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更新
首先很感謝大家這麼熱情的回覆,我們幾年前有買房,但因一些問題想要小換大
也因為我們不是投資客,若要換房一住就是10年,很多預設問題要考量
所以都是以自住的條件跟環境需求下去找房子,也不想買投資客手中轉賣的房子
其實會這麼迷惘是因為看到喜歡的案子,這幾年要找到有良心的建商還真是難上加難,
加上現階段其實也有能力可以負擔這個案子(如果太貴也無法啊),
且既然要換要住長久,當然不太想會買寶X系列或一些評價不好的案子
不過這案子以同區域來說確實開價有比較高了一些些
因此在種種的利空消息的氛圍之下,導致身邊周圍的人勸說要忍忍房子沒這麼好賣,
房價一定會下來,2016一定大跌,所以我們很糾結
當然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如果能下跌最好
但好的案子有機會下跌嗎?
有可能明年如果大崩盤,桃園會回到1坪1字頭嗎?
自住的你們會選擇衝了嗎?
依然迷惘中~~~~~~
----------------------------我是分隔線--------------------------------------------------------------
(文有點長)
這幾年其實陸陸續續都有在看新建案(基本上我們比較偏向新建案不太想找中古屋)
一.兩年前桃園市區去看個案子30多坪的3房+車位可能約1000萬
現在桃園市30多坪的3房案子+車位很難看到1000萬左右或以下
曾經想過放棄不找大樓新案子去找中古透天看看
但1500左右的透天好像其實實際坪數換算也不大(約莫60-80坪扣掉樓梯空間都不是很大)
不然都很舊,不然就路都很小或採光不佳(591上從0-40年都房子都去搜尋過.真的很.....)
也聽到人家建議沒電梯的透天住了會很辛苦唷~除非只有兩樓
不然當你下到一樓發現東西在4樓,一天跑2-3次你就知道了。最後放棄沒電梯的透天房子
也因為房子要住很久,所以必須考慮到一些機能問題
例如小學.國中.幼稚園.因為9年國教,如果天天上下課要接送很遠的距離其實家長也很累
附近至少要有走路或騎車3分鐘內可以到的便利商店
但陸續不管小惡魔,不管新聞,不管從親友口中,聽到2016房價"會崩""會崩""會崩"
要我們不要下手 在等 在等 在等~~
2年前
桃園市一坪還有1字頭,現在連2字頭都不好找.
大多都開到3字頭(我知道現在可能還有但好像建商評價都不是很好)
2年前
南崁一坪還在19.20,現在的開價...我們攀不起了,
且幾乎每天塞車塞成這樣,無法接受,我只好留給外地客去了
大竹的話,我前陣子無意間搜尋到2009小惡魔的文章聽說開價還在一坪12萬上下
(但文章內很多人也說好貴.再等等)結果五年過去了,現在的大竹也是2字頭
八德那邊,老實說家人比較不太喜歡那邊的區域所以也就沒認真研究那一區,
不過跟兩年前比聽說也是漲
但建設是建商炒高價個的一個方式(雖然沒看到東西,但話題好像就可以漲)
好像也有聽說公告地價會調漲
也有人說好的建商案子會賣得很快,
不好的建商案子才會拖在那,所以降價的都是投資客多的案子或建商不好的案子
若當市區房價越來越高,人越來越往外圍推,以邏輯上來說是不是外圍會漲?除非市區修正價格?
但2016年很多人都看空~~因為很多人說人口緊縮.點燈率低.股票下跌.出口下滑....
一堆經濟因素所以房價不可能撐著
所以桃園.大竹.南崁真有可能再回到一坪1字頭的房價嗎?
我們迷惘了
不買怕在過1-2年又上去.就像我現在的心情,
不過兩年後若房價又在漲上去我們真的要往機能差的地方去了
桃園.大竹.南崁真有可能再回到一坪1字頭的房價嗎?或還是會向下修正呢?大概會多少?
我們不想中古屋
我們不想中古屋
我們不想中古屋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真的很迷惘~~~~到底
說什麼都得拉下臉跟親人借錢湊足頭期款換大間的房子...
當年新店就是在投資客及台北客的拉抬下,市區房價從18萬/坪一路漲到現在的70萬/坪,連安坑山上現在也漲到40幾萬/坪,
中間只有小小回檔卻跌不回親民的合理價了...
只要是機能好的地方,建設越多,房價要跌就越難,這也是為什麼南崁房價有一定支撐的關係,
十幾年前我在南崁的起家厝也是一坪才13萬多而已啊...
可是當年我家旁邊都還是農田,現在便利商店和超市都有了,也有直達台北的國道巴士,
看感冒或看牙齒到樓下就有診所了,條件和當年大大不同了,
所以除非你要拚法拍屋,不然若要買一手屋,有能力時就不要猶豫太多了
725friend wrote:
不過兩年後若房價又在漲上去我們真的要往機能差的地方去了
桃園.大竹.南崁真有可能再回到一坪1字頭的房價嗎?或還是會向下修正呢?大概會多少?
我們不想中古屋
我們不想中古屋
我們不想中古屋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恕刪)
其實有時候可以換個角度思考
中古屋的好處就是當初屋主取得成本便宜,所以萬一真的急缺錢,相對便宜賣的機率會遠比新成屋還要高很多
假設一個地區
1.屋齡8年,當初成交價一坪14萬-->目前行情26萬
2.屋齡1年,當初成交價一坪30萬-->目前行情31萬
如果遇到房產空頭,屋齡1年的新成屋,當初成交價就30萬了,
再加上交屋之間的稅金跟管理各種費用成本
還有要賣屋的仲介服務費成本加上去,可能光成本就32萬以上
假設屋主不賺甚至忍痛小賠賣掉,
還得再負擔賣屋的土增稅跟一些費用,老實說賣個低於行情30~31萬就很緊繃了(這時候屋主算是賠掉50~100萬了)
要看到回檔到1字頭也就是19萬非常非常困難,
除非房產連續空頭5~10年以上,然後每年跌3~5%,那也得連跌6~7年才見得到
當然偶而那種APPLE CASE,通常自己人就先吃掉,沒吃就社區的人會吃掉,社區的人不吃那仲介也會吃掉
自住客那種需要多次看屋多次考慮的通常很難搶到這種物件....
我就親眼看過一個社區的物件比行情低1成,
仲介店長就第一時間狂摳自己的家人跟親戚,還怕被自己底下仲介知道
然後要他們火速集資帶錢來給他抄掉.....
相對來講
屋齡8年,當初成交價一坪14萬,
假設屋主是第一手,然後行情26萬
哪天這個屋主急缺錢,或者此屋主因為又買了其他預售屋要換屋跟交屋
這時候這個時間點也許產生了資金上的壓力
如果房子一直沒有如期賣掉
也許就不會那麼堅持一坪要賣26萬
可能23~24萬就比較願意放手
因為對這屋主來講
只是從大賺變成中賺
所以如果有預算上的問題
也許不見得要那麼堅持要新成屋
因為中古屋早期成本低,屋主如果是第一手又有資金壓力時,
會比較願意讓較多的價格
至於新成屋的屋主
因為本身取得成本就高很多了
就算要賠售,能賠的空間也很有限
畢竟一個房屋在交屋之前就會把一些資金不足的投資客給洗出場
會放交屋的屋主通常資金上都會比預售屋撐不住的投資客口袋還要在深一點
所以這種置產客甚至要讓他賠都很困難
至於自住客更不用說,通常房產上面價格最硬的反而是真正住在社區的自住客
如果真的非要新成屋不可
那也許就去看寶佳機構集團的房子
寶佳整個桃園好像很多案子都有降價3%~10%
如果不排斥車道上方的棟別或者有些瑕疵樓層等廣告戶
搞不好可以談的空間又更大
還是建議預算跟需求上面都要作取捨
預算不足可以取捨地段,屋齡,品牌,樓層,棟別...只要取捨個兩三樣一定可以找到能負擔的房子
不可能每個人買屋都能買到100%樣樣符合條件的房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