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台鐵否認地下化金額多2倍,慢2年說法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9118815.shtml

還必須重新評估

若中央也不同意

該不會真的要放給他爛吧
2014-12-09 14:56 發佈

鄭老大2014.12.7是這麼說的:
我認為,鐵路地下化是桃園的主流民意。長期以來,我堅持主張鐵路地下化。現在,至少有超過80%的民意支持地下化,政府應該從善如流。同時,鐵路地下化可以打通前後站、降低噪音衝擊,促進桃園的都市的整體發展,這是桃園的百年建設,交通部推動的高架化是錯誤的決策,應該順應民意、改弦更張。
文燦身為桃園升格為直轄市的第一任桃園市長,必須展現魄力,向歷史負責。我再次公開、鄭重的呼籲:桃園鄉親做我的後盾,爭取高架化改為地下化。如果中央政府仍然堅持高架化,我也會用最大的力量,與交通部溝通,將錯誤的高架化政策更正。

--------------------------
自由時報2014.12.7

台鐵已就未來可能發生狀況進行評估,計算已產生的費用報部,由交通部出面與桃園市政府協商。
高架改地鐵 台鐵估費用

--------------------------
台鐵2012.11.20是這麼說的:

鐵路高架或地下化已討論多年,臺鐵局目前謹遵行政院98年2月核定之計畫執行。目前若將計畫由高架化修改為地下化,可能造成以下衝擊。茲分別說明如下:
A)本計畫採用地下化,則航空城捷運線工程[其G07車站與臺鐵桃園站共構]、機場捷運延伸線[其A23站位於臺鐵中壢火車站下方]工程必須配合修正,可能對該計畫造成影響。
B)受限於鐵路縱坡度限制,地下化距離需變長(約19公里),經費亦需增加(約1200億元)。
C)須重新辦理規劃、可行性研究、及環境評估等程序,計畫期程預估將由9年增加至16年以上。
D)地下化採用明挖覆蓋工法,所需路權寬度不比高架化小,土地徵收與建物拆遷量可能增加
E)路線未來擴增不易。
F)需增加交通維持/渠道維持。
G)需設置通風、空調設置、排煙等消耗能源。
H)地下化噪音、振動影響應會較高架化輕微,但仍需考量地表振動引致之結構噪音。

---------------------------
目前高架化的執行現況2014.11.18

目前計畫進度:49.07 %。
「都市計畫變更作業」延遲之影響,影響後續「永久軌用地」取得作業及「都市設計審議」作業,導致「細部設計」作業無法定案,故本計畫進度目前呈現落後狀況。
桃園段高架化建設計畫

chen0043 wrote:
我看一堆人還支持他的...(恕刪)



我也去了!

之前覺得桃園的建設很慢

車站很爛

但至少有在動

吳確實有在規劃

但副手有問題

只是不想吳贏的太好看

沒想到

實在不想看到桃園在空轉




ashinboy2009 wrote:
鄭老大2014.12...(恕刪)


這篇文章說理詳細,有憑有據,建議po在鄭先生的臉書上反應。

自從鄭先生在其臉書宣示有80%民意讚成地下化後,很多人上去
反對,正反意見激烈交鋒,故強烈建議將此文放在其臉書,讓他
知道不是當選,所講的話就一定是民意所趨。
桃園地勢比較高, 直覺由鶯歌進入桃園的這一段開始, 鐵路地下化, 配合地勢是剛剛好

沒想到弄成高架的成本算出來反而會比較低, 真是怪哉.

(地下化後光是多出來的可利用土地, 應該就不只那1,2百憶...)
dudance wrote:
桃園地勢比較高, 直...(恕刪)


桃園到中壢地勢是一路往上,地下化的鐵路不是要越挖越深,就是要一路爬坡,而且還會和捷運綠線和藍線撞在一起,到時後又要挖更深才行,怎麼可能比較便宜。

而且光是高雄地下化金費是好幾年前發包的,9百多億的金費就是桃園高架化費用的3.3倍,現在桃園還有地勢不平,與捷運藍綠線重疊的問題,除非是高雄太會A錢,不然將來費用只會多不會少。

如果要讓桃園市民安心,鄭縣長應該拉民進黨中央和全體立委幫鐵路地下化背書,承諾執政後全面負擔增加的3到5倍金費,不然只有桃園人喊爽,將來中央不買單,四年後一切重來。
雪人Q wrote: 我也去了! 之前覺得桃園的建設...(恕刪)


桃園有在建設??是平行時空嗎?我怎麼沒發現....
火車站新站也是選舉前才開始動工,可是這個計畫可是在呂后時代就制定的,你看拖了多久。
真有做的事都是在規劃重劃區啦,重劃區整理的又快又多,誰得利大家都知道吧!!
就算維持高架化也清楚看到政府面臨的困難處很多,如何面對徵收時的抗爭才是重點
錢只是其中一環。

鄭老大說,航空城的抗爭部份要兼顧公平正義與利益共享,那鐵路高架化抗爭怎麼辦?
其實老大已經給我們示範傳說中的"高等變化技"不是?
(本來有點期待新任老大的手段和效率的,可惜...)

不聊這個空殼議題了,選完了還在搞選舉花招,何必?回到現實吧
我個人是不太在乎高不高架,地不地下的,反正都有火車坐。
桃園地那麼多,建設往哪走,我就往哪住。哪裡拖延,我就離開。
其實很簡單~~~~@@

從長遠的規劃來看~~~~~
鐵路高架化是為了日後地下化準備~~~~~~~
幾個優點
1.可以花多次錢.經費不會只有高架化一次,N年後要地下化在來一次,而且可以多次區段性地下化.
2.從高架到地下,整體工程估計可以做25~45年以上~~~可創造出許多職缺和維持經濟活耀.
3.高架化後減少地面上的土地利越率~~~土地越少,越顯得其他土地的珍貴,也更能保持現有土地的價值.
4.現有狀態停滯時,可開始地下化,又可以在一次的進行劃地為王,土地規劃變更,可以在帶動另一波的經濟奇蹟.

高架化...不好嗎??


以上全是自我想像..........


九合一選後,重大交通建設如北宜直鐵、航空城、桃園鐵路高架等,因地方選舉「變天」,新首長與原任、中央都不同調。交通部長葉匡時評估,桃機第三跑道恐延後半年到一年,桃園鐵路若要地下化,重新提案、審查,環評,至少要延三到四年。換言之,二○一六年前恐都難有實質進度。
桃園市長當選人鄭文燦要重新評估航空城計畫,葉匡時評估,桃機第三跑道完工進度將因此延後半年到一年。鄭文燦主張桃園鐵路由高架化改為地下化,葉匡時回應至少要再花三到四年重提計畫,審查、環評。

這麼一來桃園的前途真令人堪憂
如果後年的大選又[變天],是不是連航空城都要整個重新評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