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資訊有點亂,有的老社區喊到140~150W,有的卻是百萬左右或以下,想請教各位居住在桃園區的大大們,您們現在居住的區域坡道平車(大車位)約多少錢一個?
大竹區域新案的B1大車約:130萬~150萬(以140萬上下比較常見)
青埔特區新案的B1大車約:140萬~170萬(以150萬上下比較常見)
過領特區心案的B1大車約:120萬~140萬(以125~130萬較常見)
一個區域不同的地段,不同的建商,都會有價格上的不同
也有建商把車位價格放低,然後其他地方價格較高
或者也有建商主打低單價,但是車位價格卻不便宜
至於中古社區的車位價格則是跟據新案按照房屋屋齡跟社區供需往下減一些
如果是藝文特區中古社區,那B1大車位130~140算合理,因為新案的車位價格整個拉抬上去
車位其實也會增值,因為汽車一年比一年便宜,
在桃園每年人口都增加,而且桃園沒有捷運系統,
用車人口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而且車位不用像房屋還要一堆養護,只要社區不會整個爛掉或垮掉,車位是不會折舊的
01sence wrote:
謝謝分享資訊,看來車位還挺能保值的...(恕刪)
目前停車開發容積獎勵已經取消,所以建商之後蓋大樓開挖的車位會比以前少很多
如果一個區域越來越多大樓,那麼車位不但保值還能增值。
我有遇過那種專門玩車位的投資客,就是當初建案銷況沒有很好的時候
殺去跟建商包車位,本來建商打算中坪數配雙車,小坪數配單車的規劃。
結果這投資客一口氣買兩間房子外加跟建商凹要購買二十幾個車位,
那個年代一次談多戶車位,一個才60萬。(當年該地區車位行情大概80~90)
最後建商改成戶戶配單車,因為建商想說市況不好不如成權這投資客這樣一律要賣的都配單車低總價也相對好賣。
這個案子還不是桃園區喔,算是有點偏的郊區。
後來案子完銷之後,自住客越來越多,很多戶都有兩台汽車的需求,附近臨停車位又不是很夠。
而且下大雨或者車子跟婦女開車夜歸車停外面走到社區也有安全性問題,當然是放自家社區停車場最安全最保險了。
偏偏停車位被這種投資客給鎖碼。
接著這個投資客就一半拿出來出租,另一半拿出來賣。價格一律不二價,每賣掉一兩個就調漲。
嫌租金貴就拉倒,因為能有多餘車位出租的就只有這個投資客,市場整個被操控住。
後來賣的車位就從最早期的90萬,100萬,105萬,110萬,120萬,125萬,130萬這樣一路賣下去。
平均一年賣掉三個車位,非常有計畫的操控市場跟釋出的量。
光這樣連續六年每年光這樣賣就賺一百多萬甚至後來快要兩百萬。
到了130萬,這投資客手上只剩兩個中坪數的房子外加6個車位就再也不賣了
然後社區其他住戶反而常找他問他要不要割愛,還有人直接出140萬,
這投資客已經不願意賣了,改出租。
車位不像房屋,不用像房屋需要擔心甚麼水電問題,也沒有折舊問題。
更不用地價稅也不用房屋稅,基本上幾乎可以把車位看成是只需要每個月清潔費成本的土地一樣。
若停車場漏水,建商或管委會也得處理,因為算是公共空間的專有使用權利部分,不像房屋漏水還得自己想辦法處理。
如果有較多點的預算,其實車位盡量買兩個且相鄰的最好,因為以後也許要用到也不用想買也買不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