爆道路,人們只能走在馬路上。
在 2017 年的今天,依然可以規劃出這樣一個三流中的三流的道路規劃 !
這到底是誰該負責 ?
政客, 民意代表, 搞都市計畫的官員 ?
我都聽聞過, 隨便一個地政事務所的小官員,逢年過節是紅包收到手軟,
只是這種可悲又可恨的事情,
到底有沒有辦法制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