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桃園八德不只有廣豐新天地

祖先們曾說過一句話,希望八德子弟牢記,賣土地遷一些工廠進來,八德子孫們才有工作做有飯吃,所以八德如今的蓬勃發展,身為八德子弟更要感恩在心。

想求發展先了解土地,八德以前是個怎麼樣的地方,從小弟的所見所聞來說說給大夥知道,八德區舊名「八塊厝」,相傳是清乾隆年間有謝、蕭、邱、呂、賴、黃、吳、李姓等八戶人家至此開墾,每姓各築一屋,因而得名。而我就是邱家來台後第十代子孫。

在民國40~50年代,八德市政府那的土地(套一句老人家說的話),比較吃的到水,所以可以種植水稻,因此早期八德市政府那區居住人口多街道商業等發展比大湳早,後來台灣進入製造業蓬勃發展期八德非良田區引進了像廣豐這類的大工廠,也因此讓第一批來自中南部人口大量遷入八德,加上民國53年建立的陸光四村等各眷村和媽祖村的建立,再加上附近軍營多,八德人口快速增加,消費需求造就了大湳地區初期的商業發展,當時有大湳戲院(現今第一銀行),民生戲院(和平路),中正堂(阿兵哥戲院),在大約民國77年介壽路還是條兩線道,兩旁皆種有大樹,後來因為蔣經國棺木要經過八德到大溪慈湖,介壽路才被拓寬整理的路大又平,連今電線地下化介壽路也是比很多地區都要早,可見八德介壽路之重要性。八德大湳這區,早在廣豐還沒來之前是塊種甘蔗和水稻的農地,而後地主賣掉引進工廠,萬國、全球、廣豐、信台、田全、白蘭、利台,其中一個工廠就是盛極一時的廣豐,聽說當時員工人數有達一萬人之多。

民國80年,高鐵原訂計畫中的桃園站要設置於八德國小西南側的農業區,高鐵桃園站原本預定於八德,已使八德地區土地發飆多月,附近房屋市場幾乎只要有新工地推出,立刻創新銷售紀錄,連一些農地,也被炒得創下一公頃近一億元或逾一億元的天價。可是在各派角力下,當初的劉邦友縣長輸給是中壢人的交通部長,八德站因此被取消移到青埔,消息一出八德房屋及土地市場馬上遭受重大影響,炒過了頭的農地地價嚴重崩盤。例如廣豐旁邊的三元吉第社區就是當初炒樓標的,跌價時甚至跌到一戶一百多萬而已,如今靠近廣豐地點優勢,就算是老社區,房價也到了前所未有的高。

如果以生活便利性來看,大湳介壽路上,診所銀行林立(如圖),吃得餐館也在這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冒出,7-11、全家、萊爾富、美聯社、全聯、埔聯社、頂好、巧旺等密度之高也令我匪夷所思。

永福西街市立游泳池,這十年左右由專業經營游泳池的廠商承租,經營的有聲有色,許多外地人都甘願從鶯歌中壢桃園市區等開車到此游泳SPA,看的出來應該有其吸引之處,加上泳池旁邊的八德老人會館,這幾年有類似社區大學的單位進駐,晚上想學畫畫或是有氧運動都很近又便利,還有這兩年才有的統聯1659,從八德大勇國小出發經介壽路到土城永寧捷運站,真的超方便,從此我去台北都不用騎車到桃園火車站寄車再擠火車到台北了,這條統聯路線也帶來了不少外地婆婆媽媽一族喔,因為有經過大湳市場,很多台北人都坐統聯到八德的大湳市場買菜,你一定也不知道我們這歷史永久的大湳市場,可是全桃園最大,在這新鮮貨就不說,重要的是,這個市場買的到媽祖特色菜和外省口味菜外加後來的越南泰國等口味的食物,因為早期進入八德的外地人中有部分媽祖人和眷村外省人口加上為數不少的客家人、原住民、外籍配偶,因此造就本地的人口多元性,說到大湳市場就要再說到大湳市場旁的民和戲院,大約10年前,戲院地下一樓和二樓都是撞球館三樓以上是電影院,那時又髒又亂出入份子也比較複雜,後來影院重新整理翻新,加上賣票經營策略的成功,周末假日常常爆滿沒位,連桃園市的學校老師還買套票常常去民和,住桃園區大有路的同事也常大老遠跑來民和度過周末,他們說這裡吃的用的看電影都很方便,要消磨個半天是很容易的,民和戲院目前是買一次票可以看兩部電影還可以隨意買東西進去吃,坐到你屁股痛自願出戲院喔,再來講講晚上散步的地方,我是滿推薦大勇國小,那裡大又空曠,旁邊的大勇重劃區以透天為主,有名建案就是君臨天下,算是大湳這第一個高檔建案,曾經有段故事,A買家要買君臨天下的某一戶,帶著風水師進去一瞧,風水師一瞧便說,哇這裡很乾淨耶,當下馬上被A買家吐槽,因為A買家是在地人,當然知道這塊地當初是塊農地,當然很乾淨的。

交通的部分,我就簡單說,沒塞車的情況下,騎車從廣豐出發,到桃園火車站10分鐘內,到大湳交流道5分鐘,到鶯歌博物館20分鐘,到中原大學25分鐘,到大溪老街20分鐘,到桃園市政府15分鐘,到武陵Ikea 15分鐘,大約這樣吧。

生活機能鄉民都有推薦了,晚上睡覺社區都算安寧,各里都有巡守隊環保志工隊,因為介壽路銀行多,治安也不錯。最後要感謝先民的開墾與付出,警消辛勞堅守崗位,前任桃園縣長朱立倫,及現任市議員趙正宇、蔡永芳、呂林小鳳、劉茂羣、呂淑真,和早期的縣議員鄉代市代等為八德建設與謀福利,非常感謝,往後還希望八德能更好,期許八德人一起加油。

統聯1659,帶來的便利,大家都已親身感受,可是經營一條路線不容易,除了上下班尖峰時段外,離峰時段還希望大家多多搭乘,因為聽說這條路線統聯還在虧錢,希望大家多宣傳不要讓1659消失。金石堂因租約到,八德唯一大書局也將消失,八德的藝文空間也期許廣豐新天地能看見八德子弟的需求。

桃園八德不只有廣豐新天地
桃園八德不只有廣豐新天地
桃園八德不只有廣豐新天地
桃園八德不只有廣豐新天地
桃園八德不只有廣豐新天地
桃園八德不只有廣豐新天地
桃園八德不只有廣豐新天地
桃園八德不只有廣豐新天地
桃園八德不只有廣豐新天地桃園八德不只有廣豐新天地
2015-06-29 6: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桃園八德 天地

感謝分享
這篇文章太強大了...
果然不愧是八德阿文...

八德早期最明顯的變化應該是從國道二號徵收開始
在這之前北八德當初一整片綠油油的水稻農田,隨時可見水牛跟白鷺鷥
後來徵收之後變成水泥大龍...早期很多的生態都隨之而消失


文章寫得很不錯,不過我整篇看下來有2個問題。1.祖先到底說了那句話要子孫牢記?看來看去也找不到。2.媽祖人是哪裡人?台中大甲鎮瀾宮人嗎?

八德阿文 wrote:
祖先們曾說過一句話,...(恕刪)



身為八德人(舊居在金石堂旁邊、現居在忠孝街)
一定要登入來給你加分

寫得很好,一下子勾起小弟許多回憶,小時候看電影有三家選擇,分別是民和、民生及中正堂,不過文中所稱"大湳戲院(現今第一銀行)"這段,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介壽路的拓寬史好像有些問題,印象中是我在讀幼稚園時拓寬成4線道的,約莫是民國68~69左右吧!此外,蔣經國出殯的時候我讀國中,在出殯前介壽路的確是有重鋪過一遍,因為每天要從家裡騎腳踏車去建國國中,印象特別深刻,而且當天全校還有去介壽路邊路祭,場面之浩大,至今難忘!!
最後,希望八德會更好!!
蔣經國掛的時候,桃園附近國中小都有去路祭,我讀桃園國小也是整校被叫去....

小小國國 wrote:
寫得很好,一下子勾...(恕刪)
好文,收藏,已加分

針對樓主的文有些可能有些小小意見
1.文中媽祖應為馬祖

2.介壽路的拓寬不是因為蔣經國過世
介壽路的介指的是蔣介石
當年政府官員每逢蔣中正的紀念日都要從台北到慈湖
從春日路到大溪有十幾公里長,只有二線道一但交管桃園到大溪可謂寸步難行
才拓寬為四線
早期介壽路幾乎每個巷口都有紅綠燈,就是為了交管設置

3.當年遷移高鐵站不是時任內政部長吳伯雄
而是時任行政院長郝伯村
我覺得介壽路一直是一個大問題,目前的狀態已經是極限了,旁邊的住宅與商業大樓緊鄰,能拓寬嗎?

往其他方向的交通也不算理想,和強街能蓋高架,把廣豐出入的車流疏散?

目前是大家各顯神通........
Koei

koeirene wrote:
旁邊的住宅與商業大樓緊鄰,能拓寬嗎?

不能拓寬了
拓寬實在勞民傷財
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在旁建立平行幹道
在早期的大湳地區蓋新幹道是很容易的
但桃園縣府就是沒有作為
現在房子越蓋越多,幹道還是不建

好佳在介壽路因為台北官員會走有機會拓寬
不然,八德將是全台第一個只有二線道的城市

八德阿文 wrote:
祖先們曾說過一句話...(恕刪)


金石堂要關了 6月底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