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旱真的是水庫照妖鏡
危機與轉機-淺談石門水庫集水區的崩塌
http://eem.pcc.gov.tw/node/34587
報告指出,其集水區岩石多屬脆弱劈理且裂隙發達,若強力擠壓破壞加上地形陡峻、雨水充沛易發生岩石滾落及沖蝕。集水區土地利用過去以稻田、雜作及茶園為主,民國75年到87年間果園面積急速增長,87年後開墾地及建築區面積不斷增加。
水土保持局進一步指出山坡地道路開鑿,使道路上下之坡面無法支撐落石,豪雨來襲易造成崩塌,據分析艾利颱風襲台期間集水區道路邊坡的崩塌面積占總面積24%以上,顯示道路開發對邊坡穩定確有實質影響。
民國93年艾利颱風襲台,新竹與桃園山區降下40年來最大豪雨,石門水庫集水區多處崩塌造成大量泥沙湧進水庫,水質濁度過高使平鎮、大湳與板新等淨水廠無法正常供水,桃園地區因而停水17天,據行政院統計造成損失超過49億元,民國94年馬莎颱風過境,再次造成桃園地區停水7天。
水庫淤積為集水區崩塌所致,據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分析,除了颱風帶來的豪雨外,其集水區地形陡峻、地質脆弱、土壤鬆軟、河短流急,加上山地農業開發及山區道路闢建皆為崩塌主因,其中巴陵、高義、新光、秀巒一帶廣泛種植水蜜桃與水柿,超限利用土地也會加速沖蝕。
以前到底是哪個白痴放行開發集水區的?
這跟本是自作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