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產業, 並不是不好, 可是台灣人的思維, 很多事情制度鬆綁的不明不白, 不上不下, 七折八扣...
導致了明明是工業用地, 不用作地目變更, 就可以就"乙工"的模糊空間操作, 蓋事務所名義申請, 大張旗鼓的用住宅名義(or 方式)銷售...(+ 小小小小小的註記!!為將來轉嫁給消費者"已知"作準備!);
近來, 由於政府"查緝"+"改善"乙工住宅不實銷售的成效不彰(預期中), 而現在銷售"乙工"的廣告, 更是大張旗鼓的進行。
反正, 捷運機場聯合開發案都等日勝生財報發布, 錢落口袋之後, 才來查緝公務員; 元氣大鎮也是不了了之...最多是捐錢代替罰錢!!
如此, 大開方便之門(漏洞), 廠商為何不鑽?? 最多是全部銷售完畢, 以住戶名義施壓民意代表, 民意代表施壓公務人員, 公務人員就理所當然的以公務繁忙之名, 公文就越往抽屜下層走...久而久之,就事過境遷了...
就算, 有白目的人在銷售期間"檢舉", 誰來辦?? 中央 v.s. 地方?? 先來打場口水戰!!
辦到後來, 拿個不痛不癢的"不實廣告"來辦...最多, 六萬買單!!(比一場酒店錢還省!!當然划算!!)
2014 騗~有新展望?! T馬D的本命年!!
不抱期望...
